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共收入研究论文17篇,结构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理论”,主要侧重于论者对市民社会概念之特定内涵的分疏及厘定,试图反映市民社会理念从与政治社会不分,此后逐渐与国家相分离直到最后经社会与国家互动而形成第三域(即市民社会)的演化的内在理路;第二部分“市民社会及相关问题”,侧重于展示市民社会与文化符号、社会整合、国家政权建构、民族主义以及军事政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图使中国市民社会论者拓宽研究题域,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市民社会理念除自身的内在问题外而与其他问题相勾连时所具有的繁复性;第三部分“市民社会与中国问题”,主要围绕美国汉学家、中国大陆及台湾论者援用市民社会模式所做的研究,同时侧重于对当下研究的反思及论辩,并呈示某些晚近涌动的立基于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本土性研究趋向。
展开
该书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有两个,其一是严谨的态度,其二是信息量大。
所谓严谨的态度,一如书的副标题“批判性的质疑”所昭示的那样,就是一种“分析批判的态度”。这一点说起来平淡无奇,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对待后现代主义这一20世纪末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历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盲目地全身心拥护,不加分析;一种是专断地嗤之以鼻,拿起来就骂。这两种貌似截然对立的态度实则为一,都是一种思想懒汉的态度。《后现代理论》一书的作者则舍弃了这条便利异常的路,而踏上了一条远为艰难的路,一条思想之路。在书的第一章结尾处,作者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去阐述和理解后现代理论,把它看作是对现代理论与现代政治的一种挑战,既包含着很有希望的新观点,同时也有值得怀疑的向度。”又说:“我们既不当后现代话语的辩护士和颂扬者,也不会对之仅抱以轻蔑和鄙夷,相反地,我们将敞开胸怀,既接受它的挑战与批判,同时对它的某些夸大和表达方式提出质疑。”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分析批判的态度,作者不同意仅仅将后现代主义等同于一种“时尚”,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得以产生和风行的现实依据。作者的考察表明,后现代 主义在政治上是对西方60年代激进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此外,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与20年前相比,今天的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日益复杂的世界,传统的一套认识模式与范畴越来越显出了它的局限性。人们呼唤着新的理论、新的价值观的产生。后现代理论便是应这个“运”而生的。如果说在后现代主义刚刚兴起的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一词还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的话,那么今天,诚如作者所言,许多社会、文化领域都已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客观上就为“后现代”一词在理论、艺术、社会以及政治等领域的运用提供了“正当性”(参见本书第41页)。其结果就是“后现代不仅已经介入我们所能设想的从人类学到企业管理到政治到科学的每一个领域”,而且已经渗透到了“后现代总统制”、“后现代爱情”、“后现代心灵”、“后现代神学”、“后现代电视节目”等一系列当代大众文化的各种不同主题之中(参见本书第36页)。
面对这样一股扑面而来的思想大潮,作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学者的冷静与激情。
他们提醒人们:不要只注意“后”(post)这个字样所包含的表示某种旧事物终结的否定性的含义,同时也应该对它所包含的另一种启示录式的含义——新东西的诞生——引起注意。
受惠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作者在书中始终拒绝偏执与独断,尊重多元与差异。
也正因如此,作者对德勒兹和加塔利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深表赞同。针对资本主义对人休的麻醉化、机械化、德勒兹和加截利强调人的创造性,强调与那些要求僵硬的中心性、权威、稳定性以及顺从性的人格类型进行对抗的重要性,因为这种主体不能忍受他人的差异并且很容易走向法西斯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