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穿越郭敬明:独一代的想像森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8052042
  • 作      者:
    诸子著
  • 出 版 社 :
    世纪出版集团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性格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有清亮的笑容深黑的瞳仁以及看不见的忧伤。对待生活消极而又充满希望。坚信人性中的甜美,可依然沉溺于绝望。喜欢看电影、睡觉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满云朵的天空,喜欢朴树的白色孤独、叶蓓的蓝色忧郁和筠子的红色激情<br>    我回过头去看自己成长的道路,一天一天地观望,我以孤独的姿态站在路边上双手插在风衣的兜里,我看到无数的人群从我身边面无表情地走过,偶尔有人停下来,对我微笑,灿若桃花。我知道,这些停留下来的人,最终会成为我生命中的温暖,看到他们,我会想起不离不弃。——郭敬明
展开
内容介绍
    其实想说的不是郭敬明。 <br>    本书关注一个群体,一个目前非常重要,在未来代表中国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此之前从未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被认真看待过。 <br>    郭敬明的最新作品销量已经突破百万,与其他畅销作家不同的是,郭敬明已经在这个群体中成为偶像人物。他出身于这个群体,他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他的作品在这个群体中引发共鸣,而此前没有一位作家可以做到这一点。很自然地,他成为了一个标识。他的作品;凝聚在他周围的广大FANS;他的言行举止、他的麻烦、他的快乐,在这个群体中引起的回响;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现象,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得以从一个极好的角度进行观测。这是一项未有人做过的工作,我们认为极具意义。     <br>    这个群体无疑是非常年轻的,此前,我们习惯于以时间点来分隔群体,于是有了七零后、八零后,很快九零后就会走到台前。然而,任何进行深入思考的人,都不会认同这样草率的分隔方法,出生的时间不反映任何问题。然而,我们又越来越深切地了解到,现在的少年、这些八零后、九零后和我们是极其不同的。从根源上寻找这种不同发生的原因,于是,我们称他们为“独一代”。     <br>    独一代即独生子女一代。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而大约在1980年左右,较为彻底的独生子女环境产生,独一代随之诞生。无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独一代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决定了他们将面对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和前辈们相比,独一代有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全新的生存环境,他们不再有兄弟姐妹,不需要分苹果给弟弟吃,也不可能让哥哥和他一起挖蚯蚓。个体和自我在他们身上无限放大。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语言,他们和非独一代有着巨大的鸿沟。   <br>    穿过郭敬明,我们看见独一代。
展开
精彩书评
    性格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有清亮的笑容深黑的瞳仁以及看不见的忧伤。对待生活消极而又充满希望。坚信人性中的甜美,可依然沉溺于绝望。喜欢看电影、睡觉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满云朵的天空,喜欢朴树的白色孤独、叶蓓的蓝色忧郁和筠子的红色激情。    我回过头去看自己成长的道路,一天一天地观望,我以孤独的姿态站在路边上双手插在风衣的兜里,我看到无数的人群从我身边面无表情地走过,偶尔有人停下来,对我微笑,灿若桃花。我知道,这些停留下来的人,最终会成为我生命中的温暖,看到他们,我会想起不离不弃。<br>    ——郭敬明    其实想说的不是郭敬明。<br>    本书关注一个群体,一个目前非常重要,在未来代表中国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此之前从未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被认真看待过。<br>    郭敬明的最新作品销量已经突破百万,与其他畅销作家不同的是,郭敬明已经在这个群体中成为偶像人物。他出身于这个群体,他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他的作品在这个群体中引发共鸣,而此前没有一位作家可以做到这一点。很自然地,他成为了一个标识。他的作品;凝聚在他周围的广大FANS;他的言行举止他、的麻烦、他的快乐,在这个群体中引起的回响;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现象,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得以从一个极好的角度进行观测。这是一项未有人做过的工作,我们认为极具意义。<br>    这个群体无疑是非常年轻的,此前,我们习惯于以时间点来分隔群体,于是有了七零后、八零后,很快九零后就会走到台前。然而,任何进行深入思考的人,都不会认同这样草率的分隔方法,出生的时间不反映任何问题。然而,我们又越来越深切地了解到,现在的少年、这些八零后、九零后和我们是极其不同的。从根源上寻找这种不同发生的原因,于是,我们称他们为“独一代”。<br>    独一代即独生子女一代。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而大约在1980年左右,较为彻底的独生子女环境产生,独一代随之诞生。无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独一代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决定了他们将面对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和前辈们相比,独一代有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全新的生存环境,他们不再有兄弟姐妹,不需要分苹果给弟弟吃,也不可能让哥哥和他一起挖蚯蚓。个体和自我在他们身上无限放大。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语言,他们和非独一代有着巨大的鸿沟。<br>    穿过郭敬明,我们看见独一代。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摘<br>    独一代没有抄袭<br>    所谓抄袭,在独一代看来,那是个极其狭隘的概念,一字一句的抄,那无疑是抄了,同一个意思但用不同话来讲,那就不算抄。就好像在网络上支持郭的网友说的那样,他们并非没有意识到《圈》和《梦》在人物和情节上的不同,但在他们看来郭的语言要比庄优美,而且整体更煽情,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是,郭写林岚、闻婧那是从大学里写起的,是校园生活,而《圈》则明显的是娱乐圈的事情是社会背景,两者事件发生的大环境就不同,所以,怎么可能是抄袭呢?并非出于诡辩而是真心实意地,独一代认为郭的举动无论如何是不能构成抄袭一说的,他只不过是模仿了他喜欢的某个作品,而模仿--哪怕是像《梦》这样,连带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皆有雷同--也不能算抄,不应该受到责问和质疑。甚至有的读者还认为是郭对庄的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把它写的如此感人至深,因此庄应该感谢郭才对。同样的事情实际上还发生在郭的前几部作品里,《幻城》曾一度被人指责抄袭了日本漫画《圣传》,而郭在当时的态度几乎和现在一模一样,他真诚地承认自己的确是受到了漫画《圣传》的影响,但坚决否认有任何抄袭的动作。但是实际上,我们从《幻城》的中短篇小说中就几乎找不到属于郭本人的大规模创作,虽然他的确是创造了幻雪国、王子与人鱼家族的奇怪婚姻等等,但从几个主要人物、人物关系、语言风格来看,《幻城》里充满了《圣传》的影子,例如占星师的预言、索卡与樱空释那看似敌对实则亲密的关系、与帝释天则对应着阿修罗王那离奇的仇杀和报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由于无法进行有力的创作,过于被原著感动与困缚,《幻城》甚至存在着与《圣传》一样的弊病,即故事结构明显虎头蛇尾、故事情节自相矛盾。但是就如同LMAP很好的运用其唯美精致的中性化画风、佛家典籍里神秘主义色彩浓郁的名字来掩盖其故事编排上的不足一样,郭也极其聪明的运用其柔美的语言和爱情故事,让他的读者将对故事本身的判断力转移到了细节与忧郁情调上。而帮助他完成这一转移的关键因素恰恰是独一代的读者本身所提供的--那就是对何为创作何为模仿何为抄袭本身的概念模糊      可以这样说,除非一篇文章本身是全盘一字不动(或者仅仅是微弱改动)地照搬了另一篇文章,否则,对独一代的读者来说,抄袭这回事情是不存在的。对于抄袭概念的模糊直接影响了对于抄袭事件极为模糊的立场。如果稍加注意,我们不难发现,在网络上由官司本身引发的“郭FANS”与“非郭FANS”之间的唇枪舌战,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并非在讨论抄袭的是非观,为数不少的郭FANS甚至表示,即使郭的文真的是抄的,他们也坚决拥戴到底。对文章而言,抄袭意味着什么,恐怕独一代中的很大部分都没有清楚的至少是全面的认识。他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到底是谁进行了抄袭,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那抄了又怎么样呢?<br>    例如在网络上类似以下的跟贴就占了大多数:<br>    黑名单上的人 发表于 2004-3-19 8:24:57:两本书,看过之后我承认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同样都给我带来了一次    <br>    又一次的喜悦和悲伤,我想对于作为读者的我来说,谁抄谁都无所谓,只要是好书。<br>    天涯 发表于 2004-2-28 21:01:06:其实作为一个作家要追求的高一些,如果你的作品的情节经人之手就上一层次的话还    <br>    要感谢那人呢,现在的社会就这样优胜劣汰,想开些,毕竟几个情节并不能决定整本书!<br>    风中百合 发表于 2004-2-25 17:22:27:这个什么庄羽,胡说什么!我们亲爱的小四同志,怎么可能抄你的,人家写的好    <br>    ,就说是抄的!想炒作早点说,我出钱!<br>    至于另外一些对郭历来作品存有疑惑的读者,也并非基于对抄袭本身有多精准的认识,有些网友的观点虽然站在庄羽一边    <br>    但却着实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有网友就表示,知道从前小四的《幻城》有抄袭《圣传》的嫌疑,但抄小日本的怎么啦?他    <br>    们活该被抄,至于这次抄袭了《圈》那就太不应该了……??<br>    模糊的不明确的是非观念,即是这个时代赋予独一代的特性与表征,因为无论是概念不明或者观念不清,开放的时代无疑  <br>    是一切的铸就者。<br>    全民模仿之拼贴<br>    拼贴,原本是在西方,拼贴画的地位已上升到现代派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摄影更是被冠以“拼贴性瞬间”大加发展,    <br>    用图像的频闪、交错和重叠为人们带来视觉信息的轰炸感。后现代主义作家以片断拼贴和意象零散化对抗现代主义对艺术  <br>    形式的执著追求,把各种不相关的事物拼贴在一起。<br>    拼贴的要点在于不相类似的事物被粘在一起,在最佳的状况下,创造出一个新现实。<br>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用在独一代身上的拼贴已经失去原先含有的独特的创造意味,而退化为一个简单机械的动作,其近意    <br>    词为“拼凑”--从各路各色作品中拿来为己所用--虽然比起简单的CTRL+C、CTRL+V要“高级”那么点,但其最终成品总让    <br>    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很难判断的是,独一代到底是将“拼贴”普及化的功大于过呢,还是将“拼贴”媚俗化的过大于功?<br>    郭敬明忧郁语录    <br>    1、 我喜欢<br>    站在一片山崖上<br>    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br>    一幅一幅<br>    奢侈明亮的青春<br>    泪流满面<br>    2、 站在十六岁,站在青春转弯的地方,站在一段生命与另一段生命的罅隙,我终于泪流满面。<br>    3、 在黑色的风吹起的日子,在看到霰血鸟破空悲鸣的日子,在红莲绽放樱花伤势的日子里,在你抬头低头的笑容间,在<br>    千年万年的时光裂缝与罅隙中,我总是泪流满面。因为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这是最残酷也是最温柔的囚禁吗?<br>    4、 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    <br>    泪水。<br>    5、 我会等你<br>    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都不会迷路<br>    一恍神,一刹那,我们就这么垂垂老去<br>    6、 那些如天如地如梦如幻如云如电如泣如诉如花如风如行板如秦腔的歌/我黑色的挽歌<br>    7、 要怎么回忆呢,那些已经很久没有想起的事情。那些安静地躺在浮草上沉默不语的表情。<br>    来回地在烈日下面反复地走来走去。<br>    我都以为它们要安静地沉睡完这个夏天了,然后它们又被重新唤醒。<br>    最近几天我总是一闭上眼睛就看到无边无际的香樟树。连绵而过了整个城市。<br>    那些香樟沿着城市起伏的山路长成了无穷无尽的回忆。它们站在路边,站在城市的每个角落。<br>    站在回忆的河边看着摇晃的渡船终年无声地摆渡。它们就这样安静地画下黄昏画下清晨。<br>    8、 我怀念过去的你,怀念我留在单车上的十七岁,怀念曾经因你的一阵微笑而激荡起来的风,夹着悲欢和一去不在回来    <br>    的昨天,浩浩荡荡地穿越我单薄的青春。明亮。伤感。无穷尽。<br>    9、 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会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    <br>    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的像个长不大的孩子。<br>    10、 我看到生命从我头顶飞过去时投下的斑驳深邃的暗影,沙漏翻过来覆过去,千重鹤又灿烂的开了一季。我知道又过了    <br>    一年了。很多事情也改变了。
展开
目录
引言:从郭敬明到独一代<br>第一章 忧郁、忧郁、忧郁!<br>一 穿过郭敬明<br>二 看见独一代<br>三 独一代外观描述之忧郁<br>第二章 成人世界阴谋论<br>一 穿过郭敬明<br>二 看见独一代<br>三 独一代外观描述之成人世界阴谋论<br>第三章 想像力丧失<br>一 穿过郭敬明<br>二 看见独一代<br>三 独一代外观描述之想像力<br>第四章 前所未有的自我主义<br>一 穿过郭敬明<br>二 看见独一代<br>三 独一代外观描述之自我主义<br>第五章 全民模仿<br>一 穿过郭敬明<br>二 看见独一代<br>三 独一代外观描述之全民模仿<br>第六章 思维方式混乱与道德意识淡漠<br>一 穿过郭敬明<br>二 看见独一代<br>三 独一代外观描述之思维混乱<br>第七章 拿什么来拯救你,独一代<br>一 道德的标准<br>二 偶像崇拜<br>三 成人世界阴谋论:利已主义还是契约意识<br>四 个人空间和协作意识<br>五 我们如何教育孩子<br>六 想像力和追求崇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