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四书通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685626
  • 作      者:
    赵定宪, 赵腾译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四书》统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儒学经典,凝聚了孔子所仓拉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怎样将这些古文比较好的译成今文?钱锺书先生强调读书不能只是“眼读”,更要“神读”。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从原著出发,弄懂原意。然后,在此前提下领悟它的内涵和本质,透析其意境。再后,在此基础上还需渗入读者主体的感受,给出具有新意的视野。南宋哲学家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代表。它既注重文字诠译,更着重于义理阐发。放在读者手上的这本《四书通译》,以《四书集注》为蓝本,但又力图疑人所未疑,思人所末思,“不为前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我想,这些努力有助于古籍整理中的百家争鸣。
展开
精彩书评
  蒙赵定宪先生的诚意和信任,将《四书通译》样本送我阅读。今夏上海连续高温盛暑,期间我又住医院手术,虽然是断断续续看完的。但从始至终爱不释手。我为作者努力本译著的精神所折服,祝贺他获得的成功。
  作者通译《四书》的夙望,萌生于“文革”后期参加《辞海》修订工作。那时正值“批儒”高潮,一个年轻人却没有随波逐流,反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可见他善于独立思
  考。30多年过去,作者倾其心血持之以恒,在边工作边提高文化水平的过程中,写就了这部通译。究竟是什么力量所使然?我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魅力和生命力。
  《四书》统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儒学经典,凝聚了孔子所仓拉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怎样将这些古文比较好的译成今文?钱锺书先生强调读书不能只是“眼读”,更要“神读”。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从原著出发,弄懂原意。然后,在此前提下领悟它的内涵和本质,透析其意境。再后,在此基础上还需渗入读者主体的感受,给出具有新意的视野。南宋哲学家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代表。它既注重文字诠译,更着重于义理阐发。放在读者手上的这本《四书通译》,以《四书集注》为蓝本,但又力图疑人所未疑,思人所末思,“不为前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我想,这些努力有助于古籍整理中的百家争鸣。
  通译古典,最重要的是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们会问,做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文革”中曾经流行的虚无主义,完全否定儒家文化。事实说明这是错误的。借用列宁批判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话,这种主张是“伪造历史唯物主义!玩弄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全集》第35卷第557页)应当充分肯定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陶冶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所作出的光辉贡献。当然,我们同时也不赞成搞“国粹主义”。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也曾经被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利用,起过禁锢思想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需剔其糟粕,吸其精华。如果将落后的东西视为“粹”,貌视尊重古代文化,实际上是不科学的。鲁迅嘲笑这种主张说:“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去了,同别人一样的好。”(《热风·随感录三十五》)
  赵定宪先生还计划从事其它中国古典文化的通译。有了《四书通译》的经验,我建议他进一步扩大知识视野,特别是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更好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预祝他获得更大的成就。
  余源培
  2003年8月25日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庸不会疏远人类。
  人为的中庸却会疏远人类;
  《诗·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是说执斧柄,伐木做斧山,手中即“法则”;
  所以,君子治人,以身作则,完善而已。
  忠“恕”,离开中庸已经不远;
  自己没有心情,不要强加于人。
  君子中庸四个方面,我无一而能:
  以子事父,不能;
  以臣事君,不能;
  以弟事兄,不能;
  以朋事友,不能。
  德行而自控,谨言而诚信。
  有所不足,不敢不自勉;
  有所增益,不敢不反省。
  言辞出而观顾行为,行为出而观顾言辞;
  君子怎能不笃实?
  (注:以上孔子述。)
  一、父母有过,委婉声以谏;怒而以敬、挞而不怨;父母悦,复谏。
  二、父母在世,不要远离他们。不得已而离开必须告知去向。
  三、父母去世,三年不改变原来规矩,这就是孝。
  四、父母年龄,不能不知道,以高寿而喜悦,以衰老而忧惧。
  以前的人不苟言出,他们以行不逮言为耻辱。
  凡事因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而致过失的,极少。
  君子应当言语迟缓而行动敏捷。
  有仁德不会孤单,必有人亲近。
  伺候君主过勤,就会受辱;
  朋友相交过频,就会疏远。
  1
  求学而和谐于“礼”的草民,通常文质得宜;
  力学而和谐于“礼”的君子,通常文过其质。
  必欲取舍,我倾向前者。
  2
  在陈国、蔡国患难与共的弟子,现在都各有成就、忙不过来了。
  他们分作四个科系、各有所长——
  伦理: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冉雍。
  论辩:宰我、子贡。
  政治:冉有、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颇回,不是一般的助我;我们交流,没有不愉快的。
  闵子骞的父母兄弟都说他将家中的“孝”推及到了平民百人们都深以为然。
  南容,每天反复对照:“自主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抑》)以此警戒自己。诗的意思是,白玉被污,还可磨去;言谈失误,难以收拾。孔子将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展开
目录
序 余源培
说明
大学
《大学》十八字: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关键之处:修身为本,以义为利。
中 庸
中庸至诚,能尽物性。
持之以恒,终身为用。
论语
孔子主张“恕”;予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主张“三知”;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终篇之语)
孔子思想,寓和谐于“恕”与“三知”之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人物简表
孟子
《孟子》思想借鉴,重点在“性善”。
“性善”与否取决于自我追求。
第一章 梁惠王章句
上篇
下篇
第二章 公孙丑章句
上篇
下篇
第三章 滕文公章句
上篇
下篇
第四章 离娄章句
上篇
下篇
第五章 万章章句
上篇
下篇
第六章 告子章句
上篇
下篇
第七章 尽心章句
上篇
下篇
孟心掇英
附:四书原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