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就像评价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字(方块字),一些人认为它们落后得不能再落后,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先进得不好再先进,对于中国人之幽默感,也居然有外国学者大为欣赏,在世界各民族幽默感的大评比中,中国人被《笑的历史》的作者让·诺安授予了“四星级”殊荣。
让·诺安说:“研究幽默问题,还可以画出一幅生动的笑的星号图,这是向七十五个不同国家的有资格的人物,征询他们对本国同胞的看法,汇总后绘制的。”
第一是,如果我们想从言语切入研究幽默问题并试图建立“言语幽默学”,那我们应以哪一类幽默为研究对象。答:狭义的语言创造的幽默是首选对象,其次是创造性语言表达幽默,再次是语言表达的幽默。
我们既然借助言语看幽默,一个重要的目的大概是想了解语言里有些什么东西可利用来制造幽默,语言有哪些幽默细胞,或者说明幽默创造如何去利用语言要素。那么,我们着重点是应当立在语言创造的幽默(广义)之上的。
不过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平日见到的许多讽刺幽默,不是同样在取笑人们的痛苦或不幸吗?比如我们笑聋子,笑愚昧无知者,笑不懂装懂表里不一的人。同时,柏格森不也告诉我们笑的时候要尽量理智和不带感情吗?从这两方面看,黑色幽默实际上都是符合讽刺幽默的要领的。问题只在于品钦之流拿痛苦和不幸来开玩笑有些“太过”,他们无异于拿死神在开玩笑:而这,可能正是黑色幽默与传统幽默(一般幽默)不一样的地方,在传统幽默里,痛苦与不幸很难得达到脸颊上露出舌头这个悲剧程度。
不难明白,在很大程度上,笑力是一种先天的素质;有些人生性乐观、爱笑、“玩笑成癖”,有些人则生性严肃、拘谨、不苟言笑,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实。当然也不能否认笑力有一定的后天性。长期在有权之位习惯于训人整人的人相对地缺少些笑力,或者说他们原有的笑力会因长久的训人(尤其是长久地将所有事态“严重化”)活动而衰减,这就是笑力有后天性的一个证据。有人主张在观看喜剧与幽默时从一开始就面带微笑、嘴角作上翘之势以利培养笑力,这是否有科学依据,须待考证;但多听多看喜剧与幽默,多与幽默细胞丰富的人交往,遇事尽可能学着宽大为怀,则肯定有助于培养与锻炼笑力无疑;这是笑力具有后天性的又一证据。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人总以为幽默是一种精神,无技法可言。在明白了“笑源”的确实存在(如同电源的确实存在)之后,在摸索了一遍幽默致笑的深层机制之后,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笃信:“言语幽默的技法定有无疑!”本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言语幽默技法。
在作介绍之前,须就各技法所属类别及其性质作扼要说明。
人的言语活动大约是受着四种规律的制约的:语言律、修辞律、逻辑律、交际律。一篇合格的言辞应当在公认的语义系统上使用词语,遵守语法规则等;还允许或要求在切合题旨情境的前提下使用“美辞法”,以便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更具体明白,更富表现力;在逻辑上,所言述皆符合客观事理,概念准确,判断推理正确;用于交际,能言之有物言之为真,信息量大,又看准了交际对象交际场合等;……一个言语幽默作品,本质上也是一篇言语作品,所以它也逃不出这四种规律的控制,但是它受这些规律管束的情形比“凡言”要复杂得多。首先,不少的幽默作品可以划分为幽默背景和幽默点两个部分,幽默背景部分一般是同于“凡言”没有
背离各类规律的表现的;幽默点指直接引发笑声的语句,常常有许多不同“凡言”的特点可以析出。如
“还是你自己挑吧。”老李辞职了,伙计的脸转向太太去。(老舍《离婚》)
这例的幽默点只在“辞职”一语上,其他部分为幽默背景文字,看得出来,“辞职”的用法是违律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幽默点都是违律的呢?这又有种种的情况,容一一指出。(一)确实有一大批言语幽默是通过背离语言律而形成的,在幽默点上,或者词语的固有的意义被歪曲了,固有的形体被肢解了,或者出现了语言里没有的奇怪词语,或者句意被篡改了,等等。于是就形成一类以变易运用各语言要素的幽默技法。这变易,这背离,一方面只存在于幽默点上,另一方面又都是能较易地为语言常律所“识破”的越轨行为,所以(看客与听众很放心地认为)并不对语言规律构成真正的威胁,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喜剧手段。(二)另有一部分言语幽默是受交际规律支配形成的,只不过这种支配又有顺逆两个方向。有时,机智人物能随机应变,充分利用交际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敏锐地抓住对方言行中可利用的因素,只稍稍变动一下对方的语句,就反败为胜,变被动为主动;这便形成顺应交际律的幽默技法。但有时候,言语幽默则
是通过违逆交际律来形成的,在作品本身,或者满纸废话假话,或者对牛弹琴,或者目中无人又无己,交际总不成功。此处所违逆,同语言本体各类规则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其中的遣词造句,看不出语义语形上的不合,看不出语法上的毛病,所以只能认为是违拗交际规律(原则)的幽默技法。(三)被修辞学家们称为“美辞法”的一些技法,本来就是为着使言语生动有趣而固定下来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特定的格式);对这些方式所表明的修辞规律,言语幽默的创作者无须再加背离,只须巧加利用巧为安排就行了,只在“巧”字上与“凡言”里使用这些技法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就形成一类妙用修辞方式的幽默技法。这类技法也并不破坏语言律。(四)还有一类幽默技法是以逻辑法则为其背景的。有时是“真家伙”,创作者让机智人物以逻辑规律为武器在斗智性的论辩中胜取对手,引来笑声;有时则是“假家伙”,言语所表现的逻辑似是而非,作品的机趣就在由“似是”而至“实非”的识破过程中显示出来;还有的时候则简直是对逻辑律的“粗暴践踏”,或明显自相矛盾,或通篇荒唐无稽,这自然是为着讽刺的。所以这一部分言语幽默中的逻辑是真真假假的,是逻辑法则的真假技法。
言语幽默技法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幽默技法的系统性与完备性。虽然语言(学)技法、修辞(学)技法、逻辑(学)技法、交际(学)技法彼此之间不是全然无涉,但是这种分别是客观存在的,各有着自己的内涵,难以互相替代。单从某一角度去研究幽默技法当然是允许的(如现在有的文章研究“幽默与修辞”、“幽默与逻辑”),但单角度的技法不能看作整个言语幽默的技法则是无疑的。
因为这一番话好像还没有人说过,所以我们只好不避枯燥和艰涩,勉为之说。请读者仲裁,亦请原谅——原谅这一番快要达到幽默反面了的说明。
同“唐·吉诃德”以及“秩序”等一样,“牛”的词性“搞错了”,但这“搞错”有很强的表现力,用出了横生的妙趣,所以不同于“又都秩序了”这种真正的错误,因此也就不叫“飞白”。原来,语言“法”并不同于婚姻法之类,前者以知法懂法为目的,明知故犯是一种更高的用词造句境界,不知不懂自然要受重罚;后者以落实到行动上为目的,不知而犯法虽该罚却情有可原,明知故犯就断不能轻饶了。实际上,鲁迅是自己在幽默,那买者和刘石甫则可能没有一个幽默细胞——那里的幽默在并未露面的创作者身上;鲁迅犯了“错误”,读者生出意内感,拍手称好,买者和刘石甫犯了错误,读者生出鄙夷感,笑他们无知。
但是在言辞的表现上,不管哪一类型,都属于“不讲道理”的强行搭配,都以“严重地”背离语词搭配惯例为特征。由于都是一种背离行为,所以,即使如鲁迅的“牛一下子”’在我们的心理底层实际上也是给它投不赞成票的,尽管我们在另一方面又为它拍手称好;从维护语言“法”的原则出发,大家只允许作家偶一为之,而不是经常地如此。有一则“老外”学汉语的趣闻,很能说明语言搭配“法”的不能违背和强行搭配的滑稽性。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说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军队的武器装备匮乏,而战士们的作战热情高涨、十分渴望拥有枪支,司令官有些两难地说:“咱们一人一杆枪——,”战士们一下欢呼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听到这后半句,战士们一片失望神情。司令官接着说:“两个人一杆枪吧——,”战士们立即报以热烈掌声,随后却听到了“暂时也还不行”,大家十分的沮丧。“而三个人一杆枪——”司令官再次拖长了嗓音说话时,下面反应已很冷淡,“就完全可能作到了,”战士们惊喜了,但没想到司令官还有半句没说完:“不过全是木头枪。”此时全体战士像泄了气的皮球。这笑话的致笑力历久不衰,方法上就是将一句话(AB)故意停断分两次(A,B)说完。致笑原理近于“同句异谓”之类,是情景上的转移错置导致心理上的惊奇意外:A段给出的是甲情景,听众心理亦导向甲并产生相应期待,但B段出来之后AB共同给出乙情景,而乙情景大异于甲情景,大大超出听众意料,心理上的惊奇意外于是转化为笑声。
之方法极易学习,常常被人们当作一种游戏手段。自习课里,趁老师不在场,调皮的学生突然走上讲台,用黑板擦敲了敲讲桌,清清嗓子,拉长了声音说“我是省委书记——的秘书”,笑声就充满了整个教室。六、七十年代,中小学的学生相对“自由”,这样的滑稽剧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如果彼此都是可以开开玩笑的,那你也可以这样将你的甲朋友介绍给乙朋友:“这是我们冷柜厂厂长——最得力的助理陈大明”,“这是管小姐,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鲍粤明的夫人”;如果大家能认可这一介绍,气氛肯定很轻松,新认识的朋友之间也不会没有话讲。
研究语法的专家告诉我们,有些动词的施受方向与带不带宾语有联系:不带宾语是一种方向,带上宾语是另一种方向;这一特点正好为停断的幽默手段所利用:先说出一个不带宾语的主谓句,然后再补出动词的宾语。同事们都在敲康乐棋,你突然跑去,气喘吁吁地说:“怎么办!我孩子丢了——一只手套!”效果肯定好极了。
展开
起先,这个册子是取名为(言语幽默学)的。以"学"名之,并非企图建构一门学科的框架,更不是意味自己的学问作得有多深;主要是想表明:我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审视幽默与言语幽默的;幽默和言语幽默的探究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其中有许多学问可作。
事实上,言语幽默的研究是我当时关于言语美学(语言美学)-研究这个大课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抱憾的是这课题中其他内容的研究后来因故而中断了。我以为,言语幽默是语言运用所形成的一种美的形态(这里,我主要是指"语言创造的幽默"),是言语作品中最值得玩味、最令人留连忘返的部分。透过它,可以看到十个语言社团的成员对本社团语言工具运用的娴熟程度,尤其能看到他们对语言的辩证的剖析与运用;或者说,言语幽默是人们对自己语言的辩证思维的结果。从我们关于言语幽默的致笑机制和各类形成方法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一种语言,一方面有自足的成体系的各种规律法则(在此基础上,言语活动也形成一系列规则;此从略),是严谨的,有序的,它使语言使用者有所依循,使语言用作全体成员的信息交流的工具成为可能;而另一方面,语言的各个方面又都有些"漏洞"、有些"缺陷",自身充满着矛盾(相应地,言语活动各类规则也不是无懈可击;此亦从略),比如文字、词语音形之间的矛盾、音义之间的矛盾、形义之间的矛盾,又如书语和口语之间某些成分的不完全对应,又如语言要素新(现代成分)旧(历史成分)之间的矛盾,……正是语言这相对"松散"和"无序"的一面,使得语言具有开放性和恒久生命力。其严谨性有序性制约使用者的规范运用,其相对松散与无序让使用者有用出新意、表现个性的可能。语言使用者为着特定的交际目的,在清醒地认识到语言既成规则的.前提下,故意钻钻语言的"漏洞",故意利用语言的某些"缺陷",这在表面看来像是不循规范,实际上是对规范的发展与补充;任何规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规范也需要发展与补充,否则就是桎梏。词的多义系联以及一词多义的演变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方面,词有定义,多义系联与意义演变有一定规律;另一方面意义的演变从而多义系联的形成又要依靠使用者在相似联想与近接联想的基础上突破已有规范的运用(当然,须是多次的、反复的)才有可能。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规范是相对的,突破规范是绝对的;规范只有不断地被突破补充,新的规范才会形成-,规范才是有存在价值的规范。语言本身大致也是如此。其有序是它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无序是它能够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整个语言正是以"有序--无序--(新)有序……"这样的方式发展着的。不能指望有一种完全有序的语言;完全有序就成了封闭系统,而封闭系统是无生命力的系统。好的言语幽默作品从根本上说正是创制者洞悉、悟察了语言内部这种对立统一机理的结果。我们常说,"美是和谐的",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任何美的和谐都是对立(对比、矛盾、冲突等)之下或对立之中的和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