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浮生六记(独家全译全注,精装插图珍藏本)【作家榜推荐】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9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3948108
  • 作      者:
    [清]沈复
  • 译      者:
    周公度
  • 出 版 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4-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无需古文基础,也能完全读懂。一个诗人献给你的白话版《浮生六记》。

◆  本书译注者系诗人周公度,2016年秋冬两季,他隐居沈复故里苏州,历时半年将《浮生六记》译成现代白话版,真正保留古文韵律之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  首次纠正历年版本中的160处常识性错误,新增1306条翔实注释,融合了丰富系统的人文知识;获得新水墨画家张朝晖灵山系列绘画授权,人气插画师尧立为本书绘制5幅精美插图;为方便您和更多读者无障碍阅读,原文全新排版设计,清晰疏朗,精心划分小篇目,独创性新增简洁小标题153则。

◆  《浮生六记》问世百年流传海内,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两百多种版本并行于世。

◆  “此次译注,所依底本为民国十三年霜枫社版。此版为俞平伯根据光绪四年《独悟庵丛钞》版与光绪三十二年《雁来红丛报》版校勘。同时参考了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幽兰珍丛’版、中华书局 2015 年苗怀明评注版。”——周公度

◆  从一见倾心,举案齐眉,到不离不弃,睹物思人。沈复比中国文学史中塑造的任何一个男人都更为深情、真实。何况他是一个真真切切存在的人。翻开本书,细雨微风的句子,触摸可闻的日常,就像此人即在身边。

◆ “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林语堂


推荐您购买作家榜经典畅销书系列:

《小王子》(荣获法国骑士勋章诗人译自法语原版定本)

《老人与海》(海明威等了64年的中译本终于来了!万人疯抢!)

《父与子全集》(童话大王郑渊洁父子推荐典藏版)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经典代表作,未删节完整版)

《了不起的盖茨比》(未删节完整版!精装插图珍藏本!)

《人性的弱点:如何赢得友谊并影响他人》(完整定版)

《儒林外史》(完整收录五十六回,全新插图,精校典藏)

《你是人间四月天》(灵魂有香气的女神林徽因,教你做内心强大的女子)

《背影:朱自清经典散文集》(手绘插画版,完整收录48篇传世之作)

《呼兰河传》(萧红代表作,附赠生死场足本)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同类书销量遥遥领先)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沈复

清代布衣文人、画家、园艺师。字三白,号梅逸。

生于苏州书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游幕为生。

中年之后家庭频遭变故,与爱妻芸娘颠沛流离,历尽坎坷。

饥寒交迫中,芸娘病故,沈复悲痛欲绝,后随友人四处游幕。

46岁时,他写下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笔墨之间,缠绵哀婉,真切感人。

自光绪四年(1878年)首次刊印,百年来流传海内外,至今已有两百多种版本,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译者简介:周公度

知名诗人、作家。

主编《诗选刊》、《佛学》月刊长达十年。2016年签约作家榜,隐居沈复故里苏州,历时半年将《浮生六记》译成现代白话版,译文简洁典雅,保留古文韵律之美,各界读者口碑热传。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展开
精彩书评

◆ 公度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写的文字,意在言外,质地如云团又仿佛是玉。我喜欢的是,他文字中隐藏的内容,远比表面显露出的更为深远蕴藉,明晰准确。像我们头顶的夜空,寥廓无际却又在身边,让我为之喜悦,兴叹。

——作家 贾平凹

◆ 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

——主持人 汪涵

◆ 这是诗人周公度三下江南,寻访旧迹,带回的晚清市井烟霞,更是一个诗人素静优雅的心境在体味人世伦常的哀矜。

——诗人 何三坡

◆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陌绪

◆ 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作家、学者 林语堂

◆ 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作家、诗人 俞平伯

◆ 《浮生六记》恰好发掘了日常中的生活美学与生活态度。不论是从沈复与芸娘的感情,还是沈复对待生活,都应该是我们日渐缺少的。生活的乐趣,在于我们去发掘,没有乐趣的一生,未免显得过于干瘪。

——作家、编剧 痞人周鱼

◆ 心目中的美好的爱情?这很理想。如果打个比喻来说,就是写得特别好的一个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当年的胡适、俞平伯那些学者们也都特别喜欢《浮生六记》,那里面的爱情是我喜欢的。

——《北平无战事》编剧 刘和平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出生于乾隆癸未年(1763 年)仲冬十一月二十二日,适逢太平盛世,又是士大夫家境,居住于苏州沧浪亭边。上天对我的厚待,可以说是天地备至了。

    苏东坡诗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若不以文字记录下来,未免辜负了上天对我的仁厚。想到《诗经》以《关雎》一篇开始,所以也把夫妇情事放于开篇。其他内容则依次写来。令人不安的是,我少年时学习不力,识字不多,只是记录当时的实情实事罢了。如若一定要考订文章的修辞与布局,就是苛责有污迹的镜子不够明亮了啊。


    我幼年时与金沙于氏订了亲事,然而她八岁却夭折了。

    于是娶了陈氏。陈氏名芸,字淑珍,我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她天生灵秀聪明,学说话时,给她读长诗《琵琶行》,很快就可以背诵。可惜的是,她四岁时父亲去世了,家中只有母亲金氏与弟弟克昌,家境一贫如洗。芸长大后,擅长刺绣织染,一家三口全靠她的手艺为生;即便克昌上学,给老师的学费也从未短缺。

    有一日,她从书筐中翻到了《琵琶行》,逐字辨认,才识得文字。刺绣的闲暇,又慢慢学会了写诗,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妙句。

    我十三岁时,跟随母亲回娘家。和她相处融洽,得以读到她的诗作。虽然惊叹她的才思清雅秀丽,又担心她福薄寿浅,然而满心是她,不能释怀,就对母亲说:“如若给我选择妻子,非淑珍姐姐我宁可不娶。”

    母亲也喜爱她的柔和温顺,便脱下金戒指给她,缔结了婚约。这一日,是乾隆乙未年(1775 年)七月十六日。


    这年冬天,她的堂姐出嫁,我又跟随母亲前去。芸和我同龄,但大我十个月,自幼以姐弟相称,所以仍然称她为淑姐。

    当时满室之人穿着鲜艳的新衣,唯独芸一人衣着淡雅,只是换了一双新鞋而已。我看她的鞋子绣制精巧,问询得知乃她自己所做,才发现她的聪慧不仅体现于笔墨。她身形秀美,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两只眼睛顾盼神飞。唯有两颗牙齿浅浅外露,似乎不是上佳的容貌。但她那种缠绵娇美的仪态,令人为之心动不已。

    我要了她的诗稿阅读,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数是残篇。问她原因,她笑着说:“这些是没有老师指导的习作。祈愿有个可以做老师的知己来帮我推敲成篇呀。”我开玩笑做她的老师,于诗稿上题签了“锦囊佳句”四字。殊不知,芸短寿之征兆已经隐藏于内了。


    这天夜里,送亲到城外,返回已是三更时分。我腹中饥饿,寻觅食物,仆女送来枣脯,我嫌太甜。芸悄悄牵起我的衣袖,来到了她的闺房,我看到了她藏好的热粥与小菜。

    我欣然举筷欲食,忽然芸的堂兄玉衡在门外大喊:“淑妹快来!”

    芸急忙关闭房门说:“我已经累了,正准备睡觉呢。”

    玉衡挤门而入,看到我正要吃粥,他斜眼看着芸,笑道:“刚才我说想吃粥,你说没有了。原来藏在这里专意招待你的夫君哦?”芸甚是窘迫,躲了起来,一院之人就此哄然大笑。我也因此赌气,拉起老仆人先回了家。

    自从吃粥被嘲笑,再去芸家里,她便有意藏身不见我。我当然明白,她是怕人笑话啊。


展开
目录

译文

卷一 闺房记乐 001

卷二 闲情记趣 024

卷三 坎坷记愁 039

卷四 浪游记快 061

 

原文

卷一 闺房记乐 097

卷二 闲情记趣 133

卷三 坎坷记愁 151

卷四 浪游记快 179

卷五 中山记历 231

卷六 养生记道 281

附录 30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