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567543
  • 作      者:
    佟洵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突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和北京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北京地区的清真寺和阿訇的活动,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具体表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该书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为载体,以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学者或阿訇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叙述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仿佛一个长卷,把丰富多彩的北京地区伊斯兰教情况和清真寺文化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
展开
作者简介
    佟洵,满族,北京市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院历史系。北京联大应用文理学院历史学教授,北京联大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编著《清宫后妃》、《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基督教与北京教堂文化》、《北京清真寺文化画册》等。参与《清代人物传稿》、《中国文化通史》的撰写。发表《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也里可温在蒙元帝国的传播与消亡原因初探》、《试论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与消亡》、《浅析伊斯兰教在北京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一书,在体例上,和此前出版的《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基督教与北京教学文化》保持一致,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和北京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北京地区的清真寺和阿訇的活动,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具体表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该书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为载体,以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学者或阿訇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叙述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信佛一个长卷,把丰富多彩的北京地区伊斯兰教情况和清真寺文化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
    首先,书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使人们具体地了解了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和风格。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和阿訇的情况,使人们对伊斯兰宗教文化有了具体的了解。
    第三,书中介绍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使人们对北京地区清真寺文化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统治阶级的宗教政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传说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在伊斯兰教斋月中,牛街礼拜寺夜夜灯火通明,来礼拜寺的穆斯林络绎不绝。康熙皇帝当时接到南城巡城御史李某的密奏:“牛街回教徒夜聚明散,有图谋造反之举”。康熙皇帝为了解真情,曾微服人寺,并且查明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遵从主圣,敬慎守法,毫无造反之意。于是康熙皇帝回宫后,颁发了上述的圣旨,并赐半副銮驾以示恩恤,安抚回民。金吉堂在《中国回教史研究》一书中对此事记载说:“康熙中,天下粗定。京师有欲中伤回民者,乃造为谣言日:‘回民谋叛,夜聚明散。’盖指斋月情形而言也。御史即据之揭于朝。故老相传:‘圣祖至微服私行,查访此中情形。及廉得其实,遂下诏’。”因此,有人说牛街礼拜寺内现存的康熙皇帝的圣旨,是为处理诬告回民谋反而颁发的诏谕,并且使牛街地区的回民避免了一场灾祸。这是有关康熙圣旨牌来历的说法之一。
    另外一种说法是“康熙圣旨牌”和牛街礼拜寺宗教师赛义德马腾云案件有关。如:北京牛街志书一《冈志》里记载牛街礼拜寺宗教师赛义德马腾云案中说:“康熙三十三年,厄鲁特犯顺,遣奸细十余人,随进贡蒙古混入内地。其中有古尔把厄(巴尼)、沙革阑德二人,冒充红帽回子潜匿京都,往来各礼拜寺。教人不知其逆党也,皆敬信之。东城人马惠泉迎沙革阑德至家,奉如神明;西寺(牛街礼拜寺)赛义德常邀至家一饭。后古尔巴尼为理藩院巡卒所获,供称:‘本国差十余人来打细,吾二人系哈密回子,故寄住礼拜寺赛义德家,无赛义德之处,即寓掌教家。’事闻,有旨严拿重究。理藩院尚书满丕,差郎中会同营弁,率京兵司坊捕役,以布包古尔巴尼之头,半夜出城,围礼拜寺。教人大骇,莫敢举烛”。①于是,牛街礼拜寺宗教师马腾云和掌教尹良相相继被捕。
展开
目录

序论
一、源远流长的北京清真寺文化
二、北京清真等文化的特征
三、北京清真寺文化的特征
四、北京清真等文化对北京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
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
伊斯兰教的源起
伊斯兰教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二、伊斯兰教的教派和学派兴要
伊斯兰教的的教派
伊斯兰教学派
近现代伊斯兰教的各种思源
三、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和礼仪
伊斯兰教的经典
伊斯兰教的教义
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
四、伊斯兰教主要节日和纪念日
开斋节
宰牲节
圣纪
……
五、伊斯兰教的生活习俗
六、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七、中国的伊斯兰教派和经堂的教育
八、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特点
第二部分: 北京地区的清真寺
第三部分: 著名阿訇、北京伊斯兰教协会和经学院
第四部分: 北京清真寺碑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