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岱居文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3315901
  • 作      者:
    徐北文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海岱居文存》系一部关于文史研究的个人自选集,共收入文章约百篇,涉及大舜研究、泰山文化研究、齐鲁文化研究孔子与儒学研究、济南文化研究等诸多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摘<br>    古籍关于大舜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夹杂着神话和传奇成分。战国以前的<br>    文献尚合乎现实生活状况;战国以后,对于大舜的记载愈传愈神奇。记载于<br>    战国后期,完成于汉代初年的《山海经》就说大舜(有时写作帝俊)是生育太<br>    阳和月亮的天帝,也是四方各国的祖先。儒、墨诸学派共同传习的《尚书·<br>    虞书》的《尧典》(后来的版本把它中分为《尧典》、《舜典》两篇),则把<br>    大舜记述为实实在在的人物。司马迁《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就依据《尧<br>    典》为主,参考了先秦诸子的有关资料写出了较完整的大舜传记,其中虽不<br>    无夸张的成分,但大体上是可靠的。<br>    《孟子》说大舜“生于诸冯,东夷人也”。诸冯在今山东诸城。《墨子<br>    》等书又说他耕于历山(今山东济南市),渔于雷泽(今山东菏泽市),陶于河<br>    滨(在古黄河于豫鲁边境北流至竭石人海之前的河畔),作什器于寿丘(今山<br>    东曲阜),就时(按季节贸易迁徙)于负夏(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可见舜在早<br>    期干过多种行业,迁徙过许多地方。据说他每到一处都团结了许多民众,因<br>    他既是技术能手,又是位谦恕仁让的君子,感化了大家,使邻里们过起和睦<br>    团结的日子。他长大后开荒种植,吸引了许多人向他学农业。他在雷泽捕鱼<br>    为业时,很多人也跟他劳动,大家互相推让鱼多的地段。他烧的黑陶器非常<br>    饱满而坚固,也招引许多人前来学习。据说他只要迁到一地居留,都吸引许<br>    多人前来,一年之后就成为村落,二年后就扩大为集镇,三年之后就形成一<br>    座繁荣的邑城了。他早年到过许多地方,在诸冯之后,就迁到历山之下耕田<br>    为生。农业的生产周期长,与捕鱼、烧窑、贩运不同,他在历山长大成人而<br>    后又逐步自东向西迁徙的。<br>    大舜的父亲是个肓人,是为“瞽叟”。大约迁居历山不久,大舜的母亲<br>    就死了。据汉代蔡邕著录的《琴操》的一首《思亲操》,传说是大舜在历山<br>    耕田见到一对老少鹊鸟捕食时,思念母亲而吟唱的。历山应是其母亲的葬埋<br>    之处。瞽叟续娶后妻,又生下了一子名象,一女名手。瞽叟是固执而主观的<br>    人,后妻又是善于拨弄是非的人,偏向自生的儿女,视前妻之子为眼中钉,<br>    处处刁难大舜,并常在瞽叟耳边进谗言,挑拨其父子关系,致使瞽叟也很厌<br>    恶舜。舜的弟弟象也随着母亲处处与哥哥为难,幸亏妹妹手生性公正,同情<br>    大舜的境遇,经常予以调停缓解。大舜并不因此怨恨后母和弟弟,平时很孝<br>    顺友爱,希望能得到家人的谅解。<br>    关于大舜的广为人知的传说:当舜奉命在历山之下开荒垦田时,后母怂<br>    恿瞽叟限定很短的时间完成。舜被逼迫不过,跑到历山在亲娘的坟前号啕大<br>    哭,感动了神灵。为了帮助这位不幸的孝子,神灵便派遣了大象帮他耕田,<br>    鸟鹊帮他播种,任务果然如期完成。使其后母和弟弟象都很惊诧。历山即今<br>    之济南市南郊的千佛山(南北朝以后,山上修筑了许多佛像,金元之后被居<br>    民俗呼为千佛山了)。大象在济南地区出现,今天看来很神奇。但据甲骨文<br>    记载,距今三千年前河南等地就有大象出没,济南市近年也多次出土过古代<br>    大象的骨骼。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考证,当时山东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在泰<br>    山南北的广大林区,草木茂盛,是适宜大象生存繁殖的。我们已提及大舜的<br>    宗姓为“妫”,标志是驯象为业的,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山东居民。犹如<br>    现今的泰国农夫一样,也是驱使驯象劳作的。大舜的这一传说,证明其来源<br>    很古老,而且是历史真相的有力证据。
展开
目录
序言<br>古代圣王大舜<br>大舜行迹考<br>舜王朝二十二大臣考<br>大舜后裔姓氏考<br>历山二十座,舜在何处耕<br>千佛山是否是舜耕的历山<br>大舜文化与济南<br>济南的名泉名士与舜文化<br>历山颂<br>重修舜庙记<br>泰山崇拜与封禅大典<br>蚩尤与泰山玄女<br>泰山老奶奶的来历<br>论泰山的特点和山志的编纂<br>建立“泰山学”刍议<br>研究泰山文化的力作——评袁爱国《泰山名人文化》<br>《退轩诗草》序<br>《春晖草堂诗存》跋<br>孔子的教育实践及其贡献<br>《大学·中庸·孝经》序言<br>普及《论语》有益人心——《论语通译》、《论语精选综译》读后<br>启发式与启发性<br>学习漫谈<br>论阅读古籍答青年问<br>书到闲时方恨少<br>藏书与借书<br>图书兴衰话流年<br>齐鲁是中华诗学之源<br>齐地文学与民俗<br>《七月》——西周农家乐<br>关于孙子的刍荛之见<br>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br>漫谈《吕氏春秋》及其《白知篇》<br>齐长城与孟姜女的故事<br>石介及其泰山学派<br>《醒世姻缘传》简论<br>关于《醒世姻缘传》的版本及作者<br>古典小说的珍品《婴宁》<br>《灿烂的古代(齐鲁)文化》序文<br>《齐文化与齐长城》序言<br>《山东文学史论》序<br>《新泰文化大观》序<br>《蒲松龄传》序<br>济南最早的诗篇——《大东》<br>南山禅踪——济南佛教遗迹漫谈<br>大唐三藏法师义净<br>李清照原籍考——纪念李清照诞生920周年<br>李清照简论——《李清照全集评注》代序<br>《如梦令》里的故事<br>王苹——其人其诗其派<br>万竹园今昔<br>孝堂山石祠与郭巨埋儿<br>奏响济南文化的主旋律<br>日新月异话济南<br>有心常做济南人<br>我的心中济南<br>沐齐风鲁雨同舜日尧天——漫谈济南景观的楹联<br>溪亭泉题记<br>观澜阁赋<br>龙泉赋<br>危山赋<br>牡丹赋<br>《贞观名相房玄龄》序<br>《广齐音校注》序言<br>《济南泉文化丛书》序<br>《济南七十二名士》序<br>《济南老街老巷》序<br>《画说济南》序<br>《济南名胜古迹诗词楹联选》序言<br>《默斋诗稿》序<br>《姜守迁先生纪念集》序<br>《山水情》序<br>如何看待传统儿童游戏<br>秦若轼先生《济南传统儿童游戏》序<br>《半月日谱》序<br>《云崖奇石赋》跋<br>《当代中国书家》序<br>《齐鲁名贤印迹》序<br>书法臆说<br>回忆关友声先生<br>诗情画意——兼谈黑伯龙先生的画<br>两代丹心寄青山——试谈弭家山水<br>《岳祥书书画集》序<br>《聚雅斋珍藏书画精品选》序<br>画中济南亦关情<br>济南话剧史实闻见记<br>诗人顾六吉杂忆<br>孔孚山水诗的特色与成就<br>任远祭<br>与孙静轩谈《文化苦旅》书<br>学诗怀旧漫录<br>《唐人万首绝句选》前言<br>《唐诗观止》序言<br>诗律革新管见<br>虎与春节<br>文房清话——说砚<br>《新儒联语录》书后<br>祖母李氏传<br>徐北玉逝世二十五年祭<br>新千年之愿<br>新千年纵横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