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任继愈禅学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44006
  • 作      者:
    任继愈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以降,二千多年来,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它善于吸收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融入固有文化主流,不断发展,几千年沿着既定的方向,走着自己的路。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道路,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色。而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任继愈在本书中对它作了全面、系统地的论述,也是对中国佛教的一个概括。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以降,二千多年来,自成体系,独立发展。它善于吸收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融入固有文化主流,不断发展,几千年沿着既定的方向,走着自己的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从来都是以自己固有的思想体系、思维模式来迎接外来文化的。大致可以举出以下几种特点和品格:不失自我的兼容性;与时俱进的应变性;取之有节的开发性;刚柔相济的进取性;和而不同的自主性。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道路,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色。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中国人士看作黄老清静无为的理论。景教(西方基督教的一派)在唐代最初传入中国,中国人士认为这个教“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虚,后后而妙有”,“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法浴水风,涤浮华而洁虚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无拘”。这完全是当时唐人的新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学者著《天方性理》以迎接这一外来教义。中国最早介绍佛教的著作《四十二章经》及《牟子理惑论》,都以中国传统忠孝观念来理解这一外来宗教。
  还应当指出,佛教的根基虽出白天竺,但中国人所认识的佛教并不是直接取自印度,而是来自中亚。魏晋时期,佛教经典均根据西域文字翻译成汉文转手引进的。
  中国传统宗教的忠孝观念曾得到一切宗教的认同。后来的儒佛道三教会同,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圆融无碍、海纳百川的特点。佛教文化虽然带有佛教的某些特征,但这些特征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研究佛教不知不觉与儒、道两家会合;研究儒教又必然与佛、道两家贯通;研究道教又必然与儒、佛二家相会。
展开
目录
前言………………………………………………………………1
神秀北宗禅法……………………………………………………1
南北禅宗异同……………………………………………………18
超脱与成仁………………………………………………………2l
敦煌《坛经》写本跋……………………………………………24
禅宗哲学思想略论………………………………………………33
农民禅到文人禅…………………………………………………69
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78
唐代三教中的佛教………………………………………………98
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104
武则天与宗教……………………………………………………115
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132
佛教与中国思想文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序…………143
隋唐哲学概说……………………………………………………160
禅学与儒学………………………………………………………162
佛教向儒教的靠拢………………………………………………167
从程门立雪看儒教………………………………………………169
北宋儒教对佛教的继承…………………………………………173
从佛教到儒教——唐宋思潮的变迁……………………………175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l84
主敬、慎独与坐禅………………………………………………185
朱熹与宗教………………………………………………………191
南北朝佛教经学的中心议题——心性论………………………211
南朝晋宋间佛教“般若”、“涅磐”学说的政治作用………2l7
中国佛教的特点…………………………………………………235
中国的宗教与传统文化…………………………………………248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52
中国哲学与中国的宗教…………………………………………257
佛教与东方文化…………………………………………………262
宗教、哲学与人生………………………………………………270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导言……………………272
从中华民族文化看中国哲学的未来……………………………290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294
美学与宗教………………………………………………………298
佛教研究的方法和方向…………………………………………328
《中国居士佛教史》序言………………………………………330
用历史说明宗教——《宗教小词典》序………………………333
《世界宗教丛书》总序…………………………………………344
介绍《中国佛教宗派丛书》……………………………………347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序………………………………………350
方广铝《八一十世纪佛教大藏经史》序………………………353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序…………………………357
潘桂明《智颉评传》序…………………………………………362
陈克明《韩愈诗文系年》序——论韩愈的历史地位…………366
后记………………………………………………………………37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