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探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301289
  • 作      者:
    万斌,金利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万斌,男,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81年毕业于浙工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年晋升为教授。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论社会主义自由》、《论社会主义文明》、《法理学》、《历史哲学论纲》、《政治哲学》等十余部,主编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OO多篇。发表的著作大多获省部级社科优秀学术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探要》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深入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贡献:即宗教是人的本质对“超人间的力量”信仰中的实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社会阶级斗争中,统治阶级利用它强化阶级统治;对宗教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提出科学的结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只有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宗教才能最终消亡。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与宗教的虚幻性
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不是信仰的
二  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
三  宗教是以“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人间力量
四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本质观新解:宗教是人的本质
在对“超人间的力量”信仰中的实现
第二章  宗教是“自发”和“人为”的产物
一  宗教起源的社会物质条件
二  宗教起源的“自发性
三  社会分工和阶级统治与宗教“人为化”的历史开端
第三章  宗教的存在和发展受劳动的普遍规律支配
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宗教生活的历史过程
二  劳动进步尤其是工业生产使神迹越来越变成多余
三  劳动异化与宗教异化
第四章  宗教在阶级斗争中的社会作用
一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强化阶级统治
二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三  宗教是利益斗争的“神圣外衣
第五章  宗教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相对独立性
一  “意识形态”理论的近代起源
二  宗教的意识形态特征
三  宗教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宗教的近代变迁
一  资本主义兴起与宗教改革的互动关系
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宗教的“天国的需要”变成“尘世的需要”
三  资产阶级政治解放与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
第七章  宗教消亡的社会历史条件及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  宗教消亡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  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宗教基本政策的理论基础
结语  社会生活中“生活人”的生命超越意识与宗教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一  原著
二  其他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