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讲述真相:沃尔特·克朗凯特
0.00     定价 ¥ 20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910087
  • 作      者:
    [美]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6-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 一部关于沃尔特?克朗凯特的、揭秘传记。克朗凯特对自己的私人生活守口如瓶,他的一生鲜有人


知,在道格拉斯?布林克利之前从未有人接触到如此丰富的克朗凯特私人文稿,也从未有人对他的亲朋好


友作过如此全面的采访,因为布林克利,这位美国偶像首度得以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 大师巨献,传记经典。作者道格拉斯?布林克利是美国著名的历史教授、传记作家。曾有六部作品获选为《纽约时报》的年度佳作。

◆ 译文优美,文学性强。译者徐海幈翻译《叶卡捷琳娜大帝》等多部名人传记,像小说一样轻松阅读。

◆ 白岩松、杨澜、水均益、柴静、陈鲁豫等中国新闻人一致推崇的“职业偶像”。

◆ 裸书脊线装,外加特种纸外封及特殊工艺,值得收藏。


展开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莱斯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的传记作者,《名利场》杂志的特约编辑,被《芝加哥论坛报》誉为“美国的新一代大师”。其著作有《在野勇士:西奥多·罗斯福与美国圣战》《任期:约翰·克里与越南战争》《迪安·艾奇逊:冷战岁月,1953—71》《没有结束的任期:吉米·卡特离开白宫后的历程》《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与联合国的创立》等,其中有六部曾获选为《纽约时报》的年度佳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全球首位新闻主播,从事采访及新闻报道60余年;

他主持的《CBS晚间新闻》居全美电视新闻收视率榜首长达21年;

他超过了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值得信任的人”;

他树立了一般记者难以企及的诚实、客观、充满激情和洞察力的典范;

他是白岩松、杨澜、水均益、柴静、陈鲁豫等中国新闻人的“职业偶像”;

……

本书是首部关于沃尔特?克朗凯特的揭秘传记。从克朗凯特在密苏里州和得克萨斯州度过的童年时光


讲起,逐一记述了他在大萧条时期涉足新闻事业,以及采访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冷战时期的


苏美太空竞赛、美越战争、美国大选、肯尼迪遇刺、尼克松访华、水门事件、阿波罗登月、海湾战争等重


大事件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这位20世纪受信赖、受爱戴的记者令人惊叹却不为人知的一生。

在道格拉斯?布林克利之前从未有人接触到如此丰富的克朗凯特私人文稿,也从未有人对他的亲朋好友做


过如此全面的采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机会布林克利以的清晰度将这位美国偶像呈现在我们面前



展开
精彩书评

克朗凯特的声音能在不稳定的世界中安稳人心,他让美国人民信任他,而且从不让人失望。

——奥巴马

克朗凯特教会我,主持人不单是新闻播报员,更是一个有丰富情感和令人信赖品质的人。

——柴静

我觉得克朗凯特对于我们所有的中国电视媒体人,特别是主持人、播音员来讲具有类似于教父,或者说是一种精神领袖那样的一种作用。

——水均益

在这部研究深入、分析精辟的传记中道格拉斯·布林克利向读者呈现出了克朗凯特的本质,在他的笔下克朗凯特并不是一位偶像人物,而是一位充满怜悯和爱,有时还心怀仇恨的活生生的人。这是一个迷人而可贵的故事。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

这本书全面记述了沃尔特·克朗凯特的一生,文字优美,研究深入,令人难以释手。难以想象有人能写出比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的这部著作更配得上“美国受信赖的人”的传记。布林克利撰写过一部又一部可信的传记文学,每一部都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钦佩,而这一部则堪称是杰作中的杰作。

——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美国传奇:菲茨杰拉德家族与肯尼迪家族》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的这部作品引人入胜,研究深入,重温了美国电视新闻业的全盛时期,以及能体现这一时期的那个人的光辉时刻。这本书还在字里行间呈现出一位成千上万美国人自以为十分了解,但实际上正如布林克利的这部作品像我们展示的那样他们对其一无所知的沃尔特·克朗凯特。

——迈克尔·贝希洛斯,《总统的勇气》

在这部引人入胜、笔触谨慎的作品中道格拉斯·布林克利不仅讲述了一位特立独行的美国传奇人物的一生和他所经历的关键性的几十年,而且还展现出一个民族在胜利与悲剧时刻流露出的情感。

——罗纳德·斯蒂尔,《沃尔特·李普曼与美国世纪》

本书研究详尽,行文优美,堪称是经典之作。在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的所有作品中这一部是优秀的,它讲述了20世纪受信赖、受爱戴的记者令人惊叹的一生。这是一个迷人的故事,即便在未来也依然会拥有读者。

——黛比·埃普盖特,《美国著名的人:亨利·沃德·比彻传》

展开
精彩书摘

尾声

电子山姆大叔


在人类进入核时代、电脑时代、太空时代、石油化学时代、远程通信时代、DNA时代的时候我们都在场。它们汇流成一条变革的大河,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大河。

——沃尔特?克朗凯特,《记者生涯》


2009年7月17日,沃尔特?克朗凯特与世长辞了,享年92岁。在去世前的几个星期里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在不断恶化,凯西、南希与奇普都陪在他的身边,两只心爱的猫布莱基与奇萨躺在他的身旁。凯西说过:“深爱爸爸的人都围在他的身边,他完全与世无争了。”在克朗凯特在人世的最后几天里,吉米?巴菲特在他的床前唱着小夜曲,用尤克里里(夏威夷四弦琴)弹奏着他最喜欢的海盗歌曲,在布拉德利临终前他自己也曾这样陪伴着布拉德利。虚弱倦怠的克朗凯特有时候会跟随巴菲特一起哼唱起来,这时候他的喉咙就会轻轻地嘎嘎作响。提起往事时巴菲特说:“当我们听说沃尔特快要不行的消息时米奇?哈特和我就去看望他,给他打气。音乐似乎安抚了他的灵魂,他心平气和地对世界……露出了笑容。”

这天晚上女演员黛博拉?拉什在舒伯特剧院参加演出,舞台上上演的是剧作家诺埃尔?考尔德的喜剧《快乐幽灵》,主演是与克朗凯特一家都熟识的安吉拉?兰斯伯瑞。下了舞台之后拉什从保安人员那里得知她的公公已经过世了,电视上正在铺天盖地地报道这条消息。在所有演职人员中只有兰斯伯瑞知道拉什的丈夫是奇普?克朗凯特。

兰斯伯瑞向惊呆的拉什问道:“你没事吧?还能继续演吗?”拉什说:“没事。我没事。”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女演员杰恩?阿特金森走了过来,问她们俩为什么情绪这么低落。

“他的公公刚刚过世了。”兰斯伯瑞说。

“哦,真遗憾。你们知道吗?沃尔特?克朗凯特也刚刚过世。”阿特金森说。

包括记者、政客、宇航员、好莱坞的一大批明星在内的所有人都称克朗凯特是“美国最受信赖的人”,就好像他没有自己的名字似的。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克朗凯特都一直受着人们的爱戴,他被人们颂扬为慈父般的人物,当电视日渐变成快餐式美国文化的缩影时他却一直那么令人可敬。电视娱乐节目层出不穷,但是克朗凯特始终如普利茅斯之岩a一般屹立不倒。成千上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电波中向“KB2GSD”致以敬意,他们这个族群的链条上失去了重要的一环。在听到克朗凯特逝世的消息后一名爱好者用Twitter出现之前的传统方式通过电波说:“克朗凯特万岁!”

公众通过收视率调查表达自己的喜好,然而电视业的真正权威是公司的总经理们。如果说电影是导演的媒介,剧院是剧作家的媒介,那么电视则孵化出一批带有华而不实的头衔的商业经理,例如总制片、副总裁、总裁和主席。正是弗兰克?斯坦顿博士和罗伯特?金特纳这样的资本家为二战后的电视市场确定了基调和品位,他们以牟利为导向的决策制定过程为电视业的历史做出了断代。

但是,到头来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电视业梦想家的大名。赢得过这种敬意的只有克朗凯特—沃尔特大叔—与默罗,人们对他们两个人的尊敬甚至超过了对历任的某些总统的敬意。最终,在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这样的恶性腐败事件面前克朗凯特这块金字招牌成了纯新闻的诚实性的代表。坐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纽约的主播座位上,这位来自大平原上圣约瑟夫市的“普通人”在家家户户享用晚餐的时候娴熟地用30分钟的时间向观众概括讲述着这个复杂的世界。尽管他的工作在于报道客观新闻,但是他制造的产品却是可以帮助人辨明是非对错的公平思想、司法智慧和道德指针。戴维?施里布曼在发表于《华盛顿明星报》的文章中颇有洞察力地指出:“克朗凯特存在了整整一个时代,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为人父母最好的体现。”如《洛杉矶时报》,以及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后来所说的那样,他是人们的大家长。泰德?透纳曾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说:“对于这个人你还能说什么?这个名垂电视史的家伙还从来没有让谁厌烦过。”

克朗凯特的逝世令美国陷入了困境,因为在他出现之前电视新闻业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早在1978年的时候,《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曾问过克朗凯特他所做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新闻。难道电视新闻的本质是表演,而不是实质性的新闻事实吗?一向喜欢开玩笑的克朗凯特立即产生了戒备心。他参与创造了电视新闻这种新闻品种,他希望在人们的眼中电视这种媒介有资格与默罗的广播工作相提并论。他说过:“以前看到报纸上的坏消息我们常常惊慌失措。而今,在新闻人的眼中电视新闻也值得尊敬了,这是新出现的变化。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属于我们自己的队伍。我们还拥有了当初我们缺少的自信。”

就在克朗凯特发表上述这番评论的同一年,正是在他的斡旋下萨达特与贝京走到了一起。然而,在他逝世的时候电视新闻在各种力量的驱动下已经变成了满是烂泥的空谷,因为电视新闻抛弃了它原本具有的公共服务价值。观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节目得到的收益日趋减少,只有《60分钟》、《麦克尼尔—莱勒新闻一小时》,以及克里斯蒂娜?阿曼鲍尔所做的各种节目除外。曾经克朗凯特在《玛丽?泰勒?摩尔秀》中只做过一次精彩的表演,而今广播电视记者们都自视为好莱坞明星。廉价、愚蠢,同时又欣欣向荣的电视产业已经侵蚀了电视成为老师的可能性,在这个世界里娱乐节目和收入来源都在迅猛增长,与此同时教育性的电视节目却遭到了损害。电视新闻多半沦为电视业最微不足道的因子。1962年发射成功的“电星一号”卫星在当时是令人惊叹的奇迹,到了2009年却成了血光四溅、毫无节制的角斗士狂欢会,播音员们在为暴力、瘟疫、飓风和“恭喜你,答对了”之类的节目欢呼喝彩,因为这一切都有助于收视率的提高。

克朗凯特死了,但是他依然如一座桀骜不驯的丰碑一样挺立着,只有当一名伟大的新闻播音员在心中对这个国家做出正确、中立的判断时才会像他这样死而不朽。他不是电视界司空见惯的自恋狂和吹牛大王,他的播音始终不是为了投合观众的心意;相反,他需要的是人们希望被当作严肃新闻的内容。两者的差异微乎其微,但是非常鲜明。天生就对美国的宪法原则秉持着乐观主义信仰的克朗凯特最终留名青史。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主播一职不是神圣的使命,它只是为公众提供服务而已。当我们无一幸免地面临着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带来的羞辱与惩罚时,克朗凯特为我们的国家接受了惩罚。《得克萨斯月刊》曾说过克朗凯特的身上“有一种天生的加尔文教徒式的诚实,这种诚实是无法造假的,当然也不会走样”。用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话来说就是,克朗凯特已经成为“我们的电子山姆大叔”。

克朗凯特的三个孩子在曼哈顿的圣巴托罗缪教堂为父亲举行了葬礼,四年前他们也是在这里为母亲举行了葬礼。他的遗体在摩利亚山墓地被火化了,随后人们又为他举行了一场低调的追悼会,沃尔特与贝特西在世的亲属和巴希特一家人出席了追悼会。在家人的监管下每一笔捐款都被汇入了沃尔特?克朗凯特与贝特西?克朗凯特基金会(捐款将被分配给克朗凯特夫妇共同支持的慈善组织)。克朗凯特的首席秘书马琳?阿德勒在安排随后的追思会时还要处理数百家媒体要求参加追思会的申请信,与此同时各大电视公司都不断播放着对克朗凯特身为历史见证人的深度报道,他亲眼见证了从诺曼底登陆日到奥巴马获选的各种历史大事。各界人士都向克朗凯特的家人送来了问候。乔治?科鲁尼说:“在3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声音,这个声音甚至让我们实现了我们原本难以企及的梦想。我恨这个没有了沃尔特?克朗凯特的世界。”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已经预先为这个不可避免的日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克朗凯特与世长辞后的一个星期里播发了大量精心编辑的讣告和令人缅怀的克朗凯特原声片断。每一位与克朗凯特合作过的公司同事都献上了一份悼词,言语中充满了对克朗凯特难以自抑的仰慕之情。出身于《60分钟》节目组的迈克?华莱士在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节目中说道:“难以想象我还会对谁如此敬慕。”莫雷?塞弗指出克朗凯特始终能区分出真相与假象,他称这位传奇主播是“真正的电视新闻之父”。 在1962年以首任总制片人身份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组的唐?休伊特也流露出同样的哀伤。他问道:“有多少新闻机构能有机会先是沐浴在爱德华?默罗带来的长达半个世纪的阳光里,接着又是沃尔特?克朗凯特带来的半个世纪的阳光?”

凯蒂?库里克承担起克朗凯特之前的双重职责,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新一任主播及责任编辑,她也动情地提到克朗凯特对新闻的“目的与怜悯心”有着惊人的敏感,他从来不曾心存恶意。库里克用克朗凯特的录音片段开始了当天的节目,用这种方式向她的这位传奇前任表示了敬意(在克朗凯特的葬礼举行时库里克没有在节目中播出克朗凯特的画外音)。2006年9月5日的夜晚,第一次坐在主播座位上的库里克谦卑地告诉观众她想不出任何一句能够勉强企及克朗凯特那句“事实就是如此”的结束语。最终她也没有逞强与克朗凯特一争高下,只是用一句简单的“谢谢收看”结束了当天的播音。

芭芭拉?沃尔特斯在天狼星卫星广播电台的节目中长篇累牍地向克朗凯特卓越的播音生涯表示了敬意,其中一部分节目内容来源于他们两个人当初为《记者生涯》一书的出版所做的一次长时间采访。沃尔特斯相信没有人能像“诡计多端的老沃尔特”那样在采访时与采访对象争论不休。出人意料的是沃尔特斯比任何人都更加怀念她的这位总是“怒气冲天”的竞争对手。就连丹?拉瑟也真心实意地感到难过,他也向自己的宿敌献上了真诚的颂词。他告诉微软全国广播公司节目的雷切尔?梅多:“沃尔特具有我们所说的在电视上‘穿透镜子’的能力,就是说他能够与观众心灵相通。”从来没有人觉得克朗凯特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是在照本宣读着提词器上面的内容。电视观众视他为蒸馏器,能够将重大新闻化繁为简,适合普通观众理解。拉瑟说过:“没有比他更出色的人了。我们各有差异,但是我一直仰慕他取得的成就,这一点始终不曾动摇过。”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面对国家》节目也清晰全面地展现了克朗凯特蔚为大观的职业生涯。在星期天的节目中哈里?史密斯担任了节目的嘉宾主持,鲍勃?舒弗尔负责幕后工作,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节目充分展示了克朗凯特在协调、编辑和播音方面的非凡能力。他从来不会试图让自己凌驾于报道之上,具有这种品质的电视记者堪称是业内的稀有品种。宇航员约翰?格伦也在节目中激动地追忆着克朗凯特对“水星”、“双子座”和“阿波罗”这些太空探索工程的价值,克朗凯特始终在为这些项目欢呼喝彩,始终对这些项目保持着乐观精神,手里随时都拿着得来不易的新闻事实。格伦在悼词中说:“今天早上我觉得自己几乎就像是在帮沃尔特?施艾拉顶班。在一次次报道太空项目的时候他和沃尔特真是一对黄金搭档。他俩永远形影不离。”

鲍勃?舒弗尔的讲话尤其打动人心,而且他的话充分回答了史密斯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美国民众如此信赖克朗凯特。他说:“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沃尔特黝黑的肤色不是在播音间的灯光下晒出来的,他的这身肤色是一次次现场报道新闻时晒出来的。这就是你之所以愿意为沃尔特效力的原因。他知道新闻并非来自于通讯社的电传机,知道有的记者就得亲临现场,有人就得爬到市政大厅的尖顶上去瞧一瞧尖顶有多高,就得有人做这些事情。沃尔特知道要想搞到新闻有多难,因为他亲身经历过这一切。”



展开
目录

序?言/001


第一部分│成为记者

第一章 密苏里少年/002

第二章 休斯敦青年/011

第三章 学艺/022

第四章 成为合众人/037


第二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章 做好准备,奔赴欧洲/050

第六章 作家六十九营/064

第七章 空战新闻泰斗/079

第八章 滑向胜利日/090

第九章 从纽伦堡审判到苏联/102


第三部分│冷战时代的播音员

第十章 电视新闻的初创时期/112

第十一章 大选之夜和UNIVAC/124

第十二章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龙套先生/136

第十三章 亨特利与布林克利带来的挑战/145

第十四章 薪火相传/159

第十五章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里的太空新边疆/177


第四部分│主播

第十六章 卡米洛特的主播/194

第十七章 肯尼迪遇刺/214

第十八章 谁害怕尼尔森的收视调查?/232

第十九章 佩利削权未遂/248

第二十章 民权和双子座计划/266

第二十一章 该拿越南如何是好?/280

第二十二章 春节攻势/302


第五部分│巅峰游戏

第二十三章 1968年的平静与混乱/320

第二十四章 登月旅行先生/337

第二十五章 地球日的化身/356

第二十六章 尼克松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之战/367

第二十七章 尼克松时代可以报道的真相/381

第二十八章 粉丝俱乐部,跟踪者,向政治说再见/403

第二十九章 愈合的时候到了/421

第三十章 接纳吉米?卡特/436


第六部分│代言人

第三十一章 退休蓝调/458

第三十二章 苦苦挣扎的政坛元老/477

第三十三章 桀骜不驯的自由主义者/494

第三十四章 “全世界最老的记者”/514

第三十五章 新千年到来/532

尾?声 电子山姆大叔/550


致?谢/560

参考资料和注释/568

人物简介/573

引文注释/584

采访名录/700

译者后记 普通人的史诗/70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