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主创中国边疆经济学的名家:牛德林传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38203
  • 作      者:
    徐旭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旭,男,1972年生,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出版的著作有:《全球化发展》《整合发展》《跨国购并的整合之道》。

展开
内容介绍

  《主创中国边疆经济学的名家:牛德林传》记述的是经济学家牛德林教授的学术贡献和光辉人生。全书分为两篇,共十章,较完整地展现了牛德林教授在边疆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及成果,部分重要成果全文收录于书中,极为珍贵。此外,本书还展示了牛德林教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凡的创新精神。牛德林教授以“教书育人”为神圣天职,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在从事学术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发扬求是创新的精神。

  《主创中国边疆经济学的名家:牛德林传》的特点就是它的真实性、传记性和整合性,做到了用事实说话。编著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全面研究龙江经济学人的重大贡献、精神境界、成长规律、名牌效应,集中发掘龙江经济学人的群体和流派,以期发挥重要的整合效应。

展开
精彩书摘
  《主创中国边疆经济学的名家:牛德林传》:
  美国边疆学派的“安全活塞”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论点:①“边疆是穷人的天堂”,它为每一个被压迫的人开放了“经济平等”的机会;②边疆使美国工人“不会接受低工资”,它保证了美国工人的“高”工资水平;③边疆使美国社会“和谐地”“无冲突地”发展。不难看出,这些理论观点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反映,是不科学的。特纳把美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片自由土地视为“边疆”。在他看来,自由土地为每一个受压迫的人提供了自由平等的机会。它为穷人、不满现状的人、受压迫的人敞开一条逃生之路,因而它起着缓和社会矛盾、调节经济发展的“安全活塞”作用。他写道:“只要一个人稍许努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地方,他在那里可以参加按自己理想建立自由城市和自由州的工作,那么谁还情愿留在受法律压制的环境呢?”(特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1920年,第259页)被压迫的人离开原来被压迫的地方,使原来存在压迫的地方的矛盾“缓和”了。因而,边疆成了“安全活塞”。
  作为美国历史学家的特纳,对于占领西部的暴力事实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他把对印第安人的野蛮屠杀、驱逐和掠夺事件一笔勾销,而把向西部扩张和占领西部,仅仅看作是有“开拓者精神”“富有理想”的人们所进行的单纯开发土地的过程。依照特纳的逻辑:“发现理想”的精神力量,推动了向西迁移;由于西部的开放,人人获得了平等机会;由于机会的平等,个人的“开拓精神”又可以进一步施展,从而导致大资本的形成。显而易见,“安全活塞”理论,是一种资产阶级欢迎的并为有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理论。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厉以宁在《美国边疆学派的“安全活塞”理论》(《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3期)的专论中指出,“边疆——安全活塞”的三个基本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边疆”只能是资本主义的“国内殖民地”,是美国资本家和欧洲资本家的“天堂”,而不可能成为穷人的“天堂”。追溯历史,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开发与巩固西部边疆,为了缓和财政困境,通过一次次颁布土地法令,规定按一定限额(比如最小单位不能少于640英亩)出售土地,要求一次付款。这事实上是剥夺了贫困移民购置土地的机会,而能廉价购置大块土地的只能是土地投机家、大官吏和较为富有的农场主。尽管1820年再次缩小售地限额(80英亩),广大贫困移民能够购置土地的仍十分有限,能够大量增置和垄断土地,并靠土地发大财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即使从美国当时社会情况来看,农业的西部地区和工业的东部地区之间的关系,明显地反映了城市剥削农村的对立关系。东部通过商品的不等价交换以及银行、运输等系统,对农业的西部进行剥削,保证了工业的东部的利益,使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获得巨大利益,巩周了大资本在美国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把经济“不发达”的“边疆”当作廉价原料的产地,最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为过剩资本寻求出路的投资场所。这就是“边疆”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其次,“边疆”也并非如同特纳所说可以“维持高工资水平”。特纳认为,西部是穷人的“天堂”,一切受压迫的穷人都可以在自由土地的西部“占有一个农场”,使东部工人不会接受低工资,这同样是不正确、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转化形式,它受劳动力供求规律支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量最多只能同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相当。即使舍弃这个根本理论原理不谈,还有两点理由说明边疆学派的错误。其一,从历史上看,19世纪20年代的实际资料表明,当时一般工人生活在“饥饿的边缘,他们即使能幸而不夭折的话,也无法为自己积蓄下养老的费用”。其二,必须明确美国西部的自由土地是向哪个阶级开放,其自然资源由谁占有和支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美国西部丰裕的自然资源和未开垦的土地,使劳动者提供的更多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归资产阶级无偿占有,而不可能转化为“高”工资。
  最后,同前两个错误论点相联系的是“边疆保证阶级协调”的论点。特纳说:“西部的自由空间”对美国社会上的矛盾和冲突“天然起着一种医疗作用”,它保证美国社会是一个“经济平等……并包含着政治平等”的社会。边疆学派称这种作用是“心理的安全活塞”。这种阶级调和论的错误是很明显的。19世纪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劳动与资本对立的阶级社会,它绝不会因西部工人能在自由土地上“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消失阶级对抗的因素;绝不会由于东部在业工人向西迁徙作为“对雇主的要挟”而对雇工做出让步,从而使两大对抗阶级彼此“协调”起来。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学术贡献

第一章  牛德林教授在诸多领域的贡献

一、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二、在创建边疆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三、在市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四、在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贡献

五、在人口经济研究领域的贡献

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七、牛德林教授荣获的崇高荣誉

第二章  中国边疆经济学的开山名著

一、边疆与边疆经济

二、边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边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边疆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五、《中国边疆经济发展概略》的社会反响

第三章  指导边疆经济超常发展的经典名著

一、《全方位对外开放与边疆经济的超常发展》的引言

二、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三、我国边疆省区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

四、周观经济概念的形成及其实践意义

五、扩大和提升边疆省区的全方位开放

六、抓住机遇加快边疆省区的经济发展

七、边疆省区经济的全方位开放与超常发展

八、21世纪中国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九、附录的七篇边疆经济学文献

十、值得认真研读的《后记》

第四章  创成中国边疆经济学的第三座里程碑

一、黑龙江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论纲

二、论2l世纪的哈尔滨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

第五章  中外著名期刊《边疆经济研究》

一、《边疆经济研究》的创立

二、《边疆经济研究》的基本特点

三、声望日高的《边疆经济研究》

四、牛德林“不用扬鞭子自奋蹄”的倾心奉献

第二篇  人生经历

第六章  牛德林教授的人生经历

一、穷苦木匠的儿子与极其难得的学前家教

二、老父仙逝生母再婚,少儿立志和艰苦奋斗

三、青年时代的全面历练

四、立下经世济民、改变贫穷的宏图大志

五、把教书育人奉为神圣天职的孺子牛

六、荣获全国高校教育成果一等奖的功勋牛

七、年轻一代经济学人正在茁壮成长

第七章  中国第一名牌学府与著名经济学家

一、入选《北大人》辞书

二、感激一生的恩师陈岱孙

三、不断提升爱国、科学、求是、创新的精神能量

四、成为北大的“终身学生”

五、一直得到厉以宁老师的面授、书授和函授

六、献给恩师萧灼基教授的最好礼物

第八章  我国著名的百科全书式经济学家

一、《西方经济思想辞典》

二、《经济学辞典》

三、《中国经济百科全书》

四、《中国边贸实务大百科》

五、《经济科学学科辞典》

第九章  走向世界讲学的中国著名经学家

一、日本弘前大学的首次讲学

二、牛德林教授第二次赴日本讲学

三、日本讲学和参加国际科学大会的重要收获

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潜力

五、牛德林教授两次赴日讲学的重要文献

第十章  牛德林教授的价值观

一、管理人生目标,铸成核心价值

二、成家必先明德,大家更要修身

三、求实求是求真,创先创造创新

四、学习探索不止,终身经世济民

五、三篇重要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