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开创时期,秦的统一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开端,如何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采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是摆在秦汉
统治者面前的两大课题。这两大课题也成为秦汉时期探索与改革的中心内容。
(二)“武周革命”
随着关陇士族集团的衰落,武则天借助于庶族官司僚力量的支持,其统治地位愈益巩固。弘道元年(683)唐高宗病逝,宣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军固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按唐高宗的遗诏,皇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次年,武则天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另立李旦(武则天第四子)为皇帝,是为唐睿宗。唐睿宗慑于母后之威,奉表固让,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这时武则天已完全控制李唐政权,唐中宗、睿宗形同傀儡。但武则天并不满足于临朝称制,而是要从幕后走到前台,改朝换代,为了证明自己代唐的合法性,她一方面利用历史传说“河图洛书”和推崇佛教,宣扬天命,另一方面则进行了一些维新活动,嗣圣元年(684),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唐百官名,如尚书台改称文昌台,左、右仆射为左、右相;门下省改称鸾台,侍中为纳言;中书省改称凤阁,中书令为内史。百官改名,是女皇帝准备登基的第一步。
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大享明堂、布政维新,进一步提高武氏家族的地位,尊其父武士彟为周忠孝太皇,妣杨氏为忠孝太后,以天官尚书武承嗣为纳言,成为武氏外戚中第一个宰相。永昌元年(689)十一月初一,武则天下令改元载初,颁“改元载初赦”以示维新:“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以周、汉之后为二王后,舜、禹、成汤之后为三恪,周、隋之嗣同列国。”“凤阁侍郎问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太后自名‘瞾’,改诏曰制”。通过这些维新活动,武则天铲除了一些反对派,赢得了广泛支持,牢牢控制了朝廷大权,为改朝换代铺平了道路。
载初元年(690),僧法明等十人献《大云经》四卷,说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当代唐做天子。武则天颁布《大云经》,令诸州都建大云寺。接着,以武承嗣和李旦为首的文武百官及各
色人士数万,在洛阳请求武则天登皂帝位。武则天以民心所向“愈哉!此亦天授也”,遂在洛阳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宣布改唐为周,以洛阳为神都。武则天戴皇冠,穿龙袍,成为我国历
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打破了干百年来男尊女卑的格局。武周代李唐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大事件。
武周政权建立后,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初以来行之有效的大政方针,有因有革,所谓“不改旧物,天下惟新”。
武则天主持朝政很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州县境内,“垦辟田畴,整修水利”,使民“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罚。她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安焉”。还在称制的垂拱二年(686)四月,她将所撰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以后唐朝历代皇帝将进呈她的农书定为制度,“每年二月一日,以农务方兴,令百僚具则天大圣皇后所删定《兆人本业记》进奉”,足见她编删农书,在唐朝影响很大,
此外,武则天还积极向边远地区推行屯田、营田,注意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由于她的维新活动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徽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位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史称武则天统治时期虽“僭于上而治于下”。
武则天以女主君临天下,移风易俗,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注重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对以往的清规戒律和一些陋习进行了改革。如在服饰上,规定妇女出行,不必著幕罗,戴帷帽即可。凡大朝会,妇女可以与百官杂处,鼓励妇女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当时,妇女骑马、打球、射箭、穿男人服装,多习以为常。她还曾组织文士撰《列女传》一百卷,为妇女树碑立传,表彰她们的业绩;撰《内范要略》十卷,《保傅乳母传》一卷。引进妇女参预朝政,如令上官婉儿“内掌诏命……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
唐代女子相对自由解放以及婚姻的开放风气,虽说是受北方鲜卑统治的影响,礼法束缚比较微弱所致,但与武则天提高妇女地位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由于武则天是女皇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陷入困境。她以武周代李唐就是想把帝位传给武氏后代,但朝廷大臣们不同意,因为在他们眼中周皇帝是李姓的皇太后,没有人会认为武氏诸
王是合法的继承人。虽然武承嗣、武三思极力想做武周的接班人,可朝臣们都要求传位给皇太后的儿子。直到圣历元年(698),武则天才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取消李旦的皇嗣名号,封为相王。武承嗣因此气愤病死。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率文武群臣入宫杀张易之、张宗昌等,拥唐中宗李显即皇帝位,恢复唐国号和一切唐制度。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就在这一年死去。遗制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表示又回到李家来当先妣。
现综合本章前面的叙述,对宋代改革的历史作用作一简要的概述。
两宋时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运动,是地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进行调整或调节,借以巩固和稳定其统治。这是封建统治阶
级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因此,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就成为衡量和评价宋朝封建国家所进行的各种形式改革方针、政策及其措施得失的出发点,当然,历史的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宋朝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改革是否适应宋代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就成为评价其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由这两点而论,宋代的改革有得有失,但总的说来;其改革效果是显著的。
首先,北宋初期为了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分裂割据局面不再继续出现,宋太祖、太宗所进行的诸如以文臣出知地方长宫、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一系列强干弱枝的改革措施,不仅使宋王朝没有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而且重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并使这样的局面从此未再出现,对元明清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统一局面的形成,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开辟了道路。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所以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达到空前的高度,是与宋代处于一
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宋初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也必须指出,由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宫”、“冗兵”与日俱增,使宋朝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对此,叶适有一段精彩的议论,他说:
有大利必有大害……国家因唐、五季之极弊,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故人才衰乏,外削中弱, 以天下之大而畏人。是一代之法度有以使之矣,宜其不能尽天下之虑也。
因而,以防弊之政所作的立国之法,又成为北宋中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力图改变的主要内容。
其次,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终极反映。历代统治者都把防范农民起义作为头等大事来看待,宋朝封建统治者亦如此。宋太祖在改革五代以来的兵制和对内加强防范农民起义时,实行了招募饥民为兵的政策,并把它视做。可为百代之利”的传统政策加以推广和发展。客观地讲,宋代的灾荒之年流民问题不像新莽末年、唐末和以后的明朝后期时那么严重,也没有爆发过像新莽末,唐末、明末那样大规模的全国农民战争,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宋代封建统治者实行的募饥民为兵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饥民流徙,因而阻止了农民起义的扩大发展,所以在维护宋代封建统治上,这种政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农民起义因饥民被招募而被削弱,但随着军队数额的膨胀,士兵与封建国家的矛盾日趋突出,兵变次数有增无减,成为宋代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宋代封建统治者始料不及的。
另一方面,养兵人数逐年增加,以至于到宋仁宗后期达一百二十余万人,于是养兵费用常占到宋封建国家财政的十分之八,成为宋朝财政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为了解决军费开支问题,宋代对赋税制度、盐法、茶法、酒法、矿业政策、货币金融业、国内外商业政策等等一系列的变革,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而展开的。这些变革对支持宋代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改革促进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了唐朝,成为秦汉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说明宋朝经过不断改革所确立的多
种经济制度,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七亿亩,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多种矿产品产量为宋初、唐中叶的数倍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如果说宋代的社会生产在整个封建时代居于两个马鞍形的最高峰,那么就应当说,王安石变法时期的社会生产,则居于这个最高峰的最高点。尽管变法在司马光等守旧势力的复辟活动中以失败告终,但它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选的历史影响,则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第四,在基本肯定宋代社会改革的进步性的同时,也应看到某些改革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譬如宋初在铲除唐五代藩镇割据势力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守内虚外”、“重文
轻武”的政策,有效地维持了内部统治局面的长期稳定,却又造成了对外军事能力的软弱状态。在与北方辽国的抗衡中,宋朝处于劣势,后被新兴的金国夺占了北方半壁山河,最后又被北方的元朝灭亡,宋朝不武以致于令后世扼腕长叹。故宋朝堪称是中华文明的昌盛时代,但不是富强盛世。
再如,因改革而引发的党争,成为宋代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说在“庆历新政”时期的朋党之争和王安石变法期间的新旧党人之争,尚属坚持变革与反对变革的斗争,其实质是代表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利益的要求革新势力,同代表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守旧势力的斗争,那么到“元祐更化”后,新旧党争则演化成残酷的权力之争。他们以变革或反变革为名,而行互相倾轧、打击报复之实,残酷的党派斗争使当政者消耗了大量精力,使得斗争双方均遭到攻击、诬陷,给当时的政治改革带来了极大的灾害。虽然崇宁时期以徽宗和蔡京为首的政治集团所开展的党禁活动,宣告了元祐党人和熙宁党人的共同毁灭,但北宋党争之余波依然影响到南宋的政治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