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用书)》:
由小学升人中学,对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升学经历,更重要的是这个变化也意味着他们将告别儿童期,步入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心理上的发展。在心理学中,青春期素有“暴风骤雨期”之称。在这个由儿童向成人过渡时期里,学生开始逐渐将“自我”和外面的世界对立起来,发现自己的独特性,慢慢探索自己个性及其特征,反省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勾画自己的将来,以独立的姿态深入到各种生活领域,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处世方式,一方面效仿成人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又会以批评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一些成人世界的事情。然而,在走向成熟独立的同时,青春期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人生阶段,尤其在青春期前期,即十一二岁的时候,许多学生都会经历不安、惊慌、不明的沮丧、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不适应、侵犯和攻击、不安定、感觉矛盾、自我否定、盲目骚动以及学习能力和效率下降等消极状态,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影响到下一个人生阶段的发展以及成年后的生活,因此,可以说青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期。
要平稳度过这个时期,健康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以前人们对健康的看法是“无病即健康”。我国有的医学著作中对“健康”概念作了如下的定义,即“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身体健康并不能代表健康的全部,心理健康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对健康的理解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的区别,它应包含三个要素:①躯体无疾病。这是指生理健康,若有伤风感冒、肝炎、心脏病等,都是躯体疾病。②心理无疾病。这是指心理健康,各种神经官能症、严重精神病等都属于心理疾病。③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指能适应外界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原来认为是健康全部内容的生理健康现在仅占了三分之一,而另外三分之二都涉及了心理范畴中的内容,即心理健康。因此,保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心理健康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社会上认可的行为予以克服的一种耐性的状态。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标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