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幽梦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0881458
  • 作      者:
    (清)张潮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幽梦一帘花影深,清风明月露天真。山川万物皆文史,阅尽沧桑自在身。”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如梦一般的迷离,如影一般的朦胧,享受那种艺术家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
  本书旨不在教化,在不加雕琢的风、花、雪、月等美景前,在潇洒无羁的琴、棋、书、画等人间妙事中,使人心旷神怡,超越自我,领略到一种旷世绝尘的美妙。它是一杯醇妙的佳酿,使人陶醉飘逸,超越社会的丑恶,从而进入清净妙乐的仙境极乐。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潮,清顺治七年(1659)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以后卒。字山来,号心斋,籍贯安徽歙县。初年致力于举业,累试不第。康熙间,他做过翰林孔目的官职,实未出仕。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被恶人诬陷,被一桩政治事件牵连入狱。
展开
内容介绍
  《幽梦影》是清代张潮著,共219条人生的领悟和自然的静赏,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如梦一般的迷离,如影一般的朦胧,享受那种艺术家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此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感人至深!
  “幽梦一帘花影深,清风明月露天真。山川万物皆文史,阅尽沧桑自在身。”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如梦一般的迷离,如影一般的朦胧,享受那种艺术家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 本书旨不在教化,在不加雕琢的风、花、雪、月等美景前,在潇洒无羁的琴、棋、书、画等人间妙事中,使人心旷神怡,超越自我,领略到一种旷世绝尘的美妙。它是一杯醇妙的佳酿,使人陶醉飘逸,超越社会的丑恶,从而进入清净妙乐的仙境极乐。
  《幽梦影》一书,虽然篇幅不长,加上标点不到两万字,但却包罗万象,囊括了人生的各个层面。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的姓名,只不过是一种表示个体意义的符号。按说,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符号一旦形成,便与某种意义融为了一体而不可分割,因而姓名也可以有所讲究了。《水浒传》中的武松,要找蒋门神闹事,没有什么借口了,便问他的娘子“却如何不姓李”。粗看一下,知道这是信口开河之辞;但仔细想来,可见作者认为那姓蒋的不如姓李的。  
  其实,汉字创造的时候,即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说法,因而作为符号的文字本身也就具有了意义。过去,尤其是先秦文字,都用的是象形和篆书,所以比较具有观赏性和直观性。说到了日,人们就会从文字上看到太阳的形象;说到了月,人们也可以从文字卜看出月亮的形状来。
  更加上人们认识世界事物,是在进行全方位观察和感受的,叫做视听通感,或者视嗅通感。也就是说,只要一见到事物的形象,便可以感觉到那种声音,或者嗅觉到那种香味。
  曹操带领大兵前进,但士兵都觉得干渴无水,难以行进。这时,曹操却对大家撒谎说道,前面不远处即有梅林。没有想到,就这一句话,竟然使大家都感觉到吃着了梅子一样,嘴里分泌出来了唾液,酸津津的。
  所以,说到花儿,人们即会联想到美艳奇香;说到贼,便能联想到那令人讨厌的扒手。这样以来,人们就会在这姓氏文字上分出了优劣。比如姓华、姓柳、姓云、姓苏、姓乔的,都让人觉得风韵别致,潇洒香艳;至于姓毛、姓赖、姓焦、姓牛的,均让人感到眼中如刮进了沙子,耳朵里像刺进了荆棘一样,十分难耐。
  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姓氏继自于祖宗,由不得自己。其中的优劣,也只好由他去了。只要你努力去做人,就一定能够振兴自己的家声,并不见得只有好姓的人才会干出好事或者大事的。  
  056
  花之色香味
  花之宜于目,复宜于鼻者,梅也,菊也,兰也,水仙也,珠兰也,莲也;止宜于鼻者,橼也,桂也,瑞香也,栀子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腊梅也。余则皆宜于目者也。
  花与叶俱可观者,秋海棠为最,荷次之,海棠、酴蘼、虞美人,水仙又次之;叶胜于花者,止雁来红、美人蕉而已;花与叶俱不足观者,紫薇也,辛夷也。
  【原评】
  周星远日:山老可当花阵一面。
  张竹坡曰:以一叶而能胜诸花者,“此君”也。
  【批评】
  这是一篇关于花经的文字。花卉适宜于目观(美艳)而又适宜于鼻嗅(芳香)的,有梅花、菊花、兰花、水仙花、珠兰花、,莲花;只适合于鼻嗅的花,有香橼、桂、瑞香、栀子、茉莉、木香、玫瑰、腊梅;其余的花都适宜于用眼目去观赏的,因为无香。花朵同枝叶都可以供人观赏的,有那秋海棠为好,荷为第二等,海棠、酴蘼、虞美人、水仙是第三等;叶儿比花好看的,要数那雁来红、美人蕉两种了。至于说花同叶都好看的,就是那紫薇和辛夷。
  这样一般的品评,来自于无比细心的观察和研究,诚如周星远评说的,作者可以“独当花阵一面”了。但是,人们对于自然物的判断,还是因人而异的。张竹坡说的“此君”,即竹子,是因为王子猷说过“何可一日无此君”。竹子能以一叶而胜过诸花,关键是它的清气。审美之中,又加上了人主体的感情因素。
  
  对于花的评判,主要是通过其特征来作为基础的。花是美丽的,人们认为它的美丽,是因为人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丽。而人们感受的器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花无声,所以耳根在欣赏花儿时无用;身体倒也可以触摸而有感觉,意识则是总体的感觉和把握。看来,真正能够感受到花儿美丽的,只能是眼、鼻、舌三种感官了。
  眼看花之色,鼻嗅花之香,舌尝花之味,便是感受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具有色、香、味的花,自然会让人的感受器官得到最大的享受,也就一定是最佳的美丽花儿了。可惜,花儿也同人一样,能够做到色香味俱全的还是不多。可见,这人无完全人,花无十足好,就真正是宇宙人生的道理了。
  057
  山林与市朝
  高语山林者,辄不喜谈市朝事。审若此,则当并废《史》、《汉》诸书而不读矣。盖诸书所载者,皆古之市朝也。
  【原评】
  张竹坡曰:高语者,必是虚声处士;真入山者,方能经纶市朝。
  【批评】
  古时的士大夫,多在人仕与出世的问题上,依违徘徊;古人就有“身在江湖,心怀魏阙”的说法,自然也有那“身在魏阙,心在江湖”的事情。
  
  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总是要超越自己的现状,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在当官的人中,也会有真假之分,隐士中自然也有真、假之分。
  有些人讨厌城市的生活,或者厌恶交际应酬的事务,所以只喜欢高谈阔论隐居山林的心愿,决不情愿听人来谈论市场和朝廷之事,以为那是俗气。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就连《史记》和《汉书》之类的书籍也都不能读了。为什么呢?因为其中所记载的,都是古代市场和朝廷中的交易和争斗。
  
  这里所说的,是要人们讲求实际,不要贪图虚名而故作高论。真正的隐士,无需要去说什么,隐去就是了。隐的目的是与统治者或者社会不合作,而图个清净自然的状态和心境。如果整天吊在口头上,自己也不去隐居,而是故意在跟人讲说,目的是表明自己的清高与超群,还在于谋求自己的名利。这样的情形,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隐士了。
  历史上,隐士阶级主要是由于宗法制度而产生的。一个家族之中,能够直接继承利益或者地位的,毕竟只能有一个人或者一个支派。其他的宗派,也就只能去做什么辅助的工作了,比如说作为将领去保卫国家或者家庭的利益等。  
  当然,统治者应该是宗子,那些庶子觉得他的领导有问题,说了如果还不顶事的话,弄不好还要杀头,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就是不合作。进入山林之中,自食其力,不同流合污,至少保持自己的一点人格或者心理上的平衡。于是,隐士阶级便形成了。
  从有闲的士阶层出现以后,便产生了隐士阶级,而隐与仕也日渐被当成了一种政治的手段。范蠡帮助越国灭掉吴国,然后一舸载西施,逍遥江湖,去做他的生意发财了;李白先做了道士,隐居在终南山,这竟然成为他进入宫廷出仕的跳板;王维亦隐亦仕,隐是对他政治上失意的补偿。就连那蒋介石也曾两次下野隐退,其隐退正是那尺蠖之屈,以求其伸。
  别有所图者,才会高语山林,制造声势;真心隐遁者,早已和光同尘,机心全无。身如草木,放浪山水,更无挑拣,就如那桃花源中的避秦人那样,“不知有汉,遑论魏晋。”即便身在市朝之中,亦如那东方朔一般,隐遁于金马之门。因此,判断事物的准则,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
  真正的清净无为,并不是说非要出家人山不行。而且现在的山林之中,几乎也没有一块净土了。过去是天下名山僧占多,现在是名山大川遍游客;即使是那些无名之山林,也在被日益开发,哪里还有什么清净之地呢?真正要图个清净,也许只能到自己的心灵当中来找了。
  除了环境的被污染,我们的心灵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要想真正寄居在这块心灵的净土上,就必须努力地加以培养!P78-81
展开
目录
001 读经史子集/1
002 经传与史鉴/3
003 善恶与人格/5
004 异类求知己/8
005 心肠与菩萨/10
006 主角与配角/12
007 妙音与恶声/13
008 节日与册友/15
009 物类中神仙/16
010 入世与出世/17
011 自然与人格/18
012 交友与读书/20
013 书法与做人/22
014 人入诗与物入画/23
015 少年与老成/25
016 春天与秋天/26
017 花月美人与翰墨棋酒/27
018 自由的道路/28
019 有偶与无独/30
020 冬夏和三余/31
021 庄周与蝴蝶/32
022 事物的因果/33
023 烟雨、贫病与卖花声/35
024 才子与福慧/36
025 新月与缺月/37
026 躬耕与樵薪/39
027 人生十大恨/40
028 鉴赏的角度/41
029 玄妙与魂梦/42
030 缩地、招魂与卧游/43
031 不幸与缺陷/45
032 爱花心与爱美人/47
033 解语与生香/48
034 窗内与窗外/49
035 读书与阅历/50
036 指挥雨师信/52
037 贫富与忧乐/53
038 富鬼与尊鬼/54
039 才子蝶与美人花/55
040 雪花酒月与山水/57
041 声音的联想/58
042 节日的次第/59
043 下雨的功能/61
044 古之失传者/62
045 诗僧与诗道/63
046 萱草与杜鹃/66
047 稚者不可厌/67
048 耳闻与目见/68
049 仙佛与极乐/69
050 富贵与贫贱/71
051 目鼻舌手耳/72
052 声音与远近/73
053 识字与执管/75
054 人间极乐事/76
055 姓氏之优劣/78
056 花之色香味/79
057 山林与市朝/80
058 云物最难画/81
059 人生之全福/82
060 日工与日贱/83
061 相称与相反/84
062 春雨、夏雨与秋雨/85
063 全人的定义/86
064 武人与文人/88
065 武事与文章/89
066 斗方的学问/90
067 情真与才趣/92
068 莲兼色香实/93
069 著书与注书/94
070 崇名的悲剧/96
071 文体之嬗变/97
072 友道之可贵/99
073 大家与名家/100
074 自然与清虚/101
075 北东西与前后左右/103
076 佛道不可废/104
077 专业与实用/106
078 方外号红裙/108
079 石头的讲究/110
080 律己与处世/111
081 完粮与布施/112
082 角度与效果/113
083 月下的妙处/115
084 山水的妙处/116
085 计划之长短/118
086 雨中宜所为/119
087 诗文与词曲/120
088 追求与不求/122
089 知一与知二/123
090 直世界与横世界/124
091 先天与后天/126
092 书籍与人生/127
093 知己之难易/129
094 善人与恶人/131
095 人生的福气/132
096 人莫乐于闲/134
097 文章与山水/135
098 怒书、悟书与哀书/136
099 读书最为乐/138
100 奇书与密友/139
101 密友之定义/141
102 风流与真率/142
103 名心与美酒/144
104 芰荷与金石/145
105 悦耳与宜目/147
106 粉后看晓妆/148
107 古人不朽令人思/149
108 前生茫茫不可知/152
109 文章与锦绣/154
110 花月与美人/155
1ll 实际与虚设/156
112 恨不见古人/158
113 松树的妙用/159
114 玩月之方法/160
115 甘食与悦色/161
116 事物的两面/162
117 酒色与财气/164
118 退一步之法/167
119 与古人交友/168
120 斋僧与祝寿/169
121 妻妾与钱境/171
122 创新与温故/173
123 字与画同源/175
124 忙人与闲人/176
125 一般与特殊/177
126 小不平与大不平/178
127 谀骂与口笔/180
128 多情、红颜与能诗/181
129 花木与人格/183
130 物能感人者/184
131 妻子与奴婢/186
132 涉猎与清高/187
133 美人的定义/189
134 人是什么物/190
135 有福不知享/192
136 论花的嫁娶/193
137 五色与黑白/194
138 快意事与得意书/195
139 春夏秋冬风/197
140 冰裂纹小论/198
141 鸟中之高士/199
142 生产与交游/200
143 妇人识字无过错/201
144 读书游山水/202
145 工巧与朴素/203
146 独坐与孤眠/204
147 官声与花案/206
148 丘壑与烟霞/207
149 俗言不足据/208
150 多情、好饮与喜读/209
151 蛛蝶与驴马/211
152 立品与涉世/212
153 动植知人伦/213
154 豪杰与文人/215
155 牛马与鹿豕/216
156 至文与血泪/217
157 情字与才字/218
158 孔子与释迦/219
159 山水与诗酒/220
160 以身来讲学/221
161 雄性与雌性/223
162 器物之不幸/225
163 人生须适意/226
164 虫鸟与文人/227
165 镜无知而幸/228
166 百忍与乖戾/229
167 合中庸之道/231
168 作文与裁制/232
169 自然之尤物/233
170 爱惜解语花/235
171 便面与气质/236
172 斌朽为神奇/237
173 貌丑与文通/238
174 游玩需缘分/240
175 贫富与世风/241
176 一生好安排/242
177 君子的立场/244
178 傲骨与傲心/245
179 蝉蜂与人格/246
180 痴愚拙狂与奸黠强佞/247
181 音乐与鸟兽/249
182 痛痒与苦酸/250
183 影子与绘画/251
184 无字之书与最上禅机/253
185 诗酒与佳丽/254
186 才貌双全者/255
187 佳砚与美妾/256
188 快乐的方式/257
189 胎卵与湿化/258
190 用形与用神/260
191 才子相怜与美人相妒/261
192 建大会祭才子佳人/262
193 天地之替身/264
194 天极不难做/265
195 掷玩升官图/266
196 动植有三教/267
197 佛教之寓言/268
198 东坡和陶诗/270
199 佳句惜无对/271
200 琴心、手谈与泛舟、美人/272
201 影子的施受/274
202 水风雨之声/274
203 文人与富人/275
204 闲忙与忙闲/277
205 读经与读史/278
206 城市中的人/279
207 乡居须良朋/280
208 花鸟中圣贤/281
209 臭腐与神奇/282
210 黑白与香臭/283
211 治君子与治小人/284
212 物不能自为/285
213 诗必穷而工/285
附录1 幽梦影序跋/288
幽梦影序(一)/288
幽梦影序(二)/288
幽梦影序(三)/289
幽梦影序(四)/289
原跋(一)/290
原跋(二)/290
幽梦影跋/290
附录2 评点序跋者小传/291
附录3 原评索引/30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