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45150
  • 作      者:
    陈鼓应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分成三个部分,第二部分《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是《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的中心部分。其余两个部分的文章和解释都是围绕着这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管子》四篇《内业》、《白心》、《心术上下》是战国稷下黄老道家的代表作,《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在于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编撰。作者陈鼓应系台湾著名哲学研究学者,书中力图保持古代道家思想精髓,通过作者的解析,读者从中品味到道家较为原始的思想蕴含。
展开
精彩书摘
  此文有误,当本作“受(授)辞者,君之尊也;衔命者,名之运也”。“授辞”,谓授意施令,是就君主而言。“衔命”,谓奉行君命,是就臣下而言。“授辞”承上“贵有以行令”说,“衔命”承上“贱有以任卑”说。“授辞者,君之尊也”言“势”,“衔命者名之运也”言“名”。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的写法,上句论势而兼名,下旬论名而兼势,君之施令有尊贵之名,臣之奉命,则势有卑微。(明法解)云“明主处必尊之势,以制必服之臣,故令行禁止”,此即“授辞者君之尊也”。
  (6)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君主无为而百姓自正,执道循法而朝廷皆治。“试”读为“饰”,与“饬”同,正。典籍常以“饰”(饬)与“修”对举(如《汉书·谷永传》“饬身修政”)。“蜀”读为“独”(李国祥、猪饲彦博、于省吾等说)。“抱独”,即老子之“抱一”,即《黄帝四经》“抱道执度”《称》。“庙堂”,谓朝廷。“上无事而民自试[正]”即《老子》“清静以为天下正”(第四十一章),“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即《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第三十九章)。
  (7)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君主平正宽和,赢得人民的称赞歌颂;百官肃敬勤勉,使百姓得被教化。“鸿鹄”,天鹅,在此比喻君主。“锵锵”,也写作“将将”,和美的样子(参孙蜀丞说)。“济济”,整肃的样子《形势解释为“诚庄事断”》。“多士”,指百官。
展开
目录
序言
例言
第一部分 稷下道家研究
稷下学宫与稷下道家
壹、黄老思想与稷下道家
贰、稷下学宫简介
叁、稷下道家人物及著作
肆、《管子》四篇——稷下黄老代表作

《管子》四篇的道论
壹、《管子》四篇中祖述老学之成分
贰、《管子》四篇对老子道论之发展
叁、《管子》四篇道论之特点

《管子》四篇的心学和气论
壹、稷下道家的心学
贰、稷下道家之精气说

《管子·形势》诸篇的黄老思想
壹、《形势》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贰、《宙合》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叁、《枢言》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肆、《水地》篇黄老思想的特点
伍、《形势》诸篇与老学思想的渊源
陆、从《心术》四篇与《形势》诸篇之对比
柒、结语

第二部分 《管子》四篇注译与诠释
《内业》注译与诠释
《心术上》注译与诠释
《心术下》注译与诠释
《白心》注译与诠释

第三部分 《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
《形势》解释
《宙合》解释
《枢言》解释
《水地》解释
附录: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