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婚姻与经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982478
  • 作      者:
    [美]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Shoshana A.Grossbard-Shechtman)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苏珊娜·格罗斯巴德·合特曼系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著作包括《有感婚姻的经济学》(1993)和《经济学拓展》(2002),学术论文常见诸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杂志。格罗斯巴德·合特曼教授是新杂志《家庭经济学评论》的创始编辑,并担任《社会经济学杂志》和《生态经济学》的编委,曾任帕洛阿尔托(Palo Alto)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成员,并于2002~2003年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婚姻与经济》是一本经济学著述,因为它处理的对象是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以货物和服务交换为中心的“经济”。当然,这里的“经济”一词是一个整体概念,主要涉及宏观层面。直到最近,在计量经济价值的时候,人们仍然习惯于只关注货币化交易,而将非货币化的家庭经济的价值忽略在外。而婚姻也确实影响着家庭经济,至少同它影响货币化经济一样。《婚姻与经济》增进了我们对婚姻如何影响货币化经济及家庭经济的理解。婚姻制度之于家庭经济,就如同经济制度之于货币化经济。
    西方的价值观和法律法规在转换世界的经济运营方式方面是十分成功的,然而在保持个人对家庭价值的信守方面,其作用并不深入人心。对于许多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分析工具:逻辑工具、推理以及对市场力量存在的认知,利用它们来探索家庭价值的思路值得一试。
    《婚姻与经济》探索了婚姻如何对货币经济以及家庭经济产生影响,而家庭经济指的是家庭中生产的全部物品的价值。婚姻制度之于家庭经济,就如同经济制度之于货币经济,婚姻状况同家庭经济息息相关。另外,婚姻还会通过其对劳动供给、工人的生产力、储蓄、消费和政府项目,如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作用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婚姻与经济》所提供的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和市场分析这些微观经济基石之上。经济学各领域中的许多专家都对结婚、离婚和婚姻内行为展开了微观经济分析。
展开
精彩书评
    自古至今,和商业经济与政府经济一样,家庭经济总是在向人们索求时
    间和努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只是在最近几年内,家庭经济才成
    为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索领域。本书的编著者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
    曼和本书各个章节的作者一直走在这一新兴研究运动的最前沿。在这里,他
    们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分析工具如何被引入到那些人们在婚姻中探求到
    的实利和非实利相纠结的端节,展示了它们是如何被应用到对实际或潜在的
    夫妇在应对外部世界的货币经济和婚姻内部的非货币经济时所产生后果的有
    效性和公平性的分析和考察之中。
    --杰克·赫什雷佛,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当一对夫妇决定结婚的时候,他们可能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经济学方面
    。然而,他们的决策会通过家庭消费和投资,对他们的个人经济产生重大的
    影响。而随后的决策,如生养子女或结束婚姻,也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
    。所有家庭整合在一起,就会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甚至是经济政策造成影
    响和震动。通过政策来鼓励婚姻,宏观经济就可能从夫妇结婚,而不是离婚
    中受益。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众多资深经济学家的14篇优秀文章,该领域的著名学
    者雅各布·明赛尔先生也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一有趣并不断发展
    壮大的研究领域,他们对其中的多数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克里夫·格兰杰,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
    《婚姻与经济》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家庭经济学分析家近期研究的代表。
    对婚姻的决定因素和后果进行集中考察是十分迫切和适时的,尤其从历史的
    角度来看,我们已经由大规模家庭走向原子家庭,现在已走入亚原子家庭(
    单亲或单身家庭)。相信读者能够从本书丰富而富有启发性的研究中大受裨
    益。--摘自雅各布·明赛尔在前言中的话,哥伦比亚大学
展开
精彩书摘
    离婚概率的决定因素
    先前的讨论暗示我们,在下述情况下,婚姻可能会破裂,即配偶双方及
    其匹配的特征,或者其在结合之前和之后的行为暗示着将来可能会出现以下
    情况:(1)他们将获得较少的婚姻收益,而且/或者(2)离婚的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结婚期间重大意外变故的出现也可能是对婚姻的毁灭性打击。接下
    来,本章将对与之相关的各因素及其经验证据进行审视和考察。
    夫妻双方及其匹配的特征
    ·丈夫的永久性收入。如果丈夫较高水平的潜在收入,人们预计它将产
    生积极的收入效应以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家庭中更多的资源意味着更高的生
    活水平,对于那些与经济困难相关的婚姻紧缺资源,它也能起到缓解作用。
    此外,贝克尔(1991)指出,高收入男性往往从婚姻中获得更多收益,以至于
    他们能够在婚姻市场上更有效地竞争和更轻松地吸引到具有心仪特征的女性
    。从经验来看,对于高收入潜力的男性拥有更稳定的家庭这一论断,确实存
    在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罗伯特·迈克尔1979、1978;约拉姆·威斯和罗伯
    特·J.威利斯(Robert J.Willis)1997]。
    ·妻子的收入潜力。人们认为,妻子收入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某种收入效
    应,类似于先前与丈夫收入相关的收入效应。然而,由于女性的工资通常比
    男性低,妻子工资上升(假设丈夫的收入不变),反而会减少家庭婚姻内部劳
    动分工所带来的收益,并且增加了婚姻破裂的可能。而且,一种"独立效应"
    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影响:女性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她们独立生活和婚外抚养子
    女的能力显著上升。因此,在那些婚姻并不幸福美满的女性中,高收入潜力
    者更容易解除婚姻。当然,在不同文献中,人们所得到的实证发现也有所不
    同,这可能部分地因为在衡量女性收入能力时所选择的时点不同(艾维兰·L
    .莱赫尔1988)。此外,至于那些与女性工资相关的其他变量,包括教育、
    工作时数和工作研究,在不同的研究中对它们的限定和假设也大为迥异。但
    是,多数研究和事实证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妻子收人能力的提高
    会产生破坏性的负面效应(迈克尔1979、1988;玛丽安·A.菲贝尔和威廉·
    山德尔(Marianne A.Ferber and William
    Sander)1989;威斯和威利斯1997]。
    ·丈夫和妻子收入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贝克尔(1991)的模型中,当
    夫妻双方具有不同的生产力特征,并且能够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中获益时,
    婚姻收益将达到最高值。这一理论意味着,最佳的匹配应当以工资的反向分
    类匹配为特征。高工资的个体应当与有意专心于家庭生产的低工资个体相匹
    配。然而,诚如大卫·莱姆(1988)所述,对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是婚姻收益
    的又一源泉。这代表了一股能够造成工资进行正向分类匹配的平衡力量,它
    由对公共产品具有相似需求的夫妻双方反馈得来。
展开
目录
前言/1
致谢/1
图形/1
表格/1
第1章:导论/1
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

第一部分:结婚和离婚之经济学
第2章:婚姻经济学与家庭构成/55
麦克·布赖恩、米歇尔·沙龙
第3章:离婚之经济学/81
艾维兰·莱赫尔
第4章:美国公共政策对婚姻状况的影响/112
莱斯利·威廷顿、詹姆斯·奥姆

第二部分:婚姻的收入效应
第5章:婚姻中的财务控制/147
弗朗西斯·伍利
第6章:婚姻、财产和储蓄/182
约瑟夫·卢普顿、詹姆斯·史密斯
第7章:子女抚养之经济学/214
安德烈·拜勒、约翰·格来汉姆
第8章:婚姻前景与福利使用/252
约翰·费茨杰拉德

第三部分:婚姻对时间利用的作用
第9章:婚姻、家庭生产和收入/287
乔尼·赫什
第l0章:婚姻与有酬劳动/319
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苏珊娜·纽曼
第11章:婚姻、有偿工作和子女看护/358
理查·康那利、吉恩·吉米尔
第12章:婚姻和居家有偿就业/392
伊丽莎白·菲尔德·亨利、林达·艾德沃兹

第四部分:婚姻与宏观经济
第13章:  已婚家庭和家庭生产总值/423
邓肯·伊罗蒙哥、斐耶·苏普麦斯
第14章:婚姻、亲子投资以及宏观经济/457
谢尔利·伯格拉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