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908015
  • 作      者:
    阎耀军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主要对社会预测在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而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领域——社会预警做了拓展和延伸。全书从社会预测学的角度重新界定、梳理和规范了社会预警的概念及其概念体系,提出了社会预警的基本原理。在回顾和总结二战以来有关社会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理论模型是统帅指标体系的灵魂”的学术观点,并创造性地设计了社会预警系统动态模型。
展开
作者简介
    阎耀军,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天津市未来与预测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社会预测理论、社会预警、社会发展评估及社会发展战略。曾发表的专著2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试论社会科学与社会预测》、《论社会预测主客体的互动反射性原理》、《社会预测的财博与博弈》、《为社会预测辩护》、《社会稳定的计量与预警预控系统的构造》、《中国大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其创新的学术观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较高评价,并为实践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可能在于人类具有善于计量的天赋。人类早在远古时就能用”结绳记事”和“沙漏计时”等方法对事物进行计量,而猴子至今还弄不懂“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区别。
    回顾人类的计量历史,人类在“曹冲称大象”和“阿基米德算皇冠”中所表现出的计量智慧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时至今日,人类甚至可以做到对光速进行计量。很显然,人类对物化现象的计量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然而,人类能够对非物化现象,尤其是对复杂非物化社会现象进行计量吗?如可持续发展程度、现代化程度、社会稳定程度等等。应当说这至今仍然是困扰着社会科学家们的难题。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通过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社会稳定程度的计量,在学术上属于对复杂非物化社会现象计量的一种探索,在应用上算是对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一种尝试。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第一章  社会预警:由迷信占卜走向现代实证科学
第一节  人类社会预警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在当代的发展

第二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概念及概念体系
第一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概念体系

第三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建立在量变质变规律基础上的警限原理
第二节  社会运行基本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原理
第三节  社会危机现象的周期性重演原理
第四节  社会危机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原理
第五节  建立在因果相关性基础上的警兆原理

第四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相关理论(上)
第一节  社会稳定理论
第二节  社会转型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
第三节  社会运行理论
第四节  社会控制理论

第五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相关理论(下)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
第二节  耗散结构理论
第三节  全球化理论
第四节  社会燃烧理论

第六章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与社会计量
第一节  社会计量是以指标体系为工具的“软计量”
第二节  社会计量的难点在于对“非物化”现象的计量
第三节  社会计量在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中的理论模型建构
第一节  理论模型是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灵魂
第二节  社会预警的系统动态分析模型
第三节  社会预警模型中各子系统的相关关系

第八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中的现实警源依据
第一节  权力腐败问题
第二节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第三节  城镇失业、下岗和再就业问题
第四节  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问题
第五节  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

第九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基于理论模型的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第二节  各级指标理论内涵的阐释和论证
第三节  社会预警指标的遴选原则
第四节  用德尔斐法遴选指标并确定权重

第十章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运行平台与操作要领
第一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系统的结构模式
第二节  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系统的操作要略

第十一章  运用社会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性研究--以中国1985~2002年的情况为例
第一节  社会预警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节  对中国1989年社会稳定状况的回溯性评估
第三节  对中国1985~2002年社会稳定的模拟预警
附录一  建立社会预警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和研究路线
附录二  本项研究所使用的各种专家咨询调查表
附录三  接受专家问卷咨询的学者及政府官员名单
附录四  关于选择若干地区开展社会预警实证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