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1172161
  • 作      者:
    张剑荊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剑荆,资深国际事务专栏作家,香港大学访问学者,现供职于中国经济时报社,任副总编辑。笔名东方更夫。近年来,就中国的战略转型撰写过上百篇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在《南风窗》、《财经》、《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主要著作有《我们时代的领袖危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崛起是正在和将要对国际社会产生长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张剑荆先生的《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一书从全球视野登高望远,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崛起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作者以生动的笔触,简洁的语言,富有激情而不失理智的思维,对中国崛起的历史意义和将遭遇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期盼。该书对那些希望了解和思考中国崛起的读者将会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国人深思的意见……在我看来,这体现了本书作对于经历了我国经济最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后相当普遍地存在的骄矜浮躁心态提出的忠告。
    ——著名经济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作者力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中国崛起道路上面临着什么样的风险?中国将如何对待所获得的力量?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是多极还是单极?是战争还是和平?中华文明在21世纪能不能提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国际秩序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现实地提到世人面前。作者看问题的视角,可以说是独辟蹊径,其结论,令人警醒。
    ——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    孙立平
展开
精彩书摘
    6.“反全球化国际”向中国集结
    “华盛顿共识”是否同时也是华盛顿的政治权力扩张,则是需要审慎对待的问题。“华盛顿共识”的批评家们在批评这项共识时,就内在地把“华盛顿共识”与华盛顿作为美国霸权之都联系起来了。例如,美国学者乔姆斯基就把“华盛顿共识”等同于美国强权的全球扩张。他指出,所谓“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使价格合理’)、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国际商报》已经把那些经济组织看成是‘新帝国主义时期’的‘事实上的世界政府’的核心。”尽管这种新自由主义仍然具有经济自由主义的实质内容,但是,首先它已经有了某种国际扩张性政治权利的形式,因为现存的各种国际性经济组织不过是现实权利的分布状况的反映,甚至是权力放纵的结果。实际上,目前现存的国际组织是二战后世界结构的基础,确实反映着战后的权力现实。美国是这些制度形式的支撑,这些制度也是在美国的提议和安排下建立起来的,自然体现着美国的价值观。一位评论家指出,华盛顿之所以能够成为事实上的“世界政府”,在于美国拥有着世界财富的一半,而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秩序中,这种经济财富很自然地转化成了政治权利。其次,“华盛顿共识”所包含的并不只是某种强制性的经济价值判断和价值决断,而且还有扩张性的政治价值判断和政治决断。在这里,经济与政治被一体化了。最后,“华盛顿共识”的意义并不是现代人所期待的那种“公共理性”或人类公共性,而是一国政治意志的普世化,因为美国政府只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来推行其全球体系谋划的。作为世界的强者,美国意欲筹划的是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
    把“华盛顿共识”视为美国政治强权的全球化扩张,是一股国际思潮。姑且把这股思潮或运动称做“反全球化国际”。在经济学家中,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作为“华盛顿共识”的批判者,也是这一思潮的一部分。在中国,“华盛顿共识”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好名誉。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组织了“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研究”课题组,这个课题组历时8个多月完成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论文集《新自由主义评析》这样描述“华盛顿共识”:1990年“华盛顿共识”的出笼,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嬗变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新自由主义更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及其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他们给出的建议是:中国要警惕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华盛顿共识”设下的世界“一体化”陷阱。这些看法在各个国家的首都,都有不少的信奉者。
    这些看法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因为,设在华盛顿和纽约的世界性组织,是二战后国际体制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战后国际体系的基础。作为强势的经济体,它们在思想市场中处在垄断地位。对这一体制不满的人,总是设想用新的体制代替这一体制,打破它们的垄断。但历史不免让这些人失望。他们寄予厚望的体制,在世界体制市场的竞争中,表现并不好。拉美曾经尝试过一些体制,前苏联集团也尝试过一些体制,印度、中国也尝试过一些体制,东亚那些曾经创造了奇迹的国家和地区也尝试过一些体制,但是,进入90年代后,这些体制纷纷崩溃或陷于危机。但是,反“华盛顿共识”的人不是把陷于危机的体制视做是本国试验的失败,而是视做华盛顿的失败,本来,这些实验都是为了探索不同于“华盛顿共识”所指出的道路的。他们不是把失败视做自己的制度的失败,而是看做别人制度的失败。他们不去检讨因为国内利益集团的贪婪、颟顸一再延误改革进程,而是责怪某个“共识”。正如在1998年印尼危机期间,一些集团不去谴责苏哈托及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愚蠢,而是对前来救助的国际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的“姿势”愤愤不平(当苏哈托与IMF签署文件时,康德苏两条胳臂交叉着放在胸前,俯身看着正在签字的苏哈托,这一姿势成了IMF傲慢的标志。),并把印尼危机的原因,全算在这个组织身上。墨西哥前总统、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埃内斯托?塞迪略在评论拉丁美洲的经济体一再出现危机时也指出,在拉美,一场危机引发改革从而立即带来了成效,但是这些成效不久便导致人们自鸣得意,最终再次引发危机。而拉丁美洲的政治家们将该地区的经济问题归咎于改革,而不是改革不彻底。此外,他们还乐于将自身的经济不景气归咎于外来者。
    在这里提出的背景下看,“北京共识”提出的“让中国思想走向世界”,反映了国际反全球化力量向着中国集结的倾向。“北京共识”试图为实现这种集结架起一座桥梁。在这个设计中,中国被赋予了“反西方”、“反全球化”、“反全球秩序”中心的地位。这是需要警惕的动向。“北京共识”为中国描述的形象,即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中心,一个对抗华盛顿的世界级领导者,更多的是这些反全球化国际的想象。用一个比喻,“北京共识”的提出者希望在北京举办一场同华盛顿竞逐舞伴的另一场舞会,按照逻辑,中国自然是不能出席华盛顿的舞会的,华盛顿也不能出席北京的舞会。中国和美国都不接受彼此的邀请。然而对于中国来说,最好的战略当然不是自己举办一场舞会,而是接受邀请去参加舞会。
    ……
展开
目录
序/吴敬琏
自序/张剑荆
导论为中国崛起定位
第一章 大转型:通过“历史三峡”
第一节 中国中心与中国复兴
1. 一个虚构的事实
2. 复兴与拯救:迷失在“中心论”的森林里
第二节 皇权中心约束下的“中兴世界观”
1. 历史现场:李鸿章对俾斯麦
2. 李鸿章:“只知练兵”
3. 以甲午战争失败为例
第三节 千年未有之变局
1. 帝国转型:转向公民国家
2. 欧洲与中国:大分流
第四节 “历史三峡”:中国大转型
1. “历史三峡”
2. 中国崛起:全球主义时代的大事件
3. 旋流和逆流:工业化转型和市场化转型
4. 知识社会转型
5. 全球化转型
6. 宪政转型
7. 文明转型
第二章 增长奇迹
第一节 走向市场经济
1. 20世纪80年代:全球趋势
2. 20世纪90年代:新纪元的开始
第二节 增长奇迹
1. 确实是奇迹
2. 排名“大跃进”
第三节 中国的前景
1. 是转轨还是改革?
2. 可能的两种前景
第三章 市场联盟的崛起
第一节 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
1. 拥抱市场
2. 必要的警惕:坏的市场经济
第二节 市场联盟的崛起
1. 政治行政化
2. 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导向
3. 权力寻租
第三节 精英的联盟与冲突
1. 新社会结构的形成
2. 精英联盟的局限性
第四节 市场联盟的政治取向
1. 分析中国政治变革的两个范式
2. 市场支持法治:中国政治改革的现实路径
3. 走出立法误区
第四章 中国是一个革命者吗?
第一节 财富增长带来扩张:现实主义的定理
第二节 对中国的两种判断:修正主义还是维持现状
第三节 增长与遏制:仍在争辩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崛起的时空维度
1. 尚未定型的国际体系
2. 导致不确定的几个因素
3. 美国的确定并没有带来世界的确定
4. 重组中的世界秩序
第五节 不做修正主义者
1. 环境对中国崛起总体上是有利的
2. 维持现状,不是修改现状
第五章 身份焦虑
第一节 身份焦虑
1. 我是谁?我们好吗?
2. 为身份而焦虑:市场还是计划
3. 为身份而焦虑:“被围堵”和“说不”
第二节 他者之镜:中国焦虑意识生成的背景
1. 90年代中期:崛起焦虑
2. 认同的三种形式
3. 倒退性认同:光荣孤立心态·
4. 1998年:心态开始调整
5. 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萨达姆
第三节 中国崛起与中国民族主义
1. “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
2. 他们是民族主义者吗?
3. 草根民主还是民族主义?
4. 日本人珠海买春事件:“抗日英雄”的心理螺旋
5. 为什么是日本?
6. 20世纪90年代:中日反向运动
7. 日本问题:永远的发酵池
第六章 力量难题
第一节 中国的综合国力
1. 黄硕风国力方程
2. 胡鞍钢国力方程
3. 富克斯、克莱茵国力方程
4. 对几个国力方程的评价
第二节 综合的难题
1. 软国力难题
2. 时间难题
3. 突变难题
4. 前苏联样本:综合国力无法反映结构锁定
第三节 力量的国内结构
1. 力量不是问题的全部
2. 力量论:一个悠久的传统
3. 国家是力量的容器?
4. 容器内的结构更为重要
第四节 软力量决定硬力量的方向
1. 软实力决定力量的方向
2. 软力量是一种体系能力
3. 中美关系样本:软实力的定位功能
第七章 北京朝圣?
第一节 北京朝圣:“北京共识”对抗“华盛顿共识”?
1. 把赞歌献给中国
2. 北京共识:思想市场的供应商
3. 北京朝圣:重温60年代
4. 中国模式的三个公理
5. 到华盛顿订购政策:“华盛顿共识”
6. “反全球化国际”向中国集结
第二节 尚未完成的“中国模式”
1. 软实力在上升
2. 但是,还不够
3. 历史镜鉴:转型从未成功
4. 时间总是不够用:革命与改革赛跑
5. 中国模式的长期表现取决于制度创新
6. 规模!规模! 
第三节 中国如何提升软实力
1. 走一条可持续的人与环境、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道路
2. 避开坏的市场经济和权贵资本主义的陷阱,致力于建设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
3. 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增长,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自由的发展道路
第八章 霸权兴衰的规律
第一节 霸权提供秩序与和平
1. 霸权、战争与文明兴衰
2. 一个历史迷雾:霸权等于征战者?
3. 霸权周期
第二节 霸权与技术——产业创新
1. 英国经验:霸权与领先部门
2. 霸权取决于关键技术的能力
第三节 制度锁定与创新
1. 文明兴亡的法则:失败是因为成功
2. 一个样本:苏共为什么瓦解
3. 前苏联精英为何背叛?
4. 一个成例:制度的生命周期
第九章 地缘大锤
第一节 中国崛起:一个结构性事实
第二节 重思东亚危机
第三节 地缘枢纽
1. 中国因素
2. 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革命:欧洲统一的意义
3. 中国崛起:一个新的地缘枢轴
4. 这里有原始星云:五大板块的博弈
第四节 世界变革: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含义
1. 地缘政治学的复兴
2. 冲突之地,荣誉之地
3. 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大国之一
4. 复杂的镶嵌画
5. 牵动所有大国的革命
6. 国家利益的扩展
7. 需要全球主义维度
第十章 东亚的政治力学:冲突和秩序
第一节 “欧洲的过去将成为亚洲的未来”
第二节 大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 中国面临的战略约束
2. 反美轴心不可行
3. 三个战略原则
第三节 六国模式:一个理想的解决冲突的模式
1. 多极系统和平衡者
2. 东亚多极系统
3. 朝鲜问题与六国模式
第十一章 稳在亚洲
第一节 东亚秩序:中国将恢复中心地位吗
1. 对未来东亚秩序的两种描述
2. 20年机遇期
3. 东亚国际体系:平衡多极
4. 美国作为平衡者
5. “打破平衡的关键是中国”——米尔斯海默的观点……250
6. 对米尔斯海默预言的质疑
7. 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是可能的吗?
第二节 东亚共同体:中国不做“驾驶员”
1. 东亚共同体的构想
2. 东亚是否依附中国?
3. 做一个活跃的乘客:中国如何看待东亚的领导权问题
4. 中国崛起不会带来雁型结构的重建
第三节 “日本问题”:未来之结
1. 中日关系的调整
2. “对日关系新思维”的论争
3. 日本问题的由来:脱亚论
4. 日本问题的由来:殖民地论
5. 日本问题的由来:经济第一主义
6. 日本问题的由来:中国的转型崛起
7. 日本问题的由来:中日两国都把认同建立在经济上
8. 在和平崛起的背景下看待“日本问题”
第四节 中美关系: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1. 中美日关系:不均衡的三角
2. 美国:中国国家战略中最重要的因素
3. 中美关系:大战略上难有大的突破
第十二章 大战略与韬光养晦
第一节 确定国家利益
1. 什么是大战略?
2. 国家利益计算中的误区:不考虑需求的相互性
3. 国家内部力量的调整推动国家利益的扩展
4. 中国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与中国国家利益
第二节 成为世界大国
1. 什么是大国?
2. 中国的国家定位:转型性大国
第三节 战略转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的外交政策
1. 十六届三中全会与中国亚洲外交
2. 25年经济成就效应的溢出
3. 转型增长道路
4. 失衡和均衡
5. 外交政策转变的推力: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第四节 韬光养晦与和平崛起
1. 新形势下的新看法
2. 什么是韬光养晦?
3. 为什么要韬光养晦?
4. 韬光养晦和国家大战略
第十三章 国际秩序,中国制造
第一节 领导权转移:美国的经验
1. 国际体系中的领导者
2. 领导权转移:美国经验
3. 英国和美国的争吵
第二节 中国准备好了吗?
1. 中国是国际体系的受益者
2. 中国:国际体系的变革力量
3. 中国如何改造国际体系?
4. 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巨大挑战
第三节 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
1. 中国作为稳定轴心
2. 新秩序
3. 从“革命外交”到稳在其中
4. 国际体系分享中国转型的不确定性
5. 两大外交目标与中国转型
第四节 在联合国的旗帜下
1. 联合国危机
2. 旧秩序的终结
3. 联合国:共有的大屋顶
4. 联合国:政治正确
5. 一些国家需要联合国的危机
6. 联合国体制面临的问题
7. 支持改革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第十四章 文明与权力
第一节 “中国式方案”
1. “中国世纪”的文化定义
2. 亨廷顿的战略清单
第二节 亚洲普世主义是可能的吗?
1. 复兴的亚洲
2. 亚洲普世主义
3. 奇迹的解释:国际体系还是亚洲价值
4. 东亚色彩:威权主义
5. 东亚金融危机揭示的问题
第三节 文明与权力
1. 暴力是文明失败的产物
2. “萨达姆锁定”
3. 文化与权力:硬和软
4. 文明总是追随文明而不是追随暴力
5. 文明再生的能力
第四节 文明重建与创造
1. 西学深深卷入中国进程
2. 中国还没有站到世界科学前沿
3. 文明重组和创造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