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农民的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是由于当时外国资本主义已经侵入中国,开始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凶恶的敌人,因此太平天国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除了担负反封建的任务外,也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后,革命的火焰迅速蔓延。这时,在中国拥有最大侵略利益的英国,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攫得的侵略权益,正阴谋发动对中国新的武装进攻。早在1850年9月29日英国外相巴麦尊即写道:“我们不得不进行另一次打击的时候正在迅速到来。”①1851年10月,他向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询问何时动手最为有利。当时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正在广西境内发展,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认为这正是应该行动的时候,但是文翰感到英国在华兵力不足,不敢冒昧发动侵略战争。1852年1月、6月,阿礼国又两次建议文翰,利用清政府“特别困窘的境地”,采取行动。英国侵略者这时所考虑的是乘火打劫的问题,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暂时还没有干涉的打算;因为他们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形势还估计不足,对这一次革命的性质更缺乏认识。1852年4月23日,英国代理公使包令给英外相格兰维尔的报告中,竟诬蔑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与其说是政治性的运动,不如说是抢掠性的运动”②;而一些外国教会人士则误认为“彼等不是反抗政府,而似是为宗教自由而斗争,且实谋推翻偶像之崇拜”①。由于在华外交官员和教士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质的这种看法,英国政府对太平天国革命暂时采取了观望态度。
1852年和1853年之交,革命战争的形势加速发展。1852年12月23日太平军占领汉阳;1853年1月12日攻克武昌;2月9日开始沿长江东下。这种飞跃的形势使英国和一切外国侵略者不能不为之震动。他们看到太平军势如破竹,清朝政权有被太平军推翻的可能,担心在革命政权之下,他们在中国的既得侵略利益还能否继续保持。而且,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也是外国侵略者处心积虑要从清政府手里夺取的市场,特别是长江下游的上海,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已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最重要的侵略基地;太平军势力即将进入这一地区,这使侵略者开始感到他们的侵略利益受到了直接的威胁。所以,从这时起,以英国为首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策划对中国革命进行破坏和干涉。1853年2月26日,阿礼国给文翰一个机密的报告,力陈干涉革命扭转局势的必要。他认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武装调停或武装干涉可否扩张我们的(英国的)利益的问题,而是不去及时地、坚决地采取这类行动,则那些利益——商业的、税收的——会不会被政治的解体和无政府状态所彻底毁灭的问题了”②。同年2月24日,太平军攻克安庆。3月1日,江苏巡抚杨文定向阿礼国求援,要求立即派遣泊停在上海的一艘英舰开入长江,帮助清军阻挡太平军的东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