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表达自由及其界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300568
  • 作      者:
    王锋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表达自由及其界限》主要涵盖了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理论上,着重对表达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宪理、法理基础和依据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指出作为宪法权利的表达自由,实质上体现了社会和国家的各种利益,特别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一种博弈与协调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上,对当代世界各国关于表达自由宪法权利保护的实际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锋,男,197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东营市。1993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政法大学获第二学士学位——法学士学位;2003年10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供职于法制日报社,历任本报评论员、理论部编辑、海外新闻中心副主任、北京记者站站长等职。现为法制日报社政府法治新闻编辑室主任。先后在期刊发表《舆论监督与公民的权利保障》、《法院与传媒的冲突与平衡》等学术论文,在法制日报发表评论、法学随笔及各类体裁文章近百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表达自由及其界限》主要从权利相对论的视角研究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从表达自由的界限入手,最终归结到表达自由的保障,对表达自由施以限制只是手段,保障才是目的。本文的主要立场是,表达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也具有相对性。表达自由的界限是其相对性的具体表现,表达自由的界限只能由法律来设定。法律本身要满足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双重要件,这是法律限制表达自由的全法性与正当性所在。在实践中,表达自由与公民私权利、表达自由与公权利之间在特定情形下都会发生利益冲突,因此审判机关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上,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可能在具体案件中对表达自由施以限制。这种限制无论是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还是建立在法官造法的基础上,都要接受法制原则,即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约束,这就是表达自由法律界限的界限。
    《表达自由及其界限》由自序和七章构成。自序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预期目标等。
    第一章主要介绍表达自由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论述表达自由的价值;第三章分别从民主、法律、道德三个视角探讨表达自由的相对性,并为下文论述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作出理论铺垫;第四章阐述国家公权对表达自由限制的正当性;第五章谈及国家公权力对表达自由的限制;第六章阐释了限制表达自由的一些原则;第七章试图以上几章论述的基础上,论及中国表达自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继而得出结论,也是全书的结论。即:表达自由不是和中绝对的权利,它必须接受法律的限制,而立法也要接受词法审查,从而保证法津本身的公正性。同时,合肥市法治国要求降低权力非法治化运作,适当降低个人意志对政策干预的成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表达自由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表达自由的概念
一  概念的争鸣
二  表达自由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表达自由和行为
一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表达
二  焚烧征兵卡案与焚烧国旗案
第三节  表达自由与金钱
一  金钱对表达自由的影响
二  表达与金钱的关系之辨
第四节  商业用语和表达自由
一  商业广告与其他言论表达的差别待遇
二“比格洛案”的转折
三  商业用语的真理价值探讨
四  我国商业广告的法律地位
第五节  表达自由与沉默权
一  强迫向国旗敬礼案
二  沉默权会阻塞信息的流通吗
第六节  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属性
一  表达自由作为宪法权利的解析
二  表达自由在世界宪法文本中的体现
三  宪法文本的启示

第二章  表达自由的价值
第一节  表达自由保护的三种理念
一  达致真理的捷径
二  使民主得到贯彻执行
三  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优性发展
第二节  表达自由价值之宏观谈
一  密尔的四点主张
二  其他学者对表达自由价值的归纳
第三节  表达自由的五种价值
一  知识碰撞与获致真理
二  健全民主与民主监督
三  健全人性与自我实现
四  社会疏导与和平亲善
五  推动经济与繁荣文化

第三章  表达自由的相对性:三个理论前提
第一节  道德范畴:责任与自由的关系
一  自由必须被课以责任
二  责任感的削弱化倾向
第二节  民主视角:追求自由与有限权利(力)
一  乡镇是自由的保姆
二  代议制民主下的表达限制
三  雅典民主失败的教训
四  直接与间接民主的制度反思
五  表达自由中的绝对主义立场
第三节  法律的视角:一种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
一  法律就意味着界限——法律概念的探讨
二  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法律文本规定
三  无害的才是自由的——界限的实证分析
四  法律界限的两个参照坐标
五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节  理论小结:在张力中实现正义
一  对正义理念的探寻
二  罗尔斯的正义论介绍
三  自由与正义的内在关联

第四章  国家对表达自由限制的正当性
第一节  法律规制的正当性
一  法律的功能
二  法治的八项原则
第二节  公益关怀概论
一  公益概念的引进
二  公益内容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宪法理念对公益内容的影响
一  国家任务范围的演变
二  国家基本原则
第四节  公益关怀在实践中的体现
一  立法层面
二  行政层面
三  司法层面

第五章  对表达自由的限制
第一节  概论
一  宪法保障制度的构建
二  宪法的高级法背景
第二节  司法:利益的冲突与博弈
一  表达自由与国家秘密
二  表达自由与名誉权
三  表达自由与个人隐私
四  传媒与法院
第三节  行政控制的途径
一  出版管制
二  事前审查制
三  保证金制
四  征收知识税
五  实行津贴制度

第六章  表达自由的限制原则
第一节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一  申克诉合众国案
二  丹尼斯诉合众国案
第二节  法律保留原则
一  法律保留原则探源
二  法律功能
第三节  基本权利限制的比例原则
一  比例原则的概况
二  比例原则的应用
第四节  利益衡量:原则背后的方法论

第七章  我国表达自由现状及其界限
第一节  我国表达自由现状分析
一  法治传统的缺失
二  实践法治的现实难题
第二节  我国对媒体的管理
一  规范新闻媒体活动的法律体系
二  国家对媒体设立的管理
三  对媒体报道内容的限制
四  国家对媒体从业人员的
五  国家政策对媒体的调整
第三节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  正确处理保障与限制的辩证关系
二  正确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辩证关系
三  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几点设想和建议
一  权力配置应遵从法律支配权力的原则
二  立法要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
第五节  法治环境的塑造
一  恶法也需要遵守吗
二  法治乃是对一切立法的限制
三  实证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冲突
四  法治: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结合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