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是知识的海洋……我们可以随手采撷无数关于书对于每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的名言警句,但是好书,甚至影响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程的经典著作,在今天的我们——被社会大众称作“读书人”的大学生这里却变得有点陌生与“不吃香”了。2004年世界读书日的当天,有记者进行随机调查,问及的几十人中(而且是在北京市的学校里和书市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走向阅读社会”为口号,以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位大作家辞世的4月23日所设定的世界读书日,这个在各国影响很大的,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节日,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2005年的4月23日,一所百年老校发出了鼓励老师和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倡议,听了觉得是个好事,但名牌大学都需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读书,实在觉得有点不对味。“博览群书”的提法,显然不是指某一学科的专业书,而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好书、名著,是优质的“精神食粮”。2004年,我国有一个国民的读书情况的调查,结论是有读书习惯的人只占5.7%。读书习惯,是指把读书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把读书作为获取信息、充实大脑、满足精神需求、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最重要的方式。有读书习惯的人,是真正把书作为“精神食粮”来摄取的人,是就如周国平讲的“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的那部分人。而且,这个“食粮”必须是真有营养的,不包括“印刷垃圾”,不包括那些只是外表像书,没有丝毫精神内涵的“书”。“开卷有益”这句话,古时可能有道理,现今则未必,因为现在“印刷垃圾”实在太多了,有些所谓的书,不仅没有任何精神“营养”,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而且谬误百出,误导青年,或者传达一种陈旧甚至腐朽的价值观,纯粹是“废品”,甚至是“毒品”。所以我们说:读好书。
什么是真正的好书?就是那些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程,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的内涵,对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有真知灼见的“永恒的书”。读了这些书,你就可能与不读书或不读好书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
“哈佛核心课程”其实就是哈佛大学为学生开的涵盖各个学科的旨在拓宽学生视野,也为针对“后现代”大学在培养公民的人文教育上的欠缺而开设的课程,通识类课程学分要占全部学分的1/3,每个学生要跨学科学习10门课程,其中阅读经典名著也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这不能看成是纯粹的人文教育,但对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拓展对社会文化人生的视野,应对实用化商业化大潮,是颇有勇气和真知灼见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