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外宗教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11764
  • 作      者:
    卿希泰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外宗教概论》是为普通高等学校非宗教专业的大学生编写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全书分为导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世界其他宗教等七章。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宗教的基本原理;第七章世界其他宗教,主要介绍了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神道教和二战以后兴起的新兴宗教的概况。全书的编写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对所涉及的各种宗教的基本特征、发展历史、现状以及重要人物、主要经典、重要思想、主要派别等做了系统、客观和准确的介绍。全书文风朴实,深入浅出,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可读性强。《中外宗教概论》可供高校本、专科各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也是社会读者学习、了解宗教知识的简明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按照现代中外学者考据推算的佛灭大致年代,及佛教典籍中的描述,佛陀出世的时代,大概正当中国的春秋时期,其社会状况也与春秋时期相近,是一个政治上大变革、思想文化大解放的时代。当时,白种亚利安人入主印度已经数百年或上千年,统治思想界的婆罗门教,已从纯重祭祀的原始“吠陀”时代,进到注重宗教哲理的“奥义书”时代。随着农业和商业的发达,印度次大陆上,建立起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国王和贵族在奴隶的供养下,过着奢侈的生活。大城邦人口多达数十万,有豪华的建筑物和地下排水道、浴室等公共设施。诸国中最强大者是位于恒河流域的摩揭陀、拘萨罗、阿磐提、婆蹉四大国。各国经常争战不休,小国逐渐被大国所吞并。
    古印度是“四种姓”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四种姓中位居第一的婆罗门(祭师)掌握着政教大权,高高在上。以“婆罗门至上”为三大信条之一的婆罗门教,为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尊贵地位提供着神学依据。到了佛陀时代,这种传统社会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按经济力量重新调整,婆罗门种姓呈现衰落之势,原来位居第二的刹帝利(武士)种姓的地位明显上升,纷纷执掌政权,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原来位居第三四等级而富有起来的田主、商人等庶民们,地位也随着上升,甚至也能得到王族、婆罗门的敬意。
    与社会地位的重组相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的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历来至高无上的婆罗门教信仰遇到了新兴宗教的挑战。印度思想界出现了极其活泼热闹的百家争鸣景象,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家,他们大都以新宗教领袖的身份出现,出家修行,创立新说,或隐居森林中,或率领徒众四处游行,乞食为生,说法传道,统称“沙门”。沙门集团各有其所主张的宗教哲学思想,称为“见”。诸家经常互相辩论。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
第二节  宗教的起源
第三节  宗教的功能
第四节  宗教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五节  我国宗教的特点及宗教政策

第二章  佛教
第一节  释迦牟尼及佛教的创立
一、佛陀出世时的古印度
二、释迦牟尼的生平和人格特征
三、释迦牟尼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一、部派佛教及佛教的兴盛
二、大乘的兴起和盛行
三、密乘佛教
四、佛教在印度的灭亡与复兴
第三节  中国汉传佛教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
二、中国化佛教诸宗的兴盛(6一12世纪)
三、中国佛教的衰迈及近现代转型
第四节  藏传佛教
一、前弘期西藏佛教(641-978)
二、后弘期西藏佛教
三、藏传佛教在西藏以夕卜的传播
第五节  佛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
一、南亚、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
二、日本佛教
三、朝鲜半岛的佛教
四、越南佛教
五、近现代欧美佛教

第三章  基督教
第一节  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一、基督教信仰的渊源--犹太教
二、原始基督教
三、拿撒勒人耶稣
四、从耶路撒冷到罗马
第二节  天主教
一、天主教神权统治
二、东西教会大分裂
三、修院、大学与文化
四、当代天主教
第三节  东正教
一、希腊东正教
二、俄罗斯东正教
三、当代东正教
第四节  新教
一、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二、新教三个主流宗派的形成和发展
三、新教的海外传播
四、当代新教
第五节  中国基督教
一、基督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
二、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基督教

第四章  伊斯兰教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
一、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历史条件
二、穆罕默德创教的艰辛历程
三、哈里发国家时期伊斯兰教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经典及其教义思想
一、《古兰经》的成书及其主要内容
二、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
三、经训的价值和影响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与礼仪
一、穆斯林的六大信仰
二、伊斯兰教的五项功课
三、伊斯兰教的节  日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教派
一、逊尼派与什叶派
二、哈瓦利吉派与苏菲派
第五节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唐宋时期伊斯兰教的传播
二、元明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
三、元明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
第六节  中国伊斯兰教的教派和门宦
一、中国伊斯兰教的三大教派
二、中国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三、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
第七节  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
二、穆斯林学者的汉文著述活动

第五章  道教
第一节  道教的历史及主要道派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的创建与改造
二、隋唐到北宋道教的兴隆和理论大发展
三、南宋金元至明代初、中期的道教宗派分化与融合
四、明后期至清代、民国道教的逐步衰退
五、1949年后道教的新生和在台港澳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道教的基本教义、经典、科仪及修炼方米
一、道教的基本教义
二、道教的基本经典
三、道教科仪
四、道教的修炼方米
第三节  道教的仙境、宫观及神灵
一、道教的仙境
二、道教的宫观
三、道教的神灵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文化意义
一、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地域文化特点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
三、中国少数民族的祖先崇拜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举要
一、彝族毕摩教
二、纳西族东巴教
三、瑶族道教

第七章  世界其他宗教
第一节  印度教
一、印度教的形成和发展
二、印度教的派别
三、印度教的教义
四、印度教的节  日
五、印度教的礼仪
第二节  犹太教
一、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
二、犹太教的教义
三、犹太教的节  日
四、犹太教的习俗
第三节  神道教
一、神道教的起源和发展
二、神道教的特征
三、神道教与日本民俗
第四节  锡克教
一、锡克教的创立、发展及影响
二、锡克教的教义与经典
三、锡克教的礼仪、风俗及节  日
第五节  新兴宗教
一、新兴宗教的概念和背景
二、渊源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新宗教运动
三、渊源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新宗教运动
四、新宗教运动的特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