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成唯识论直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24109
  • 作      者:
    林国良撰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在附录中收录了《大乘百法明门论》和《唯识三十颂》的直解。前者有助于初学者了解唯识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后者有助于掌握《成唯识论》的纲要。
展开
内容介绍
  对原著进行了译注和评析。今译部分,根据唐代窥基《成唯识论述记》所提供的资料,对原著艰涩简略的论述,以加括号的方式,补充了必要的内容,使其具备可读性及一定程度的通俗性;注释部分,力求简明扼要;评析部分,对原著各段文字的难点作了解说,对复杂的论述作了归纳,对其思想与佛教内外各学派思想的异同作了分析,并将唯识学的理论与心理学、哲学等现代学术作了比较研究。《成唯识论》是佛教唯识宗的基本经典,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名著。
展开
精彩书评
  前言
  一、《成唯识论》的学派源流
  《成唯识论》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最重要经典之一。唯识宗也称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近代佛教学者欧阳竟无等曾认为法相与唯识应立为二宗,但遭到当时的太虚大师等人的反对。笔者以为,虽然该宗确有某些典籍侧重说明法相、某些典籍旨在论述唯识这种现象,但诚如太虚大师所说的“法相必宗唯识”,两者的关系是:唯识以法相为基础、法相以唯识为归宿,似无必要区分为二宗,故本书也不作此种区分。
  唯识宗是由唐代玄奘大师求法印度、回国后所开创,此宗崇奉印度大乘佛教中从无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唯识学在当代又面临着现代学术、尤其是现代科学的严峻挑战。
  应该说,唯识学是佛学中最能与现代学术进行交流的一种理论,近代一些唯识学者甚至对其与现代科学的会通也抱有极大的希望。确实,如果佛教认为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理,甚至是一
  种前瞻性的真理(即超越了现代科学认识范围的真理),那佛教所说的真理就应与被现代科学所证明了的真理并行不悖。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唯识学乃至全部佛学与现代学术及现代科学的相互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佛学的某些理论,已被证明为正确,如世界有成、住、坏、空的变化过程,一滴水中有众多的生命,等等。二是佛学的另一些理论目前还无法证实或证伪,如唯识学所说的众生的第八识变现了外部物质世界,极微(物质基本单位)非实有,等等(这些问题需另外撰文讨论)。三是在知识层次上,佛学或唯识学的某些知识显出其局限性。如唯识学认为:色境中,青、黄、赤、白是实法。然而,按现代知识来看,四种色中的白,无论是白色还是白光,都不是基本色和基本光,而是混合色和复合光,这样就不符合实法的涵义,而应是聚集假法。四是佛学或唯识学的有些理论如何与现代科学的已有成果相适应,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举二例对最后一种情况作一说明。
  唯识学认为,第七识是第六意识的根。即在六识中,前五识都有自己的根,但都是物质性的根,如眼识有眼根、耳识有耳根,等等。第六识也有自己的根,但第六识的根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第七识。在上述唯识学的说法中,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所谓物质性的五根,到底是什么?其次,现代科学已经确认了大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识起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那么,唯识学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又是如何?
  首先,物质性的五根到底是什么呢?唯识学将五种物质性的根分为浮尘根与净色根。浮尘根是一种粗显的物质,相当于人们肉眼所见的五官;净色根则是一种微细的物质,是五根中真正起认取作用的成分。现代许多人将五净色根看作是神经系统,但也盲人持不同看法。如熊十力先生认为,说净色根是神经系统,只是符合小乘关于净色根的观念,不符合大乘对此的观念。大乘的净色根,颇有一种神秘色彩。笔者以为,净色根是不是神经系统,还需考虑另一因素。即唯识学认为,众生的第八识能变现他人的身体(即浮尘根),但不能变现他人的五根(即净色根)。因为众生能受用他人的身体,但变作他人的五根则没有用处。说众生变现他人的身体受用,似乎荒诞不经,但细想之下也不无道理。人们在食用动物的肉,就是在受用动物的身体。而唯识学的原理是:自变自受用,决不能自变他受用或他变自受用。这样,既然能食用动物肉、能移植他人的器官,所以按唯识学的原理,应该是自己变现了他人的身体而受用。这样,唯识学的第一个说法,即自己变现他人的浮尘根受用,是言之成理的;但进而其第二个说法,即自己不变现他人的净色根,则对净色根是不是神经系统,起到关键的判别作用。如果神经系统不能移植,即他人不能受用,那么净色根可以是神经系统;如果神经系统能够移植,那就不符合唯识学的净色根的含义。而目前的人体器官移植中,应该说也有一部分神经系统被移植,乃至在人工器官中,神经系统被电子装置所取代。这样的话,或者应该说唯识学意义的净色根不是神经系统;或者应该说,神经系统就是净色根,但唯识学关于众生不变现他人的净色根的说法不符现实,应加以修改。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其次,唯识学的认识产生理论与现代科学关于大脑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也非常值得探讨。唯识学认为,识的产生,虽需要一定的条件(基本的条件是根和境),但根本上说,识是起源于自己的种子。因此,唯识学者是不能同意人的认识纯粹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产物的观点。如四川研究唯识学的唐仲容老居土指出,瓜芽豆苗是从土中长出,能说它们没有种子,而是土地生出的吗?同样,意识从大脑产生,能说它们没有自己的种子,是完全由大脑生出的吗?这样的说法似乎仍属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观点。但进而唯识学认为,意识的根(即意识产生的最重要条件)是精神性的第七识,并对此进行了论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前五识依赖于物质性的根,所以都不能具有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记忆等功能(用唯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都没有计度分别与随念分别),意识如果也依赖物质性的根,那也不应有这些功能。虽说如此的论证,也能自圆其说,但这也就意味着:一、大脑不是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大脑也不是意识产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大脑的作用又何在呢?现代科学关于大脑在思维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结论,已毋庸置疑。所以,如果唯识学认为意识的根源是自己的种子,这样的说法仍可被看作是一个目前尚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命题;但认为大脑甚至不是意识产生的最重要条件,这是很难为人们接受的。而第七识又是唯识学八识说的重要一环,第七识一旦动摇,第八识也将动摇,而第八识一动摇,唯识学也岌岌可危了。因此,第六意识的根究竟是第七识还是大脑?或者说,应该怎样提出问题?这是唯识学需要认真回答的。
  
  如是外道、余乘所执离识我、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外色等法为所缘缘,缘用必依实有体故。现在彼聚心、心所法①,非此聚识亲所缘缘,如非所缘,他聚摄故。同聚心所,亦非亲所缘,自体异故,如余非所取。由此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是故契经伽他中说:“如愚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
  [今译]上述被外道和小乘等学派所执着的脱离识而存在的自我和事物,都不是具有实体的存在。所以,心和心所必定不是以识外的颜色、声音等事物作为所缘缘,因为要能作为缘发生
  作用,必定要依托真实存在的主体,[而识外的颜色等事物并不是具有实体的存在。]现时存在的[自身或不同众生的识与心所的聚合相互之间,]那一识与心所的聚合,不是这一识与心所的
  聚合的亲所缘缘,就像非认识对象不是亲所缘缘一样,因为那是属于自识之外的他识的聚合。同一聚合中,心所也不是识的亲所缘缘,因为主体不同,就像其他非此心的认取对象不是此心的亲所缘缘一样。由此可知,实际上没有外境,只有由内识生起的似乎实在的外境。因此《厚严经分的颂中说:“如愚人所思量分别的外境,实际上完全不存在,由于习气扰乱污浊了心,所以有似乎实在的外境生起。”
  [注释]①彼聚心、心所法:识及其相应心所称为“聚”,即每一识与心所的聚合。
  [评析]此处再次通过对亲所缘缘的讨论重申“实无外境”的观点。亲所缘缘就是识(或心所)自己的相分,所以,自身内不同心与心所的聚合,相互间不能作为对方的亲所缘缘;他人的心与心所的聚合,不能作为自己识的亲所缘缘;同一聚合中,心所不能作为识的亲所缘缘。这样,一切自识(或心所)之外的东西都不能作为自识(或心所)的相分,相分完全是由自识(或心所)产生。由此可见,外境并不存在,只是心被无始时来的习气所污染,所以把内境思量为外境。
  
  1.前五种根本烦恼
  如是已说善位心所,烦恼心所,其相云何?颂曰:
  “烦恼谓贪瞠、痴慢疑恶见。”
  论曰: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
  [今译]上面已经说了善一类的心所,那么,烦恼心所,其性状如何呢?颂云:
  “烦恼心所是指贪,瞠,痴,慢,疑,恶见。”
  论云:这贪等六种心所,其本性属根本烦恼范畴,所以获得烦恼的名称。
  [评析]此处以下论述六种根本烦恼。烦恼的含义是扰乱,贪等六种烦恼,扰乱众生的身心,使众生永远处在生死之中不得解脱。贪等六种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能生随烦恼,所以被称为根本烦恼。
  云何为贪?于有、有具①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云何为瞋、于苦、苦具②憎恚为性;能障无瞠,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瞠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
  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云何为慢?恃已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③。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圣位我慢,既得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
  [今译]什么是贪?对三界内的一切存在及其原因,迷恋执着,是其本性;能障碍无贪,产生苦果,是其作用。即贪是依靠爱的力量,执取五蕴而生起。
  什么是瞠?对各种苦及其原因,憎恶痛恨,是其本性;能障碍无瞠,产生不安稳性,成为恶行的依靠,是其作用。即瞠必定使身心燥热苦恼,生起各种属不善性的恶业。
  什么是痴?对一切理和一切事,迷惑不明,是其本性;能障碍无痴,成为一切混杂污染的心和心所的依靠,是其作用。即由无明,生起疑、邪见、贪等烦恼心所和随烦恼心所,造各种业,并能招致后世混杂污染的心和心所的生起。
  什么是慢?自恃所长,对人傲慢,是其本性;能障碍不慢,产生苦果,是其作用。即人如果傲慢,对于德性和有德之人,就没有谦下之心,因此而生生死死,轮转无穷,饱受各种痛苦。这慢心所的差别,有七种或九种,就是将我、我的德性、我的境遇与他人相比,在超过、相同、不如三种状况中产生了各种傲慢。一切慢心所都是既属见道位所断,又属修道位所断。圣位中的俱生我慢,既然也能现行活动,因此,说各种慢心所在圣位中也能生起,并无过失。
  [注释]①有、有具:参见前文“无贪”注。  ②苦具:参见前文“无嗔”注。  ③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三晶”指我、我的德性、我的境遇。“我”指对五蕴执着为我与我所。“德”指圣德,如无漏果、禅定等。
  [评析此处论述六种根本烦恼中的前四种:贪、瞠、痴、慢。其中前三种正是善心所中无贪、无瞠、无痴的对立心所。贪、瞠、痴被佛教认为是最根本的烦恼,贪产生执着,瞠产生憎恨、痴使人迷于事相、不明真理,所以三者是明白性、证圣道的最大敌人。除此之外,慢也是相当严重的一种烦恼,傲慢使人狂妄自大、不思进取,也是明自性、证圣道的根本障碍。唯识学对慢作了精细的区分,慢是在五种情况下产生,前三种是将我、我的德性、我的境遇与他人相比后产生的傲慢。后二种是对五蕴与圣德而产生的傲慢,这样就产生了“七慢”或“九慢”。“七慢”是:一、慢,即对不如自己的人产生傲慢,对与己相等的人认为不过如此。二、过
  慢,即对与己相等的人,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的人,认为自己与对方同等。三、慢过慢,即对胜过自己的人,认为自己胜让对方。四、我慢,即在五蕴中处处执取我与我所。五、增上慢,即对自己并未证得或只是稍有证得的圣德,如禅定、无漏果等,认为自己已经证得。六、卑慢,即对德高望重的人,认为自己只不过稍稍不如。七、邪慢,即自己实在没有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九慢”是小乘的说法,是将“七慢”小的慢、过慢、卑慢每种再分三种而得。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论破我执与法执
[卷  一]
第一节  概  论
第二节  破我执
第三节  破法执
[卷  二]
第四节  余  论
第二章  论第八识
第一节  第八识综述
[卷  三]
第二节  第八识存在的证明
[卷  四]
第三章  论第七识
第一节  第七识综述
[卷  五]
第二节  第七识存在的证明
第四章  论前六识
第一节  六识的名称和性质
第二节  六识的心所
[卷  六]
[卷  七]
第三节  六识的现行活动状态
第四节  八识相互关系总结
第五章  论一切唯识
第一节  论唯识所变
第二节  论识之缘起
[卷  八]
第三节  论众生生死相续的原因
第四节  论三种自性与三种无性
[卷  九]
第六章  论修行证果
第一节  论修行明道
第二节  论修习位
[卷十]
第三节 论究竟位
附录: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唯识三十颂》直解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