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451938
  • 作      者:
    唐君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可借复本: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针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与“心”两个最为根本哲学范畴,展现中国哲学本体之理自先秦“明理”、魏晋“文理”、隋唐“空理”、宋明“性理”与清学“事理”的波澜壮阔的哲学发展史。
精彩书评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是唐君毅先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整理、研究与阐释工程的重要系列成果之一。本书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针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与“心”两个最为根本哲学范畴,展现中国哲学本体之理自先秦“名理”、魏晋“文理”、隋唐“空理”、宋明“性理”与清学“事理”的波澜壮阔的哲学发展史。
精彩书摘
  吾人上文分别论列文理、物理、名理之不同。今再进而试论南北朝隋唐佛学中之空理之性质。以佛学家与魏晋玄学家较,佛学家乃更喜欢用理字者。僧肇竺道生已重理。后之法相、天台、华严三宗更以理言实际。法相宗所本之解深密经中原有四种道理之分,其中之观待道理、作用道理,指事物之相对关系、因果关系之理,不出吾人所谓物理事理之外。其所谓证成道理,本可泛指一切由修养而证得之理。法尔道理可泛指一切究竟不可更诘,而法尔如是之理。然在佛学,则此后二者,恒用在指空我执法执后所证得之法尔如是之真如理。玄奘窥基综结此宗要义所成之成唯识论,首言造论宗旨在“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末章言“显唯识理,乃得完满,非增减故。”此书卷一破我法执破外境等,处处以“所执非理”“理俱不成”“理亦不然”为言。卷九论遍皆所执中能所取二分“情有理无”。又证见道日:“谓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真见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卷十释四涅椠亦皆以真理为言。如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磐。谓“烦恼障尽所显真理”,为有余涅磐。谓“有为法与苦依,同时顿舍,显依真理”,为无余涅磐。谓“断所知障显法空理,此理即无住涅粱”。传为天台宗慧思所作之大乘止观法门论卷末终于“顺本起净,即顺净心不二之本,故有相资之能。违本起染,便违真如平等之理,故有灭离之义也”之言。至华严宗则特以言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名。华严宗之初祖杜顺华严五教止观(大正藏四十五卷)第三事理圆融观,承大乘起信论而言“心真如门是理,心生灭门是事”。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亦论约法以会理。至法藏澄观宗密,对理事无碍之旨,发挥尤多。法藏之华严菩提心章,言“发心观真理”,言“一味真理”,“观此真如理”。澄观华严法界玄镜,释四法界三观,谓真空观之真空,即理法界。理事无碍观者“理无形相,全在相中,互夺存亡,故云无碍”。周遍含容观者“事本相碍,大小等殊。理本包通,如空无碍,以理融事,全事如理”。至宗密注华严法界观,则全篇皆在言“理”时言“理性本有”,“理含万德”。天台发展至湛然以及于宋之知礼,更重理具十法界三千诸法,即性具三千之义;而以华严之只缘佛界理以论性起,而断“九界理亦为性具”之义者,为不备。可见中国佛学之发展,乃向“理之重视”之方向而发展也。
然此佛家所谓理,初毕竟是何种之理,则甚难言。今说般若宗所论为空理,尚可无争。因般若宗原主毕竟空。但他宗亦说有。今姑不论天台之理具三千,不宜只以空说,即唯识与华严之理,亦非可只以空说之者。但成唯识论中以真理释四涅磐,及华严宗之理法界之理,仍初当毕竟是指由执障空所证得之诸法实相,或清净寂灭相,或涅磐,真如而言。至所谓“唯识理”之理,则可是指唯识之理论义谛而言。涅磐真如之理,是直指一境界或理境。唯识理是指为达此境界,吾人当如何思想,当去掉何种错误之观念情见,而逐渐引生正知见,得正智之理论。然吾人可说涅磐真如既是由空执障而后显,亦即须吾人在思想上去掉所执之错误观念,或空诸情见而后显。则佛学家所讲之“理论”,亦即所以显真如涅磐之为“真理”或“理法界”者。二者相应,而为一事。因而可同以一理字表之。吾人今亦至少可自佛家之境界或理境必由空诸情见而后显上说,名佛家之理为空理。而本文用空理一名,亦重在表示佛家之理论之注重空诸情见方面,而不重在由空诸情见后修行所证之境界方面。此佛所证之境界,可说是真空,亦可说是妙有。佛之“果”德,固不能径说为空者。学佛之六度万行之“行”,亦不能只说为空。然吾人及诸有情众生之境界中,由妄执实我实法而生之各种情见,则佛家必说其空。因不说吾人之情见是空,则不能引发正知正见。故至少在“境”上言,佛家理论乃偏重在对世人说空,偏重对世间之种:情见以及种种外道之学术理论,加以破除遮拨,亦是必然之事;而对其所向往之佛境,亦必然说其为超一般之情见所及,超一般之思议所及,而为超思议,或不可思议者。因而佛家之积极表学佛之行与佛之果德一方面之话,从学术理论上看,便见其不如其破除遮拨方面之话之重要。
展开
目录
自序
一、缘起
二、本篇大意
三、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义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义与名理
一、导言
二、先秦经籍中之文理
三、魏晋玄学与名理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与事理
四、佛学与空理
五、宋明理学与性理
六、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
七、结论

第三章  原心上:孟子之性情心,与墨家之知识心
一、本文总趣
二、论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义
三、墨家之知识心,与儒家思想之所由异

第四章 原心下:庄子之灵台心荀子之统类心与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四、庄子之对人心之反省,与虚灵明觉心或灵台心
五、荀子之统类心,及其与孟庄荀之思想之所由异
六、总论四家之言心,并说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第五章  原名:荀子正名,与先秦名学三宗
一、导论
二、荀子论所为有名人所缘以同异及制名枢要
三、荀子正名之目标,及三惑之所以产生
四、墨者言名,与以名乱名
五、惠施及道家言名,与以实乱名
六、公孙龙派之言名,与以名乱实
七、名之固善及本文结论

第六章  原辩:墨子小取篇论“辩”辩义
一、缘起
二、辩小取论“辩”之七事非“辩”之七法
三、辩“或”与“假”
四、辩“效”
五、辩“辟”
六、辩“侔”
七、辩“援”
八、辩“推”
九、辩“辩”之七事
十、言之多方殊类异故——或是而然,或是而不然
十一、言之多方殊类异故——不是而然,一周一不周,一是而一非
十二、小取篇之论辩之宗趣

第七章  原言与默:中国先哲对言默之运用
一、导言
二、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对言默态度之不同
三、汉人之以言益言,与王充之辩言虚,及魏晋清谈中之言默相忘以俱存
四、佛家之科判与判教,与极言说之量以超言说,及禅宗之以言破言
五、禅宗之传心与宋儒之道统及心同理同之义,与宋儒之本自得以正面立言之态度
六、清代学者之重辗转互证以训诂,与以言释言
七、总述中国思想对言默之态度与儒墨道之三型

第八章  原辩与默:墨庄孟荀之辩论
一、墨家之论“辩”
二、庄子齐物论之言“辩”与成心
三、以明、两行、与道通为一
四、言与无言
五、葆光与物化
六、孟子之论“辩”
七、孟庄之相异,与二家可有之契合
八、荀子之论“辩”
九、孟荀之辩与默

第九章  原致知格物上: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一、导言
二、朱子大学补传之得失
三、王阳明以大学之知为良知之说之得失
四、重订大学章句及朱子阳明释物为事之误
五、附论朱王二家以外,与本文所陈者相类似之格物说

第十章  原致知格物下:大学章句辨证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一、朱子论格物致知,与大学之止至善
二、王阳明之致良知,与大学之知止及明明德
三、德性之知、闻见之知,及以格物致知为致知识之知之说
四、朱王之融通及德性之知或良知与知识之知之融通
五、结论——知识之知与德性之知之四种关系

第十一章   原道上:老子言道之六义
一、序言
二、道之第一义——有通贯异理之用之道
三、道之第二义——形上道体
四、道之第三义——道相之道
五、道之第四义——同德之道
六、道之第五义——修德之道及其他生活之道
七、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

第十二章   原道下:老子言道之六义贯释
一、如何会通此六义之道之讨论
二、道体之存在之直觉的印证,及要终以原始之道体观
三、辩道相之对照物而呈于人心,当次于道体
四、道之生物及物之有德于道,以成其德
五、道之为自然律义,及物之无常与道之常
六、道为生活之道义,及自然律与生活律
七、道为心境及人格状态等之状辞义,及“不道”一名所自立
八、老子论道之思想之外限

第十三章   原太极上:朱陆太极之辩与北宋理学中太极理气思想之发展
一、导言
二、太极图说之历史性问题
三、太极之一名之古训问题
四、周子言太极之不同于汉晋诸儒之所在
五、太极图说之太极于通书之诚道及周子所谓无极一名之诂释
六、张横渠之依太和、神、两、一以言太极义
七、邵康节之合阴阳之象之和,以言太极,及其道为太极,心为太极之说
八、二程即人道言天道,即性理以言天理,与气之生生不息义

第十四章   原太极中:天地之根原问题,与太极一名之诸义,
及朱子太极理气论之哲学涵义
一、对天地万物根原问题之诸说,与太极一名之诸义
二、统体之理之所以必须建立之理由,与实现原则
三、生生之理与形式之理之不同,及气与西哲所谓质料之不同
四、朱子之理不离气义之说明
五、朱子之太极动静义之说明
六、朱子理气二而不相离亦不相杂义之说明
七、朱子之理先气后及理生气义

第十五章   原太极下:朱子太极理气论之疑难与陆王之言太极及即心言太极之说
一、后儒对朱子之太极论之疑难,与对太极之异释
二、理不离气之二义,及后儒之说与朱子之说是否可并存之讨论
三、朱子之言心与气之灵
四、心之昭明灵觉,与生生之理之自觉
五、生物成物之事中之本心之呈现
六、象山之言心于理,及己分内事与宇宙内事之各一
七、朱子之心犹阴阳义,及心有东经,与性无动静非阴阳义
八、综论心理气三者之相依
九、象山之皇极及阳明之言心之动静,皆涵心即太极与本文结论

第十六章  原命上:先秦天命思想之发展
一、导言
二、诗书中之言命
三、春秋时代之天命观
四、孔子之知命
五、墨家之非命
六、孟子之立命义
七、庄子之安命论
八、老子之复命及荀子之制命观
九、易传、中庸、礼运、乐记、及大戴体本命中之天命与性命论

第十七章  原命中:秦汉魏晋天命思想之发展
一、导论
二、五德终始说中之帝王受命之三涵义
三、帝王受命之思想,与孔子言命之不同及儒家思想在晚周后之一发展
四、董仲舒之天人关系,及受命论
五、汉人三命之说之即人之命禄以言命
六、王充之自然之命论,及性之善恶、与命之吉凶之分别论
七、列子力命论之无“命之者”之命论
八、郭象之即遇言命论
九、附论郭象与庄子言命之异同
十、佛家之以业识言命根论,及范缜之拨无因果论

第十八章  原命下:宋以后天命思想之发展
一、宋代理学家之即理言命,与别命于遇之说
二、濂溪之即性即命论,与横渠之变化气质以立命论
三、程子之穷理尽性即至命论,与天命及外所遇之命
四、朱子对“天命流行”之分疏,及其以理气分三命之论
五、陆王一系言天命之流行即本心良知天理之流行义
六、王船山之命日降、与无定命义,及立命这之死而不亡义
七、戴东原、焦循之以限于所分及不可转移趋避者为命之说,
及阮元之性命古训之陋
八、结论、总述中国思想之言命、及五命之观念

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内容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