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儿童教育心理学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1139302
  • 作      者:
    [奥],阿弗雷德·阿德勒
  • 译      者:
    吕正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8-01
收藏
产品特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在自己的理论中,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建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20年,成立儿童指导中心,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逐渐形成独特的儿童教育理论。1976年,以他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父母效能培训课程风靡整个西方社会。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着作有《论神经症性格》《神经症问题》《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他的理论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译者简介:
  吕正,心理学硕士,致力于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多年,并利用自己的语言与专业优势,完成了多部外国心理学专着的翻译与校对工作,深受业内人士好评。《儿童教育心理学》为其近期新作,语言简洁流畅、文风成熟稳健,全书不但文意翻译准确到位,同时还保证了行文的通俗易懂,使得心理学理论得到极好的传播。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儿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儿童教育心理学》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指南,为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用通俗易懂的理论,结合事例,向读者传授教育之道。书中强调人格的统一,阐发问题成因,指出常见的教育错误,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一一给出答案。答案中不仅有方法,还有依据,科学严谨,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部扛鼎之作。

书中指出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对儿童的各种表现进行解读。孩子是一面镜子,通过孩子成人也可以反观自身,完善自我。这本书也可以让家长朋友们见微知著,在未形成障碍前,就有效预防问题的产生,使孩子能够在正确的指引下良性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的心理活动非常奇妙,无论哪个方面都令人着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生活史。儿童的所有活动都在反映他全部的生活和整体人格,如果我们不了解他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将人的行动及其手段协调成一个单一模式的过程。早在童年时期,这种发展就开始了。生活要求儿童对外部环境做出统一的反应,这种对不同情境的统一的反应方式不仅构成了孩子的性格,也构成了他行为的个性化,从而让他与其他孩子区别开来。
  人格的统一性往往被大部分的心理学派忽视了,就算没有被全部忽视,至少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心理学理论或精神病学实践常常对一个特定的表达进行孤立的研究,认为它们是独立存在的。有时,人们认为这种表达或手势是一种情结,将它与个体的其他行为分隔开来研究。这种做法就像是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然后企图抛开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样做尽管很不妥当的,但是却被普遍应用。
  这种错误的做法一旦应用到儿童教育中,就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对儿童进行惩罚时,这种错误做法的危害愈加明显,如果儿童犯了错,将要被惩罚时,人们往往会考虑儿童人格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其实,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惩罚一般是弊大于利。因为如果这个儿童总是犯同一个错误,教师或家长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屡教不改。但如果这个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即他留给人们一个好的总体印象,他就不会受到特别严厉的惩罚。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没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即没有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去研究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这与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某个单一音符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我们问一个儿童他为什么懒惰,永远不能期望他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期望一个儿童会告诉我们他撒谎的根本原因。
  几千年来,深谙人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认识自己是多么困难啊!”对这样复杂的问题,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一个儿童给出答案呢?就算是心理学家,要回答这些问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我们以某种方法认识了个体的整体人格,才可能了解他某一行为所表达的意义。所谓的方法不是要描述他做了什么或者如何去做,而是要了解他在面临任务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下面这个例子,将会告诉我们了解儿童整体生活背景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男孩13岁,他有两个妹妹。他5岁前的生活特别快乐美好,因为当时他还没有妹妹,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周围每一个人都喜欢他,无论他提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爸爸是个军官,在家的时间很少。他的妈妈是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对这个依赖性强又固执的儿子特别宠爱,对他提出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不过,当这个儿子表现得蛮横无理或使出胁迫性的态度和动作时,妈妈就会十分生气,母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就是,儿子总是试图控制妈妈,对她发号施令,他随时随地都想以蛮横无礼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虽然这个孩子带给妈妈很多困扰,但他本质上并不是个坏孩子。对于他蛮横无礼的态度和行为,妈妈选择了宽容,仍然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孩子认为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能帮他解决。当然,他很聪明,也像其他儿童一样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在小学的成绩都很出色,直到8岁那年,他开始出现了一些让父母难以忍受的显着变化:自暴自弃,毫不用心,懒散拖沓。如果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妈妈做出揪头发、拧耳朵、掰手指这些行为,让她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他拒绝改正自己的无礼行为,而且随着妹妹的长大,他的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很快,他就开始捉弄小妹妹,虽然他没有伤害妹妹,但却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他的这些坏行为,都是因为种妹妹的出生取代他成了全家人的关注焦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得恶劣,或是孩子身上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新现象出现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更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我们往往不会发现是妹妹的出生导致哥哥成为了问题儿童,但这种情况却屡屡发生。原因在于对妹妹出生这件事,哥哥没有正确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原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因果关系,因为我们绝不能说,因为一个孩子的出生,所以另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得恶劣了。但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落向地面时,它必然会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下落。
  所以,根据个体心理学所做的研究调查,我们能够断言:在心理“下落”方面,起作用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是那些不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错误。这些错误对个体的未来成长也有影响。
  毋庸置疑,人的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会犯错,而且这些错误与其导致的结果密切相关,从而使个体产生了错误的行为或错误的人生取向。犯错的根源在于心理目标的确定——因为心理目标的确定和判断密切相关,一旦涉及到判断,就有可能会犯错。在童年早期,目标的确定就开始了。儿童往往在2~3岁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会一直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它,并努力去实现它。因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所以确定了错误目标。而目标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它会对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约束或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儿童会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行动落实目标,竭尽全力地追求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决定儿童成长的,是他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我们还要认识到,每当儿童陷入一个新的困境,他的行为往往会受制于他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众所周知,决定一个儿童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的,不是客观的事实或情况(比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而是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凭借这点作依据,我们就足以反驳严格因果论——虽然客观的事实及其绝对的含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却没有这种必然的联系。
  我们的心理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对事实的看法不仅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构建我们人格的基础。有一个经典例子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即恺撒刚登陆埃及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恺撒一踏上海岸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罗马士兵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但聪明的恺撒灵机一动,兴奋地张开双臂,大声喊道:“非洲,你属于我了!”如果恺撒没有这样做,英勇无畏的罗马士兵肯定会掉头返回的。
  我们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现实对人的影响受到我们结构化的、整合良好的人格的制约,所以现实自身对我们行动的影响甚微。大众心理和理性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在一个有益于大众心理的环境中,出现了人的健康的理性常识,这不能说是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而是说明两者对环境的自发的看法是一致的。一般来说,理性常识出现的时候,往往是错误的或荒谬的观点受到批判的时候。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三章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六章    如何预防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九章    注意儿童在新环境的表现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如何影响儿童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的误区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一    个体心理问卷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案例及其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