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灵的再发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0065279
  • 作      者:
    (美)约翰.R.塞尔(John R.Searle)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这本重要的新作中,约翰·R·塞尔以其特有的率直风格,伴以有说服力的例子,对当今心灵哲学中的正统观点提出了难以反驳的抨击。对意识、意向性、背景能力等概念进行了分析,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R·塞尔,1932年出生,1959年于牛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米尔斯心灵与语言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言语行为》、《意向性》、《心灵、语言与社会》等。他坚持实在论的观点,发展了“意向性”概念与“意识”理论,对唯物论与二元论都有批评。因为在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上卓有建树,197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美国入文科学奖章。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灵的再发现》对当代心灵哲学的唯物论传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批判,但是同时也反对二元论。作者提出:意识是主要的心智现象,它是内在的、定性的、主观的、第一人称本体论的,不能够还原为物理现象。但是正如液态是水的特征,意识也是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的特征,因此和我们的科学世界观并没有冲突。本书还对意识、意向性、背景能力等概念进行了分析,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
精彩书评
  《心灵的再发现》一书内容广博,论证有力,堪称杰作。
  ——内德·布洛克(Ned Block)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著名的心身问题是过去两千年来很多争论的来源,它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自从一个世纪之前开始大脑研究工作以来,对于受过教育的人们而言就有了解决办法,而且我们都知道它是真的。这就是:心智现象是由大脑中的神经生理作用导致的,其本身就是大脑的特征。为了把这个观点和该领域中的其他理论相区别,我称之为“生物自然主义”(biological naturalism)。心智事件和过程就像我们生物自然史中的消化、有丝分裂、成熟分裂、酶分泌一样。
  生物自然主义自身也有很多问题。神经生理作用的特点究竟是什么?神经解剖学的元素,如神经元、神经突起、神经突起分裂、受体、粒线体、神经胶质细胞、传导液等,如何产生心智现象?如何产生我们不同的精神生活——痛苦、欲望、愉快、思想、视觉、信念、味觉、嗅觉、焦虑、恐惧、热爱、憎恨、失望和兴奋?神经生理学如何说明我们的心智现象,包括意识和无意识?这些问题是神经科学的主题,正如我写的,差不多有成千上万的人研究这些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神经生物学的。有些是哲学的、心理学的或认知科学的。哲学问题有:究竟什么是意识?有意识的心智现象究竟如何和无意识相连?什么是“心的’’专有特征,如意识、意向性、主观性、心智因果?它们究竟如何发生作用?“心的”现象和“物的”现象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我们能否描述这些因果关系而避免“伴随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
  我将在后面讨论这些问题,这里提一个明显的事实。我说过心身问题的解决对于受过教育的人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很多甚至大多数专家并不认为其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他们甚至认为我提议的解决方案不是真的。如果我们调查过去几十年的心灵哲学领域,会发现少数人是坚持意识和意向性的实在性和不可还原性的,他们自认为是属性二元论者,而大多数主流团体自认为是这种或那种的唯物论者。属性二元论者认为心身问题非常困难,可能是无法解决的。唯物论者同意如果意向性和意识真的存在并且不能还原为物理现象,那就真的会有困难的心身问题,但他们希望“自然化”意向性乃至意识。“自然化”心智现象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还原为物理现象。他们认为,接受意识和其他心智现象的实在性和不可还原性,就是接受某种形式的笛卡尔主义。他们看不出这种观点如何能够和我们总的科学世界图像相一致。
  我相信两种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他们都接受一套特定词汇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假定。我打算表明这套词汇是过时的,这些假定是错误的。有必要表明二元论和一元论都是错的,因为一般认为它们穷尽了领域,没留下其他选择。我的大多数讨论将指向不同形式的唯物论,因为它是主导性的观点。任何形式的二元论今天一般被认为不在考虑之列,因为它被设想为与科学世界观不一致。
  因此我在本章和下一章提出的问题是:我们的什么样的智力发展的历史和环境使得我们难以发现我关于心身问题的简单观点?什么使得唯物论好像是心灵哲学的惟一理性选择?本章和下一章是关于心灵哲学的现状的,可以取这样的题目:“心灵哲学中的唯物论传统哪儿错了?”从最近50年的观点看,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某些分支呈现出一个很奇怪的景象。过去50年心灵哲学主流的最显著特征是,它显然是错的。我相信当代分析哲学中没有其他领域可以说是如此不合理。例如语言哲学通常不会否定语句和言语行为的存在;然而在心灵哲学中,很多(可能是大多数)此领域的顶尖思想家一再地否定关于心灵的明显事实,例如我们真的有主观意识的心智状态,这些不可消除为其他东西。如此之多的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讲了这么多话,怎么会至少在我看来明显是错误的?哲学中的极端观点几乎从来不是愚蠢的,一般都有很深入而有力的理由来支持。我相信,现在的这批观点后面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假定之一是,它们代表了在科学上惟一可接受的观点,来替代与传统二元论、灵魂不朽论、唯灵论等走在一起的反科学主义。接受现时观点的动机不是因为信服它的真理,而是担心它是惟一的选择,即我们默认,必须在由现在这种或那种版本的唯物论所代表的“科学”进路与由笛卡尔主义或其他传统宗教性的心灵观念所代表的“反科学”进路之间作出选择。
  ……
展开
目录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心灵哲学哪儿错了
第二章 唯物论的近代历史:同样的错误一再重复
附 录 通俗心理学有问题吗
第三章 打破成见:硅制大脑有意识的机器人和他心
第四章 意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第五章 还原论与意识的不可还原性
第六章 意识的结构:导论
第七章 无意识及其与意识的关系
第八章 意识、意向性与背景
第九章 认知理性批判
第十章 正确的研究
参考书目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