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中外学者考据推算的佛灭大致年代,及佛教典籍中的描述,佛陀出世的时代,大概正当中国的春秋时期,其社会状况也与春秋时期相近,是一个政治上大变革、思想文化大解放的时代。当时,白种亚利安人入主印度已经数百年或上千年,统治思想界的婆罗门教,已从纯重祭祀的原始“吠陀”时代,进到注重宗教哲理的“奥义书”时代。随着农业和商业的发达,印度次大陆上,建立起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国王和贵族在奴隶的供养下,过着奢侈的生活。大城邦人口多达数十万,有豪华的建筑物和地下排水道、浴室等公共设施。诸国中最强大者是位于恒河流域的摩揭陀、拘萨罗、阿磐提、婆蹉四大国。各国经常争战不休,小国逐渐被大国所吞并。
古印度是“四种姓”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四种姓中位居第一的婆罗门(祭师)掌握着政教大权,高高在上。以“婆罗门至上”为三大信条之一的婆罗门教,为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尊贵地位提供着神学依据。到了佛陀时代,这种传统社会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按经济力量重新调整,婆罗门种姓呈现衰落之势,原来位居第二的刹帝利(武士)种姓的地位明显上升,纷纷执掌政权,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原来位居第三四等级而富有起来的田主、商人等庶民们,地位也随着上升,甚至也能得到王族、婆罗门的敬意。
与社会地位的重组相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的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历来至高无上的婆罗门教信仰遇到了新兴宗教的挑战。印度思想界出现了极其活泼热闹的百家争鸣景象,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家,他们大都以新宗教领袖的身份出现,出家修行,创立新说,或隐居森林中,或率领徒众四处游行,乞食为生,说法传道,统称“沙门”。沙门集团各有其所主张的宗教哲学思想,称为“见”。诸家经常互相辩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