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石刻里的故事
0.00     定价 ¥ 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9285184
  • 作      者:
    贺伟
  • 出 版 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庐山是文化名山,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蕴藏着丰厚的出版资源。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之中,形成了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石刻里的故事》以文学的笔调,介绍庐山众多的摩崖石刻,以及其背后发生的故事和传说。
展开
精彩书摘
  《石刻里的故事》:
  概述 一块碑,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兴衰更替,铭刻着荣辱得失;一片石,一首立体的诗歌,礼赞着壮美河山,流溢着奇情异彩。遍布庐山的摩崖石刻是庐山历史文化遗迹中极具魅力的奇葩。
  “文以载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注重文字记载的传统。由于石刻具有保存时间长久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地用来记录史籍经典,成为人类表达和记录思想的一种形式。
  庐山石刻历史久远,据史书记载已有2000多年,秦朝的《一统志》中载:庐山紫霄峰石室内有先秦石刻百余字。但由于庐山地区历史上屡历兵戈,加上几千年的风雨浊蚀、岩石风化,庐山目前所发现的石刻年代最早的只是唐朝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的李北海(李邕)残碑。在现存的近干幅石刻中,明、清和民国时期石刻居多。
  庐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刻石(摩崖和碣。“摩崖”指在山崖的平整处或略为加工成一块较为平整的岩面施刻,“碣”指在独立的大石块上施刻)、刻碑、牌坊塔铭及建筑附属刻铭等。
  庐山石刻大多较为集中,形成“石刻群”。山麓的东林寺、白鹿洞书院、秀峰,山上的仙人洞、五老峰、大天池、黄龙寺、九十九盘古道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都是游人聚集之处,因此石刻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及至民国时期,庐山成为民国政府的“夏都”,牯岭中心区的石刻也随之剧增,又出现了女儿城、松树路、白司马花径等石刻群。
  庐山石刻整体水平很高。1959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专家到庐山进行石刻普查,同年江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庐山仙人洞石刻群、九十九盘古道石刻群、黄龙寺石刻群、大天池石刻群、秀峰石刻群名列其中,秀峰石刻群2006年升格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庐山又有松树路石刻群等八处石刻群被列入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庐山石刻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多达400余处。
  “刻于金石,以为表经。”庐山石刻内容十分广泛,有的赞美大好江山,有的抒发人生感慨,有的反映时代呼声。题刻者既有帝王将相,又有文人高士。
  他们往往将对人生的感悟和慨叹以及内心深处的愿望凝聚于片言只语或诗文中,使得这些题刻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况味,给后人以感染、启迪和深思。很多石刻本身就包含着不凡的历史和故事,又在以后的年月中引出很多新的故事和逸闻。唐朝大书法家李邕(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的石碑能保存至今颇为不易,都具有传奇般的经历;朱熹寓意深远题“枕流”,不想却帮助刘少奇躲过了一大劫难;“紫霞真人”“编蒲为书”,留下千古佳作,作者的真面目却至今还是悬案;朱元璋立御碑,宣扬神人相助,用心实在良苦;王阳明题诗、刻碑,委婉地透露出心中极大的冤屈和愤懑;康有为满腹辛酸题诗东林寺,叹不尽落花流水春去也;蒋介石诀别“夏都”题“美庐”,无限留恋、感伤尽在不言中;吴迈、马占山、冯玉祥壮志难酬,万千感慨都付题刻中;“纵览云飞”占尽形胜地利,又凭伟人一首诗而誉满中华;“花径”石刻造就了一个著名景点,使自居易永存匡庐山水间,而“青莲谷”石刻至今相伴冷月清风,无缘为李白增辉……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庐山多灵境
序二
概述
“纵览云飞”与“豁然贯通”
从“佛手岩”到“仙人洞”
朱元璋和御碑亭
给后人启迪的仙人洞石刻
“竹林寺”与“天在山中”的疑惑
《庐山高》与九十九盘古道石刻
王阳明题诗蕴幽愤
大天池石刻和“龙首崖”消失之谜
精彩的汉阳峰石刻对联
“好汉坡”石刻冷热衰兴史
庐山与李白有关的石刻
白司马花径与“花径”石刻
东林寺内“三绝碑”
朱熹寓意深远题“枕流”
趣谈《游白鹿洞歌》
碑刻琳琅秀峰寺(一)
碑刻琳琅秀峰寺(二)
“胜立穹碑万丈长”的醉石
蒋介石百感交集题“美庐”
林森与黄龙寺石刻
冯玉祥“玉渊”镌石明心迹
“莲花山房”与近代两位名人的戏剧性联系
马占山题诗松树路
吴迈题诗大林路
吴宗慈与《静观亭记》
“月照松林”背后的血与火
“虎守松门”与“洗龙碧海”
陈寅恪墓碑上的格言
毛泽东留在庐山的石刻
吸引诗人、元帅的五老峰石刻
周总理笑谈“虎溪三笑”和“聪明泉”
杨成武题词东林寺
丁玲笑谈黄龙寺石刻
林尔嘉与庐山石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