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魔鬼的历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53542
  • 作      者:
    (法)罗贝尔.穆尚布莱(Robert Muchembled)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法)穆尚布莱 译者:张庭芳<br>    <br>    罗贝尔·穆尚布莱,巴黎第十三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十几部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1997年荣膺笛卡尔-惠更斯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魔鬼”是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书梳理了“魔鬼”从12世纪诞生到20世纪在西方的发展变化及影响。魔鬼的形象多变,;最初魔鬼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大人物,是恐怖的地狱之王,启蒙时代后,魔鬼慢慢由一个外在的独立存在内化为人心深处的“恶”;到了反抗与革命的时代,它又成了浪漫主义的象征,20世纪,魔鬼频频出现在书籍、电影、广告中,形象却是轻松、活泼的,成为一个取乐的因素,一个没有危险的玩伴。<br>    他多变的形象代表是人们对个人命运和文明前景的不同看法。书中剖析文学作品,讲述生动故事,分析有趣电影、描给魔鬼图像。<br>    魔鬼追随人类千年,形象千变,它不过是人类的想像,却影响着人类的命运,魔鬼是一种文化符号,甚至就是人自己!我们看不到魔鬼,但能看到它的影响。<br>    《魔鬼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了西方想像的一个方面,传统的魔鬼不是这个想像的唯一中心,因为魔鬼多变的形象代表的是人们对个人命运和文明前景的不同看法。身体的历史、文化的历史,社会关系的历史紧密交织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公元第二个千年的线索。
展开
精彩书评
    魔鬼追随人类千年,形象千变,它不过是人类的想像,却影响着人类的命运,魔鬼是一种文化符号,甚至就是人自己!我们看不到魔鬼,但能看到它的影响。
  《魔鬼的历史》向读者展示了西方想像的一个方面,传统的魔鬼不是这个想像的唯一中心,因为魔鬼多变的形象代表的是人们 对个人命运和文明前景的不同看法。身体的历史、文化的历史,社会关系的历史紧密交织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公元第二个千年的线索。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教德国的魔鬼之书<br>    马丁·路德相信魔鬼的存在。他在《席间漫谈》一书里讲了很多关于魔鬼的事,宣称“魔鬼紧紧缠着人,比外衣、衬衫,甚至比皮肤贴得还紧”。宗教改革之父的观点基本没有背离当时的传统信念,在他看来,撒旦并不仅仅是一个“恶”的成分,它还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具体要素。撒旦常常被认为是“听候我主吩咐的刽子手”,被上帝派来惩罚罪人,路德觉得撒旦能够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采取行动。它寄居在异端分子、暴徒、高利贷者、女巫甚至老年妓女的体内,但它也能以守护天使的面目出现,或者扮成上帝的样子。撒旦还能变成动物的模样,如狮子、龙、蛇、公山羊、狗、彩色毛毛虫、鹦鹉、长尾猴,特别是苍蝇。路德尤其讨厌苍蝇,说它是“魔鬼和异端的象征”,因为苍蝇喜欢在纸上蹭屁股,排出的粪便污染了书页,就像魔鬼在纯洁的心灵里大小便一样。路德列举的动物沿袭了以往的传统,谈到的魔鬼与粪便的关系也一样。路德的书宣传了许多民间观念,比如魔鬼偏爱的居住地,他认为是普鲁士和拉普兰;还有在萨克森一带游荡的魔狗,这种狗能嗅出哪些人的信念不坚定,谁被魔狗找上就说明他死期将近了。路德将瘟疫的传播归咎于撒旦,他认为,许多疾病的产生都是撒旦手下走狗在人体内作怪的结果,所以会有疯子、梅毒病人、跛子、瞎子、哑巴、聋子和瘫子。畸形儿似乎对路德的触动也很大。路德说自己也曾多次遭遇魔鬼这个人类的敌人。瓦特堡城堡里扔墨水瓶的故事实际上发生在16世纪末,故事说魔鬼把瓶子砸向路德,而路德扔瓶子砸魔鬼则是半个世纪之后的事了。《席间漫谈》里还有其他很多讲述恶魔行径的小故事,说它们打扰路德的睡眠,或者与之争辩,直到路德写下“来舔我屁股”这句话,魔鬼马上就溜走了。这里路德是以其人之<br>    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人们认为撒旦就是让巫师亲吻其下身来显示他们的顺从。路德常常会在床上发现一些乌七八糟的玩意儿,他说,自己与这些东西共眠的时间都超过和凯丝在一起的时间了。某天路德在床上发现一条狗,他把它从窗户扔了出去,因为瓦特堡不可能会有这种动物。还有一次,魔鬼用榛果砸路德卧室的大梁,还摇他的床,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与变化多端的魔鬼的这种接触,其本身对人类来说并不新鲜。路德继承了中世纪认为魔鬼易受人类愚弄的观点,并把它运用到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诙谐可笑的场景中去。不过路德着重强调的是魔鬼邪恶的一面,他将撒旦,更确切地说是将撒旦手下大批各司其职的走卒与人类各种罪孽紧密联系起来,毒魔侵人人的心,而恶魔附于人的身体。<br>    16世纪下半叶,在德国的路德派地区,人们接受路德的训诫并予以无限夸大。一种专门的文学类型产生了,其作用是使恐惧撒旦通过恐惧自己而更加深入人心。在整个欧洲对性犯罪的惩罚持续加重的同时,冲动的压抑机制也发展起来。它的依据是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传播的犯罪具体概念,这些作品重新提出了宗教教育的系列主题。<br>    ……
展开
目录
    引言 千年魔鬼相随<br>    第一章 撒旦登上历史舞台<br>    第二章 巫魔聚会之夜<br>    第三章 魔鬼附身<br>    第四章 魔鬼文学与悲剧文化<br>    第五章 魔鬼的衰落<br>    第六章 内心的魔鬼<br>    第七章 20世纪最后时刻的魔鬼<br>    结束语 与魔共舞<br>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