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勤奋学习
童年丧父,少年丧母,家境的贫寒,阳虎之类的奚落,这些都没有改变孔子的意志,反而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决心,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勤奋学习,锻炼自己,以至于到了“发奋忘食,乐以忘忧”的境地,终于赢得了尊敬。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②。这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十五岁是学习的年龄;就孔子而言,只会提前,不会推后。这里所谓“学”,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之学,而且不止于此,还要进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经典(亦称“六艺”即“六经”)的学习,即后来所说的“大学”。春秋时期,王朝的官学已经崩溃,“学”已经下移到民间,学不在“官”而在“野”。孔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经典的。当然,孔子的学习范围是很广的,所谓“多能鄙事”,其中就包括很多实际知识的学习。后来他在同学生樊迟的对话中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这是真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