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544591
  • 作      者:
    (清)顾炎武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者作品:
  · 《肇域志(全四册)》
  · 《顾亭林诗集汇校(全二册)》
  · 《顾亭林诗集汇校(全二册)》
  ·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全三册)》
  ·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全三册)》

展开
内容介绍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抗清志士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是其积三十余年心力编次而成的,旨在资治,“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凡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后事、艺文等,皆探其原委,考正得失,论据精详,文理通达,确是一部名山绝业之作。道光年间,青年学者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为西谿草庐重刊本。此次整理校点即以西谿草庐本为底本,校勘中汲取了黄侃用雍正年间《日知录》抄本对校西谿草庐本《日知录》而成的《日知录校刊》成果,以恢复《日知录》原貌。对《日知录》、《日知录集释》的引文,尽量一一核对原书,纠谬正误。对文意出入不大者,则不作校改,对清代的避讳字则迳改。对一些清代的违碍语,如“胡虏”、“我大明”等,则改从抄本而出校记。对《日知录》引文,尽量补足出版。阎若璩之后李遇孙所著之《日知录续补正》、丁晏所著之《日知录校正》、俞樾所著之《日知录小笺》俱为黄汝成所未见者,择其精要,编入《日知录》相应各条之后。附录有《谲觚十事》、《日知录之余》。                    

展开
精彩书摘

    矫虔
    《说文》:[矫,从矢,揉箭也。]故有用力之义。《漠书·孝武纪》注引韦昭曰:[称诈为矫,强取为虔。]《周语》注:[以诈用法曰矫。]罔中于信以覆诅盟一国乱无政,小民有情而不得申,有冤而不见理,于是不得不诉之于神,而诅盟之事起矣。苏公遇暴公之谙,则[出此三物,以诅尔斯];屈原遭子兰之谗,则[告五帝以折中],[命咎繇而听直]。至于里巷之人,亦莫不然。而鬼神之往来于人间者,亦或着其灵爽,于是赏罚之柄乃移之冥漠之中,而蚩蚩之氓,其畏王鈇常不如其畏鬼责矣。乃世之君子犹有所取焉,以辅王政之穷。今日所傅地狱之说,《感应》之书,皆苗民诅盟之余习也。[明明棐常,鳏寡无盖],则王政行于上,而人自不复有求于神。故曰:有道之世,[其鬼不神]。所谓[绝地天通]者,如此而已矣。
    文侯之命《竹书纪年》:
    [幽王三年,嬖褒姒。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八年,王立褒姒之子伯盘三为太子。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鄙。十年,王师伐申。十一年,申人、鄙人及犬戎人周,弒王及王子伯盘。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平王元年,王东徙洛邑。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然则《文侯之命》报其立己之功,而望之以杀携王之效也。郑公子兰之从晋文公而东也,请无与围郑,晋人许之。今平王既立于申,自申迁于洛邑,而复使周人为之戍申则申侯之伐,幽王之弒,不可谓非出于平王之志者矣。当日诸侯但知其冢嗣为当立,而不察其与闻乎弒为可诛。虢公之立王子余臣,或有见乎此也。自文侯用师,替携王以除其逼,而平王之位定矣。后之人徒以成败论,而不察其故,遂谓平王能继文武之绪,而惜其弃岐丰七百里之地,岂为能得当日之情者哉!孔子生于三白年以后,盖有所不忍言,而录《文侯之命》于《书》,录《扬之水》之篇于《诗》,其旨微矣。《传》言平王东迁,盖周之臣子美其名尔。综其实不然。凡言迁者,自彼而之此之辞,盘庚迁于殷是也。幽王之亡宗庙社稷,以及典章文物,荡然皆尽,镐京之地已为戎狄之。平王乃自申东保于洛,天子之国与诸侯无异,而又有携王与之颉顽,并为人主者二十年,其得存周之祀幸矣,而望其中兴哉!论齐桓、晋文,即亦不敢望楚之灵王、吴之夫差合诸侯而制天下之柄。春秋以后,秦盖中衰。吴渊颖三一日:「秦之兴,始于孝公之用商鞅,成于惠王之取巴蜀。蚕食六国,并吞三周,战国之秦也,非春秋之秦也。其去夫子之卒也久矣’[三夫子恶知周之必并于秦哉![若所云]后世男子,自称秦始皇,入我房,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者,近于图澄、宝志之流,非所以言孔子矣。
    《甘誓》,天子之事也;《胤征》,诸侯之事也。并存之,见诸侯之事可以继天子也。《费誓》、《秦誓》之存犹是也。古文尚书汉时《尚书》今文与古文为二,而古文又自有二。
    ……

展开
目录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代前言)
校点说明
黄汝成叙
潘耒原序
先生初刻《日知录》自序
目录
《日知录集释》正文三十二卷
附录一 谲觚十事
附录二 日知录之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