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人文十四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58862
  • 作      者:
    徐方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对内塑造自由精神,对外培养现代公民”是徐方老师开设大学人文课程的宗旨。对工具理性淹没价值理性的现状的忧虑,以及身为大学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与责任,使徐方老师在这门课程上倾注了无比的热忱与激情。《大学人文十四讲》是徐方老师讲课的讲稿,读者可以从中感受普世人文价值的魅力,思考朝向真善美的路径。
展开
作者简介
    徐方,女,籍贯天津,1952年8月出生于山西太原,1965年考入太原五中,随即赶上“文革”,停课辍学,后曾插队,做过工人等。1978年3月入山西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分配至太原工业大学电力分校(现更名为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担任专职教师达23年,现任山西大学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近年开设多门人文类选修课,曾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及散文若干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人文十四讲》作者徐方,人文教育是关于人何以为人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既“成己”又“新民”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的教育,是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最缺乏的教育。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和“大学”的本质,它坚持以下的理念:既有知识和技能,又有人文关怀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和谐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是知识的海洋……我们可以随手采撷无数关于书对于每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的名言警句,但是好书,甚至影响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程的经典著作,在今天的我们——被社会大众称作“读书人”的大学生这里却变得有点陌生与“不吃香”了。2004年世界读书日的当天,有记者进行随机调查,问及的几十人中(而且是在北京市的学校里和书市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走向阅读社会”为口号,以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位大作家辞世的4月23日所设定的世界读书日,这个在各国影响很大的,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节日,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2005年的4月23日,一所百年老校发出了鼓励老师和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倡议,听了觉得是个好事,但名牌大学都需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读书,实在觉得有点不对味。“博览群书”的提法,显然不是指某一学科的专业书,而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好书、名著,是优质的“精神食粮”。2004年,我国有一个国民的读书情况的调查,结论是有读书习惯的人只占5.7%。读书习惯,是指把读书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把读书作为获取信息、充实大脑、满足精神需求、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最重要的方式。有读书习惯的人,是真正把书作为“精神食粮”来摄取的人,是就如周国平讲的“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的那部分人。而且,这个“食粮”必须是真有营养的,不包括“印刷垃圾”,不包括那些只是外表像书,没有丝毫精神内涵的“书”。“开卷有益”这句话,古时可能有道理,现今则未必,因为现在“印刷垃圾”实在太多了,有些所谓的书,不仅没有任何精神“营养”,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而且谬误百出,误导青年,或者传达一种陈旧甚至腐朽的价值观,纯粹是“废品”,甚至是“毒品”。所以我们说:读好书。
    什么是真正的好书?就是那些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程,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的内涵,对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有真知灼见的“永恒的书”。读了这些书,你就可能与不读书或不读好书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
    “哈佛核心课程”其实就是哈佛大学为学生开的涵盖各个学科的旨在拓宽学生视野,也为针对“后现代”大学在培养公民的人文教育上的欠缺而开设的课程,通识类课程学分要占全部学分的1/3,每个学生要跨学科学习10门课程,其中阅读经典名著也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这不能看成是纯粹的人文教育,但对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拓展对社会文化人生的视野,应对实用化商业化大潮,是颇有勇气和真知灼见的。
展开
目录
序言/1
第一讲 大学——精神成人的摇篮
一、我们为什么“郁闷” /2
二、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 /8
三、“精神成人”之路/13
第二讲 大学与大学精神
一、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大学/22
二、中国的现代大学/27
三、现代大学的理念/30
四、现代大学精神/33
五、大学的功能/36
第三讲 让人生活出意义来
一、认识自我、发现自我/44
二、人生意义与人生境界/49
三、“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 /55
第四讲 青春和爱情在生命中闪光
一、青春——美丽、迷惘而又危险的季节 /62
二、性爱——生命之美和青春之美的舞蹈/67
三、婚姻——不是仅仅有着美好风景的“围城” /74
第五讲 苦难与死亡——生命中必须承受之“重”
一、生命航程中的风暴——苦难/82
二、逆境打垮弱者,造就强者/87
三、死亡之思/90
第六讲 谁是知识分子
一、“有知识的人”与知识分子/10l
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浮沉/106
三、知识分子的姿态和风采/110
第七讲 让记忆唤醒历史
一、记忆即历史,记忆即生命/118
二、不能在苦难史前闭上眼睛 /123
三、穿越遮蔽,捍卫记忆/127
第八讲 要做公民,不做“臣民”
一、公民与臣民有何不同 /136
二、大学是公民教育的重镇/142
三、公民社会就是民主的社会/147
第九讲 民主、宪政面面谈
一、民主是一种制度/156
二、民主国家的几个特点/160 
三、宪政就是限制政府/164
四、中国的宪政道路/171
第十讲 平等与公正——人类永恒的诉求
一、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发现/178
二、起点和过程的平等和公正最重要 /184
三、“作为公平的正义”——怎样达到公正 /187
第十一讲 从《世界人权宣言》说起
一、人权概念的产生与发展/196
二、20世纪的人权备忘录/202
三、人权是自由、公正和世界和平的基础 /209
第十二讲 只有一个地球
一、是人类对环境欠了债/216
二、令人忧心的中国生态/220
三、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面临的困局 /223
四、保护环境是人类永久的“和平” /227
第十三讲 赞美科学和理解科学是两码事
一、科学、技术和科学主义需要区分/234
二、科学需要学识,更需要良知/242
三、技术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 /246
第十四讲 迎接全球化走近世界公民
一、全球化——一艘不得不乘的航船/254
二、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260
三、建立全球意识,遵行普世价值/267
后记/274
参考文献/2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