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进中国政治殿堂:插图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0728782
  • 作      者:
    高奇等编著
  • 出 版 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政坛风云变幻,拂去历史的尘埃,就会显露出一幕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悲喜剧。繁荣与衰退更替,光明与黑暗搏击,欢乐与痛苦交织,矛盾错综,精彩纷呈。《文明之旅丛书:走进中国政治殿堂(插图本)》以史为鉴,纵横方圆神州,力图再现历代王朝治乱兴衰、成败得失的壮丽画卷,以及风流人物经邦治国、运筹帷幄、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风采。您想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以及仁人志士的英勇壮举吗?现在,我们把开启政治宫殿之门的钥匙交给您,请您循着中国政治的历史长河,开始我们的文明之旅。
展开
精彩书摘
    九、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前156-前87)名彻,是景帝的第九子。他雄才大略,在位54年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土,继文景之治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中华民族推向了繁荣昌盛时期。他本人也成为后世推崇的一代明君。汉景帝时虽然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但诸侯王的权力尚存,这严重地阻碍了中央政令的上通下达。武帝即位后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他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即诸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可以要求推恩分封为侯,这就使得诸侯王国由于众建列侯而封地越分越小,削弱了各诸侯的实力。为了防止诸侯王招结宾客,结党营私,武帝还制定了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严禁朝中大臣和诸侯往来,违反者严惩。从此,诸王侯实质上名存实亡,他们虽有封土但不能治民,不得过问政事。
    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很大,很多事情皇上还需丞相定夺。汉武大帝不甘受制,决定压制相权。武帝着力提拔中下级官员组成“中朝”,成为决策机关,凡事皆由中朝作出决策,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成为一般的政务执行机关。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用于监察地方政务。每年八月刺史巡察所辖的郡部,监察郡守、相国、诸王及官员政绩,并有权弹劾或举荐官员。另外,还在京城设立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之职。
    武帝在广揽人才的同时,还强化了军队,组建了侍从皇帝的期门、羽林、羽林孤儿等三支侍从军。同时招募职业兵组成保卫京师的禁卫军,由八校尉率领。武帝一改前朝无为而治的政策,严刑峻法,增加律条,重用张汤等酷吏,这使得中央集权有了坚强支柱。汉初70多年的休养生息,使社会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但同时社会矛盾也有所显现,如封建割据势力的扩张,对匈奴的一味妥让,所以,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对大有作为的汉武帝来说是一种束缚。儒家思想主张大一统意识、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因而更适合当政者的口味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于是,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为增加收入,汉武帝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改革,包括改革币制,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财政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不法工商业者,此举为加强中央集权、打败匈奴提供了雄厚的经济保障。
    武帝时还对匈奴大规模用兵,改变了秦汉以来北方边境遭匈奴破坏的状况,加强了边疆地区的建设。他派张骞出使西域,了解外情,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往,同时还加强了与西南、东北各族的联系,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西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广义的西域是指包括葱岭以西、中西亚及欧洲东部一带。汉武帝对匈奴骚扰深恶痛绝,下定决心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即位后就派张骞与西域的大月氏联系,以便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随员100多人西行,但不久便在半路上被匈奴俘获,扣留达10年之久,但张骞始终念念不忘国家赋予的重任。后来他率人乘机逃走,越过险峻的葱岭,经大宛、康居等国,辗转到达大月氏。但此时大月氏已据有大夏故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众安居乐业,且与大汉相距太远,不愿兴师东归复仇。张骞无奈,一年后只得取道昆仑东归。谁料途中又被匈奴抓获,拘禁了一年多,后因匈奴发生内乱,张骞才得以逃脱,并于公元前126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京城长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远古走来
一、中国猿人
二、中国古人
三、中国新人
四、母系氏族
五、父系氏族
六、古代传说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建立
二、太康失国,少康中兴
三、夏朝的灭亡
四、商族的兴起
五、盘庚迁殷和武丁中兴
六、纣王暴政
七、周族的崛起
八、武王伐纣
九、周公辅政
十、西周六艺教育
十一、国人暴动
十二、烽火戏诸侯

第三章 东周列国争雄
一、管仲改革与齐桓公称霸
二、宋襄公欲霸不能
三、晋文公称霸
四、秦穆公称霸
五、楚庄王问鼎中原
六、弭兵之会
七、吴越争霸
八、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九、变法运动
十、齐魏大战
十一、合纵连横
十二、赵秦斗智
十三、秦统一六国

第四章 秦汉一统
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二、勤政与暴政
三、沙丘之变与赵高专权
四、陈胜、吴广起义
五、项刘进兵,秦朝灭亡
六、楚汉之争
七、汉初的统一与集权
八、与民休息与文景之治
九、汉武帝的大一统
十、昭宣中兴
十一、王莽改制
十二、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十三、汉末动荡时局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二、三顾茅庐隆中对
三、鏖战赤壁三国分
四、西晋统一中国
五、八王之乱,五胡内迁
六、十六国和东晋
七、北朝政权的更替
八、南朝政权的更替

第六章 隋唐气象
一、隋朝的兴亡
二、唐朝的崛起
三、贞观之治
四、唐蕃和亲
五、武则天称帝
六、李隆基即位,创开元盛世
七、唐朝的国际影响
八、安史之乱
九、唐末政坛
十、黄巢起义

第七章 两宋风云
一、宋前乱世
二、陈桥兵变
三、杯酒释兵权
四、统一南方
五、杨业抗辽和澶渊之盟
六、范仲淹抗西夏和庆历新政
七、铁面包青天
八、王安石变法
九、官逼民反
十、东京保卫战和靖康之变
十一、宗泽、韩世忠、岳飞、辛弃疾抗金

第八章 蒙元的崛起
一、成吉思汗与蒙古族的统一
二、宋蒙灭金
三、蒙古军西征与大帝国的形成
四、元朝建立和忽必烈灭南宋
五、行省制度
六、元末农民战争和元朝灭亡

第九章 明朝政坛
一、朱元璋的集权统治
二、削藩与靖难之役
三、土木之变、卫京之战与夺门之变
四、清官海瑞
五、张居正改革
六、戚继光抗倭和援朝战争
七、从后金到清朝的建立
八、东林党人
九、闯王灭明

第十章 大清帝国
一、清军入关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两位少年皇帝
四、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
五、雅克萨之战
六、清帝国的版图
七、雍正朝政事
八、乾隆朝政事
九、专制统治和文字狱
十、闭关政策

第十一章 近代中国
一、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四、辛酉政争,慈禧听政
五、洋务图强
六、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
七、甲午烽烟起,瓜分狂潮至
八、维新图存
九、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十、清末新政
十一、中国同盟会与辛亥革命
十二、袁世凯窃国
十三、军阀争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国共合作
四、北伐战争
五、国共分裂与南京政府
六、中国革命新道路
七、长征
八、日本侵华与国共第二次合作
九、中华民族的抗战
十、重庆谈判
十一、解放战争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