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499998
  • 作      者:
    徐静波, 胡令远编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所收论文均为2003年"战后日本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成果。这些论文从文化、经济、政策诸角度阐述了新世纪开始中日关系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具现实意义。关于本次研究会所探讨的主要议题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读者可参阅《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所收论文及所附“把握主流、开拓前行”的会议综述,于此无庸赘述。作者想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中日关系依然充满变数,即如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纪念庆祝活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未如所预料、所期待的那样热烈。个中原因,人们虽因立场或理解的不同而见解不一,但谁都不会否认此一现象的本身是颇耐人寻味的。
展开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构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关系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
战后日本的中国认识基轴的转移 ——及其与日本社会变迁的响应
关于日本的民族主义
热战 冷战 温战 ——国际大背景下的日本政治走向与中日关系
日本政坛新保守主义思潮的抬头和中日关系
日本社会阶层、社会思潮及政坛变化与中日关系
后冷战时期日本社会思潮的变迁和日中关系的走向
论丸山真男之“市民社会”
丸山真男,传统演化与文化的现代化
战后日本的近代人间类型论 ——以大冢久雄的《近代化的人间基础》为中心
后冷战的中日关系与日本舆论动向
中日两国传媒报道的结构与相互形象的形成
“从军慰安妇”战后赔偿问题和人权
日本政府“慰安妇”问题态度评析
战后日本对亚洲主义的认识 ——以竹内好和林房雄的言论为中心
论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潮
世纪之交的日本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展望
“日本文明”的宿命与战后中日关系 ——以福泽·梅棹文明论为中心
日本的儒释道三教和合与共生意识
战后日本儒学管窥:以小岛祐马为例
从日本的社会教育看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
从历史教科书看日本社会思潮的变化 ——兼论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与中日关系
日本教育改革理念浅探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成长与社会思潮 ——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把握主流 开拓前行 ——“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