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沈从文全集.第32卷,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782469X
  • 作      者:
    沈从文著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全套书是精装的。 1-27卷是32开的,28-32卷是16开的。  
  众多沈从文研究家任编委,最具权威性的版本,我国首部文学大师签约作品,北岳文艺出版社倾情独家出版!聚集海内外关注,成就出版史大事,文学大师学术巨擘,沈从文作品尽收其中,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亲任主编。《沈从文全集》编入迄今收集到的所有沈从文先生已发表的文学作品、学术性著作及通信等;未曾发表的各类作品、书信、日记及其他成文史料,亦尽可能广泛收集编入。全集收入文稿共1000多万字,其中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及书信等约440万字;另配插图1710余幅,内含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照、手迹和绘画速写等珍贵史料近200幅。全集按小说、散文、传记、杂文、诗歌、文论、书信、集外文存、物质文化史分类分卷编辑。曾出版过的作者自选集或单行本,按原书名和内容整体编入全集。被业界称为具有建设意义的文化工程。
展开
内容介绍

  《沈从文全集(共32卷)(典藏精品)》是精装的。 1--27卷是16开的,28--32卷是32开的。
  《沈从文全集》编入迄今收集到的所有沈从文先生已发表的文学作品、学术性著作及通信等;未曾发表的各类作品、书信、日记及其他成文史料,亦尽可能广泛收集编入。全集收入文稿共1000多万字,其中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及书信等约440万字;另配插图1710余幅,内含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照、手迹和绘画速写等珍贵史料近200幅。全集按小说、散文、传记、杂文、诗歌、文论、书信、集外文存、物质文化史分类分卷编辑。曾出版过的作者自选集或单行本,按原书名和内容整体编入全集。其中,一选集内若有不同文体作品,以该集作品主体性质归类;不同选集若收有同一作品,该作品只编入全集的某一集内,其他选集仅存目备考。未曾结集出版的作品,依据文体归类,按发表或创作时间的先后,或按相关内容分编成若干新集,收入全集。全集收入的已发表作品、作品集或单行本,均尽可能采用最早发表的文本或初版文本;作者主持增订过的著作,按增订版本编入;因故用其他文本,均附说明。为保持作品原貌,全集编入的作品,除对显明的编校错误、笔误和个别错字作必要的订正及按规范采用简化字外,均按原文排版。全集共分32卷:第1~10卷,小说,其中第1、4卷含剧本等少量其他作品;第11~12卷,散文;第13卷,传记;第14卷,杂文;第15卷,诗歌;第16~17卷,文论;第18~26卷,书信,编入书信、废邮(即信稿)和零散日记,但1949年前已发表的书信、废邮,分别编入散文、杂文或文论卷;第27卷,集外文存,编入作者生前未发表的史料性、回忆性文字,及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试笔等;第28~32卷,物质文化史,其中第32卷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展开
精彩书评
  100岁的沈从文
  小说家沈从文“搁笔”之后,曾经提到“跛者不忘其履”,他写道:“这个人本来如果会走路,即或因故不良于行时,在梦中或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常常要想起过去一时健步如飞的情形,且乐于在一些新的努力中,试图恢复他的本来。”
  
  不忘其履
  46岁的沈从文发表他完整意义上的最后一篇小说《巧秀与冬生》,是1948年年初。同年12月31日,在题赠一个朋友的条幅中,他留有“封笔试纸”字样。其时,距他开始职业作家生涯的1927年,是21年,距他自己认定开始“写作”的1925年,是23年。23年间他完成的小说创作近300万字。在纪念沈从文诞辰100周年之际推出的浩大的《沈从文全集》中,单是书信部分也有近300万字,占了9卷,内中8卷写于1949年之后。
  1949年之后的沈从文写作,还包含在《沈从文全集》的“诗歌卷”、“集外文存卷”和5卷“物质文化史”中。诗歌卷所收录除写于1920年代的新诗外,还有写于六七十年代的旧体诗。1962年,小说家沈从文突然成为一个旧体诗诗人。
  1962年,沈从文与阮章竞等8位作家赴江西老区的时候,身边带着近10万字的小说素材,预备用一年时间写20万字的长篇。
  “1950年代,在停了文学创作以后,他在很多阶段曾经有过不少次试图重新掌握用笔的能力。做过很多努力。他1948年就已经在构思一个长篇,写我母亲的一个堂兄张鼎和。张曾经是北方左联的领导人之一,后来回到家乡安徽搞武装革命,在安庆被捕牺牲。父亲过去写过一个短篇《大小阮》,其中一个人物原型就是他。”
  沈从文的次子沈虎雏回忆说,“他封笔以后,党的高层一直希望他能够写东西,包括总理、主席都当面说过这些话。胡乔木写信给他愿意为他重返文学作安排,严文井这些老朋友向他约稿,都希望他能够回到专业作家队伍中来,不要在博物馆搞他那些东西。1960年代初被称为‘小阳春’。1960年、1961年有很多历史戏上演。很多戏请他做顾问。服装道具如何符合历史的氛围,制度、人的举止是怎样的。都想利用他的杂知识。这类社会服务的事情非常多。历史博物馆1959年搬到新馆,一些重大的课题比如服饰史研究需要他全力以赴,另一方面,又有不断的外面的推动,希望他去搞文学创作。对他来说,很矛盾。终于在1961年,对拟议中的长篇做了一些准备,专程3次跑到宣化找张鼎和的遗孀、女儿详谈。
  “1962年作协安排他们几个作家去江西老区,准备长期住下去。但是谁也没有留下来。去的时候是冬季,父亲觉得身体适应不了。最主要的还是,真要拿起笔来的时候,还是心中有顾虑。虽然是‘小阳春’,文学里的禁忌还是很多。
  “父亲在江西只呆了3个月,最后跑到景德镇去看他喜欢的陶瓷,帮着参谋如何改进生产去了。带回来的是一批旧体诗。旧体诗跟长篇一点关系都没有。”
  沈从文的旧体诗一直写到1972年从干校回到北京。内容比较驳杂。有许多谈历史的。其中最长一篇的,是讲文字发展史,讲笔墨纸砚的发展和朝代的演变与文字的关系,有几百行。那是他在干校一个人住的时候,手边什么都没有,花了十几天时间写出来的,“写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发表”。
  未发表和未打算发表的还有沈从文写于1950年到1982年之间的未完成小说。被收入“集外文存卷”,归入《忘履集》。是他曾经努力“找回用笔能力”的一些印迹。
  “全集”第27卷“集外文存”,内中8个集子,全部是未刊稿。《忘履集》之外,两个集子是他的杂文和散文,5个集子收录了沈从文写于不同年代的各种自白、申述、说明、思想汇报和谈话。
  
  温故1949
  “楚人的血液给我一种命定的悲剧性”。沈从文在多年以后这样说。1949年沈从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当时14岁的沈从文长子沈龙朱成为这次精神危机的见证者。
  “1949年1月,原来旧北京大学的民主广场贴出很多大字报,大字报转抄了不少文章,其中包括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我去北大,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孩儿,在北京四中念书,放了学就去父亲教书的北大看热闹,郭沫若犀利而尖刻地给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画像,他们分别被骂成红、黄、蓝、白、黑的作家,我看到父亲是粉红色的,粉红色我觉得还可以。回到家就跟父亲说。我们觉得无所谓的事,对父亲的刺激却很大。1月以后他的神经就不正常了。他感觉压抑,感觉有人要迫害他。”
  1949年3月的一天,14岁的沈龙朱看见父亲把手伸到电线的插头上。沈龙朱在慌乱中拔掉电源把父亲蹬开。
  但是他还是没有能阻止父亲再次的自裁行为。几天以后沈龙朱上学,“父亲找到一把保险刀片,割手腕的动脉,割脖子上的血管”。
  在沈家做客的张中和———沈龙朱的表舅———从沈从文所在的房间外走过。他听见房内有呻吟的声音,推门的时候门纹丝不动。张中和破窗而入。“父亲已经用小刀将手腕上的动脉、脖子上的血管划破,处于昏迷状态,头上手上的鲜血流得一塌糊涂,样子很吓人。”
  张中和把沈从文送到了位于德胜门外的安定医院。被医生救活的沈从文以为医院是牢房,大喊着要逃走。
  沈从文在1949年元月写道:“人近中年,情绪凝固,又因情绪内向,缺乏适应能力,用笔方式,20年30年统统由一个‘思’字出发,此时却必须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
  1951年,沈从文在他写于解放后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学习》,写到了自己的精神危机,“北京城是和平解放的。对历史对新中国都极重要。我却在自己作成的思想战争中病倒下来了”。
  
  午门城下
  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辖下的午门楼上和两廊转了近10年。他的检查书里写着:“那时冬天比较冷,午门楼上穿堂风吹动,经常是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上面是不许烤火的,在上面转来转去为人民服务,是要有较大耐心和持久热情的,我呢,觉得十分自然平常,组织上交给的任务等于打仗,我就尽可能坚持下去,一直打到底。”
  在另外一篇也是写于“文革”中的“检查”中,他说:“从生活表面看来,我可以说‘完全完了,垮了’。什么都说不上,因为如和旧日同行比较,不仅过去老友如丁玲,简直如天上人,即茅盾、郑振铎、巴金、老舍,都正是声名赫赫,十分活跃,出国飞来飞去,当成大宾,当时的我呢?天不亮即出门,在北新桥上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时,门还不开,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开了门再进去。晚上回家,有时大雨,即披个破麻袋。”
  沈从文到历史博物馆,除了鉴定文物,还当讲解员。作家汪曾祺曾经亲眼看见过沈从文非常热情兴奋地向观众讲解。“一个大学教授当讲解员,沈先生自己不觉有什么‘丢份’,只是熟人看见他在讲解,心里总不免凄然”。
  1953年他接到开明书店的通知:其作品因内容已过时,凡已印和未印的作品均代为焚毁。同年9月间,全国文代会第二次大会在怀仁堂举行。沈从文参加了大会,毛泽东和周恩来到左侧房子接见一部分代表,在介绍到沈从文时,毛泽东问过他的年龄后,说:“年纪还不老,再写几年小说吧。”
  沈从文在检查里说:“当时除了兴奋感激,眼睛发潮,什么也没说。”
  沈从文1968年写过一份检查稿《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检查中说:“要我重新写作,明白是对我一种极大鼓励。但是我自己丧了气。头脑经常还在混乱痛苦之中,恐怕出差错。也对‘做作家’少妄想,且极端缺少新社会新生活经验。曾试着写了个《炊事员》,也无法完成。所以,还是希望回到博物馆服务。工作寂寞点不妨事,人事简单比较容易适应。”
  沈龙朱在反右时是沈家惟一的党员也是惟一右派,他说:“反右的时候父亲就是没事。他确实没事,反右一开始他是到青岛去,在青岛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回来就忙他的文物,搞这个展览,搞那个展览,有人动员他参加座谈会,他就是不去,去了也不说话。别人找不到他的把柄。”
  1966年,“文革”开始,沈从文被说成是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被罚扫女厕所,他写出的那本大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被列为毒草,印不出来了;他在东堂子胡同的三间住房,被人挤占两间;家八次被抄,书稿图籍、文物什物有的被抄走,被毁掉,有的堆在院里,只好论斤卖掉。到了1969年11月,他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沼泽地区看菜园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住处换了6次。
  
  魂归凤凰
  沈从文际遇的大改变是在1980年代的中期。随着中国政局的变更,社会环境日渐宽松。1980年10月,沈从文应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偕夫人赴美讲学,从东部到西部,在15所大学讲学23次,受到热烈欢迎。
  因研究沈从文获得哈佛博士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回忆说:“沈有孩子心,特别的活泼可爱,拼命地写书法卷,送他几十年未见的学生和朋友。内容是旧体诗,常常是指桑骂槐,讽刺时事。”
  在面对人群演讲时,沈从文说:“许多在日本、在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惋惜。按照社会习惯来说,一个人进了历史博物馆,就等于说他本身已成为历史,也就是说等于报废了。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具体地把六千年的中华文物,有条理有系统地看一个遍。”
  沈从文体验到的明朗温暖的时光很短。1983年沈从文患脑血栓,造成部分瘫痪。
  画家黄永玉说:表叔在临终前两三年,得到党和政府的认真关注,给了他一套宽大的房子,并且配备了一部汽车和一位司机。遗憾的是太晚了。他已经没有能力放手地使用这套房子了。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走完了他86年的生命历程。在他去世的第三天,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多家媒体报道了沈从文逝世的消息,而国内只有《文艺报》发了50个字的短消息。
  黄永玉说:“沈从文是因为他几十年前文学成就在国外引起反响,才引起国内注意的。他逝世的消息也是如此的缓慢,人死在北京,消息却从海外传来,国内报纸最早公布的消息是在一周之后。据说是因为对于他的估价存在困难。”
  1992年,沈从文的骨灰在家人的护送下魂归故里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清山的五彩石下,他的墓碑刻着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沈龙朱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
  ……
展开
目录
第1卷
小说
鸭子
蜜柑
入伍后
公寓中

第2卷
小说
老实人
好管闲事的人
篁君日记
梓里集

第3卷
小说
阿丽思中国游记
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二卷)
雨后及其他
山鬼
长夏
不死日记

第4卷
小说
呆官日记
男子须知
十四夜间及其他
旅店及其他
采蕨
一个天才的通信

第5卷
小说
沈从文甲集
石子船
龙朱
衣冠中人

第6卷
小说
旧梦
深从文子集
一人女剧员的生活
楼居

第7卷
小说
虎雏
凤子
都市一妇人
阿黑小史
一个母亲
如蕤集

第8卷
小说
游目集
边城
八骏图
新与旧
主妇集

第9卷
小说
从文小说习作选
短篇选
月下小景
神巫之爱

第10卷
小说
长河
乡村琐事
芸庐纪事
虹桥集
雪晴

第11卷
散文
遥夜集
湘行书简
湘行散记
湘西

第12卷
散文
烛虚
七色魇集
友情集
南北风景
我与新文学

第13卷
传记
记胡也频
记丁玲
让丁玲续集
从文自传
从现实学习

第14卷
杂文
甲辰杂谈
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
见微斋杂文
霁清轩杂记
北平通信
跑龙套
艺文题识录

第15卷
诗歌
筸人谣曲
忧郁的欣赏
絮絮
浮雕
乐章
匡庐诗草
井冈山诗草
赣游诗草
青岛诗存
郁林诗草
牛棚谣
云梦杂咏
文化史诗钞
京门杂咏
喜新晴

第16卷
文论
中国小说史
新文学研究
沫沫集
沫沫集续编
序跋集
编者言
术艺刍言

第17卷
文论
文学运动杂谈
废邮存底
昆明冬景
云南看云集
新废邮存底续编

第18卷
书信
1927年-1948年

第19卷
书信
1949年-1956年(1-9月)

第20卷
书信
1956年(10-12月)-1960年

第21卷
书信
1961年-1965年

第22卷
书信
1966年-1971年

第23卷
书信
1972年-1973年

第24卷
书信
1974年-1976年

第25卷
书信
1977年-1979年

第26卷
书信
1980年-1988年

第27卷
集外文存
一个人的自白
沉默归队
史无前例
谈话及其他
无从驯服的斑马
无从毕业的学校
忘履集

第28卷
物质文化史
中国玉工艺研究
中国陶瓷史
中国陶瓷研究
漆器及螺甸工艺研究
狮子艺术
陈列设计与展出

第29卷
物质文化史
唐宋铜镜
镜子史话
扇子应用进展
文物研究资料草目

第30卷
物质文化史
中国丝绸图案
织绣染缬与服饰
《红楼梦》衣物及当时种种
说“熊经”
文物识小录

第31卷
物质文化史
龙凤艺术新编
马的艺术和装备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文物

第32卷
物质文化史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