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物子城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5799470
  • 作      者:
    范烨,周晓红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小书,尽览苏州葑门古今繁华。既在学府园林中梳理了葑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又从坊巷街桥中展现了升斗小民的市井生活,在优雅与从容、烟火与喧嚣中,构筑起千年姑苏的独特气质。

邀请当地专家、学者撰文,并搜集百年来的新、老影像,图文并茂,多角度展现这一区域的风貌与变迁。

全书设计巧妙,装帧精美,古色古香,尽显古城风韵。


展开
作者简介

主编范烨:1980年6月5日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曾任《新京报》北京杂志资深编辑、北京博雅天下传媒旅游事业部CEO,现为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内容总监。曾在《新京报》发表作品多篇,如《珠峰与“特种旅游”》《“巧器作”曾托起北京精致生活》等,并编辑策划《美丽四川》等专题内容。

主编周晓红,1975年12月6日出生于辽宁锦州,200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曾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编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编辑,目前为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内容编辑。曾出版长篇原创童话《普达娃的500块苔藓干时间》(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策划出版“地道风物”系列丛书《地道风物·广西》,参与“风物中国志”系列《风物中国志·佛堂》,撰写两篇综述类稿件。


展开
内容介绍

这可能是中国版图上文化密度较高的8平方千米——位于苏州市中心姑苏区的葑门历史文化片区,曾是春秋时代吴国“子城”及其周边地区所在地。这里有历千年犹存的学府与园林、经百年风雨仍在的古桥与街巷,说不尽的风骨与风雅、道不完的风情与风物。它们随着苏州城东南缓缓流淌千年的葑溪,一起继续讲述着古城的传奇。


展开
精彩书摘

葑门,依然保留苏城老韵味

文字│柯继承

历史名城苏州是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苏州西南濒临太湖,太湖三分之二的水域在苏州境内;苏州北枕长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苏州还是人工运河的发祥地,前有春秋吴国时期挖凿的江南最古老运河,后有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另外,吴淞江、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等散布其间,河湖纵横,贯通为网,集散东西,供输南北,终成一个纵横四隅的水乡泽国。

葑溪,只是构成苏州城内外发达水网的若干条河溪之一,但她是苏州护城河东段的古老水路,是苏州城东南面的葑门水门的水路之源。因为葑溪,有了葑门;因为葑门,葑溪扬名。各色人群、各种物资、各方信息,经葑溪、走葑门,与苏州船来船往,屡经日月,驶出一溪润泽的景象。

太湖流域,这方后来被概称为“吴”的地域,次第花开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向世人贡献了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远古时期的文化地标。

吴国的前身是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商末,因周太王欲违长幼顺序传位之规,周太王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主动禅让王位,结伴从陕西岐山千里南奔,在长江下游南岸与梅里土著居民融合,开天辟地般发展生产和建设,建立吴国。

公元前560 年,吴国君位传至二十世孙诸樊,国都南迁至今日苏州城址。公元前514 年,阖闾即位,开始系统、科学地建设苏州城。其中,葑门是在越国伐吴之后所开,自古以来就是苏城内外互通物资、互通资讯的前沿之地。2 000 多年以来,葑门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处于浪潮前沿,至今未变。

葑门水城门,用砖比秦朝早三百年

2 500 多年前,阖闾继位不久,这片水乡泽国便宿命般迎来了一位名叫伍子胥的青年。几经岁月,雄才大略的伍子胥成为阖闾的重臣。为使吴国更好地内御外伐,伍子胥提出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革”的建议,并率先垂范;又受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根据地势、地貌与天象,精心设计,精确操作,在这河港密布的水泽间,史无前例地建成了规模极其宏伟的阖闾大城,它的位置,即在今天的古城苏州内。

吴地水多地少,史载伍子胥在选址和规划布局时,“阴阳调和、四时顺理、两阳易时寒暑应气”,在周长四十七里的城墙上,设“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

在城墙四方各开二门,以纳八方来风。八门之说,历代传承,但城门之名,各有差异。实际上,苏州古城前后共开建过十二座城门,但自元末至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州常开的城门是阊门、胥门、盘门、娄门、葑门、齐门六座。

六座城门,几乎都与伍子胥时代密不可分,特别是葑门。葑门在今天苏州古城的东南方向,地势低洼,初建时城墙由泥土层层版筑,并不耐水。在历史典籍和草野传说中,阖闾大城理应十分坚固,但苏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东南洼地修建的城墙,长期浸泡在水中,城墙根经常坍塌。于是,就于塌损处增设了一座城门,这就是葑门——与其他几座城门一样,葑门也是水城门和陆城门并排而建。

据说,辨识葑门的水城门非常容易:因伍子胥建城用的是传统的版筑之法,城墙皆为泥土夯实,而葑门的水城门是稍晚开建的,所以用的是砖块。我们总是说“秦砖汉瓦”,中国历史上砖块的大规模使用始于秦朝,而葑门用砖比秦朝早了三百年。葑门的水城门,是当时建设得最科学的城门。

和其他几个城门相比,“葑”字的由来扑朔迷离。有言来源于封禺山;有说得名于江豚;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认识,说其得名于水生植物茭白,因为茭白的根被称为“葑”。《吴郡图经续记》中解释“葑门”道:“方言谓封曰葑。葑者,茭土摎结,可以种殖者也。其事或然。”前一种说法多为人质疑,后两种说法则一致体现出当年葑门周围低洼多水的地理环境。

2 400 多年过去了,借由因水而塌的城墙、临水建起的葑门,与2 500 多岁的苏州城一起,饱览世事、饱经风霜,一路走来,没少波澜,没少豪情,没少艰辛,也没少荣华,跌跌撞撞,激激烈烈,终究构成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所感慨的“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的古迹。

“尚是春秋时物”的,当然不是房屋建筑,它们几遭兵燹,几经重建,早非上古实物,不过,古城的历史城址和“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却一直未变。苏州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向与东西向的河流几乎垂直交叉,而且所有的河岸上都有道路,于是形成了水路和陆路条条线路整齐相交的格局,很像两个叠在一起的棋盘。几十年前,苏州城里还是家家临河,房前或屋后必有河道可通,所以苏州人以船为马,以楫为鞭。而河岸上也必有通道,使得水陆两道并行向前。时光飞逝,后来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填河修路,古城“人家尽枕河”的旧貌多数已经变换,但含蕴于城市外壳之内的温润水乡气质,仍一直延续至今。

从子城到皇废基,不缺席重大历史时刻的心脏之地

如同许多古代都城一样,阖闾大城作为吴国王都,也是按照外城套内城、内城套子城的格局建设的。外城又称“郭”,内城才是市民聚集之地,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所在。子城则是内城的中心,如同北京的紫禁城为北京城的“心脏”一样,苏州的子城旧时集合了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城市功能体,为中枢机关所在地。

苏州古城的子城在今天苏州“大公园”一带,东起公园路,西至锦帆路,南到十梓街,北抵干将路。南宋《平江图》碑有明确的子城范围图,这个范围,就是当年吴王阖闾的王宫,春申君黄歇的故城,孙策政权的中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官衙,张士诚的皇都……

元末明初,朱元璋率军攻城,张士诚败绩,一把火把子城烧个精光,废墟之名,历经几百年尚在。前尘故事,几度兴废,胜迹不在,令人扼腕。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民主思想得以大力推广,子城一带陆续建造体育运动场、市民公园、公共图书馆等文体设施,成为时人交口相传的“时尚社区”。

1949 年后,这里的行政区划几经变迁。2004 年,该地区划归双塔街道管理,隶属沧浪区。2012 年,沧浪区撤销,并入姑苏区,沧浪区之名遂隐。但在老苏州人的地域概念中,金阊区重商、沧浪区崇文的观念没变。沧浪区内有千年文庙、千年府学、百年园林、百年古桥,是苏州人文历史的中心,姑苏的文脉所在。在苏州文化每一个起舞的历史时刻,子城在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都发了苏州甚至中国历史之先声。

纵览姑苏城风貌,从2 500 年前顺着时间洪流看到当下,再从浩渺的太湖之滨渐次聚焦于包括子城在内的葑门一带,我们就可以看到代表着“人文风雅”“风物清嘉”的姑苏古城,是如何一步步扩大、渐成今天的鲜活之都的。

作为古城核心,葑门一带历来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明代的冯梦龙家族世居葑门,在这里,他撰写了著名的《三言二拍》;张埙从葑门外的黄石桥畔,走上了清初第一清官的仕途;诗人沈德潜于葑门外竹墩村的家里,写出了三部《别裁》,并提出著名的“格调说”;清代苏州“彭宋潘韩”四大家族中,彭、宋两家都住在葑门,其中彭家还是全国唯一的祖孙连中会元、状元的一家。葑门文风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鼎盛的文风奠基于深厚的教育基础。从泰伯奔吴、建吴开始,江南吴地人就格外重视文教。范仲淹在葑门地区择地兴学,他创立的苏州府学——文庙,是全国第一所州府级学校。

郑元祐《侨吴集• 文正书院记》载:“当时天下郡县未尝皆置学,公至吴,首以己地建学。故学校遍天下者,自公始。”杨载《平江路重修儒学记》更是说“天下州县之学,莫盛于江浙之间,江浙之间之学,莫盛于吴……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也”。清代思想家冯桂芬对苏州府学的评价更高,他说:“三代下学校之制,至范文正天章阁之议行而始大备。”

维吴有学,立我风骨。千年府学在宋代乃至教育通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有宋一代的兴学之风。自宋以降,苏州文运昌盛,人才辈出,先后有3 000 余人考中进士,其中考中状元者达50 名,不愧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从隋大业三年(607)开科取士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科举的近1 300年间,全国共有文状元596 名,武状元115 名(宋开始取武状元)。其中,按苏州现辖行政区域计,苏州共产生了文状元45名,武状元5 名。“姑苏文盛出状元”成了人们赞誉苏州的口头禅。这些状元中,韩菼、彭定求就居住在古城东南部。

悠悠长河往溯,千年前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时,莫非是将庆历文人的风骨揉入了府学的砖瓦庙墙中?苏州的教育,同全国教育一样,科举时代的教育可称为旧学,结束科举制度后引进的西方现代学制,则可称为新学。无论旧学、新学,苏州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范仲淹兴办府学后,苏州旧学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空前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政府下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结束了长达1 300 年的科举制度,中国开始了被称为“新学”的现代教育。

苏州的新学,也走在当时中国教育的前列。全国刚宣布废科举办新学,苏州的新学就纷纷涌现,从官方到地方士绅所共同表现出的办新学积极性,为其他地方少见。这种情况,一是得益于苏州文化本身开放、兼容并收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缘于苏州在地理上接近大都市上海,得风气之先,切身感受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苏州的官办学校,除光绪二十六年(1900)已成立的苏州中西学堂(后改为江苏高等学堂)外,还有前身为正谊书院的苏州府中学堂,以及光绪三十年(1904)由苏州紫阳书院改立的江苏师范学堂。地方社会团体和个人创办(民营)的学校,则有公立第一中学、振华女校。苏州的教会学校起步也早,同治十年(1871)美国教会创办存养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美国教会创办中西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存养书院和中西书院合并为东吴大学堂。此后,美国教会兴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校,有东吴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博习医院护士学校等,这些学校也都是首先建在古城东南部。

清代以来,为苏州旧学、新学发展呕心沥血的名臣贤士,如赫赫有名的林则徐、冯桂芬、叶昌炽、俞樾、王韬、章太炎、颜文樑、王季玉、叶圣陶,他们主要的活动和居住区,也都在子城附近。

传承与传递,风骨与风雅从未改变

对于更多的文人、士大夫而言,苏州更是“隐逸”和“风雅”的代名词。自苏舜钦修建沧浪亭开始,退隐官宦、名门乡绅在苏州修宅建园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甚至无法统计历史上私家园林到底出现过多少座。苏州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古典园林,就有67 座之多,再加上寺、庙、庵、观等接近于园林功能的休闲观光场所,丰富的文化资源十分可观。仅葑门一带的沧浪亭、网师园、灭渡桥、定慧寺,以及许多名人故居,就足以畅游。

走在葑门内,聆听梵铃声响,那定是被视作“苏州城里两支笔”的双塔般若,从唐咸通二年(861)始建佛寺于此,其一直传扬至今;依稀还有柔丽婉转的唱腔,在网师园中弥散,诉说着渔樵归隐的心绪。园里行回不尽、云水相望,40 年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内仿照网师园中殿春簃小院所设计的“明轩”,还开创了中国园林艺术走出国门的先河。

葑门地区的市井,则是府学风骨与园林风雅的结晶。市民是最直接的受益人,无须学孟母之三迁,便可在淳正文风中浸润身心,以至于这里的商贩店肆,都有着谦谦士子的温润圆融。乡民挑着菰米芡实,从横街走进葑门,在涌涌人潮中放声叫卖,软语如歌;渔民则划着小船,载着鱼腥虾蟹,穿过元朝始建的灭渡桥和后代加建的觅渡桥,在河道中灵活转身,便能到达任意一家的后门前,或停棹于人家的窗下;早市起,四面汇聚而至的商贩含笑而立,在狭长的集市中经营着自家的希望;晚市毕,推着小车叫卖糖芋艿、糯米小圆子的老妪收起矮脚凳,在暮色中带回一天的收获。

到了明朝中后期,手工制造业逐渐发达所带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更是让苏州在含蓄温雅的气质中,尽享商业的繁华。葑门一带,因为水陆交通便利,成了远近闻名的物产交易中心。在葑门横街这条今日苏州最市井的老街,你还可以找到最乡土的老农,他们操着吴县乡音,推销着自种的蔬菜;也可以看到时髦的南人,带着瓯越腔调夸口自己店里的高科技产品。南腔北调,东西汇聚,展示出的是现代苏州的活力,千年姑苏的包容。

说不尽的市井,道不尽的风情。面对这样的苏州,如此的子城,这般的葑门,想要描绘她的时候,可能都会词穷语拙,只能感慨一句“好一个苏州”了。

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风物清嘉的苏州,最有代表性的时新农产品,首推享誉中外的“水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慈姑(茨菰)、荸荠、菱角、莼菜八种水生作物。它们原是苏南、浙北地区的传统食物,鲜嫩可口,令人食之忘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葑门内外纵横交叉的河道,肥沃的农塘,给水生蔬菜的种植、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很早就成了“水八仙”的主要种植地。以至今日,人们还是山歌般地吟唱着“南荡芡实、斜塘藕,车坊的荸荠赛白梨”。

一个古城的确立与守望,必须要有众所认同的城市名称、古今一致的城市地址、传承不绝的城市精神;要有传递文化的市民,还要有市民奉祀的文化。从子城到阖闾大城到苏州城,从府学文庙到正谊书院到苏州大学,在2 500 年的城市建设史中,葑门一带以古城心脏的不二地位,将千年姑苏的风骨、风雅、风情、风物之美,描摹成画,绘城若诗。


展开
目录

序言:天堂东南方,藏着千年锋芒与风华/范烨  012

葑门,依然保留苏城老韵味┃ 016

维吴有学

开天辟地,创中国官办学校的苏式样板┃ 032

东西碰撞中,在苏州发端的中国近代启蒙┃ 056

天赐庄:见证近代风云变幻┃ 078

千年风雅

苏州园林,读懂中国文人精神的“无字书”┃ 090

沧浪亭:与先贤穿越时空的对话┃ 106

可园:小园景致皆与书院教育相关┃ 120

网师园:极致小园一处,架起中外对话的桥梁┃ 132

风云际会

葑门坐落在苏州近代变革的“地震带”上┃ 148

四时葑门

葑门横街:苏州人内心里的大后方┃ 17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