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1933年赴美讲学,开设私人诊所。1974年移居瑞士,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1980年卒于瑞士洛迦。
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在人格理论、梦的分析、精神治疗以及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
展开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字里行间充满了常识、同情心与务实态度。
——《财富》Fortune
在其最著名的作品中,弗罗姆探究了从浪漫爱情和亲子之爱到热爱上帝这些爱的艺术的方方面面,阐明了如何超越焦虑、恐惧和羞愧,尽情享受生活的赠与。
——《价值与视觉》Values and Vrisions
本书非常感人,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爱与自我的主题。如果每一对即将成婚的恋人都阅读这本书,他们的婚姻生活将会更加圆满。
——Mackey,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