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127981
  • 作      者:
    古学斌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古学斌,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北京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国)课程主任。英文国际期刊《中国社会工作》和《行动研究》的执行编辑。现在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荣誉教授,曾经也是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英国杜伦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古学斌教授长期关注和推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专注于农村发展、弱势群体、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近年积极推动行动和实践取向的研究范式。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学科,其研究并非只是为了研究而做研究(是有实用和实践取向的),理论的建构也并非为了建构一种所谓的纯学术理论。
  通过《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笔者希望再一次提醒自己和读者,我们所创建的知识乃是为了实现我们专业的目标。要生产实践性的知识,依靠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不可能的,必须另辟蹊径,进入生活世界、实践的现场,通过以身为度、亲身实做、自我探究,才能生产出对实务有借鉴意义的知识,与实务界同仁共同去回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案例基本上都来自笔者20年来亲自参与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希望通过介绍从自身经验提炼出来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让读者更能体会农村社会工作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行动出来的。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出版,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对中国本土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四现代商品化农业与环境危机
  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2017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守住绿水青山;指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解决环境危机,保住青山绿水,实现食物、资源和生态安全,需要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化和商品化的问题。
  农业现代化和商品化造成了很多严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环境危机。现代农业采用的所谓高产量的杂交或基因改造品种,都是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在中国,过多地、不适当地使用化肥和杀虫剂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农民不得不放弃一些原本肥沃的耕地。在一些大量利用井灌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单一农作物品种的种植对环境造成了威胁,导致农业品种多样性的丧失,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农业发展全球化的时代,跨国种子公司向中国推销的新品种农作物不仅没有增加村民的收入,反而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了水源和土壤。“绿色革命”以来推广的品种存在要求肥水条件高、不适于旱地种植等问题。这些品种仅在灌溉条件好和降雨充沛的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而在降雨稀少的地区则难以种植。近年来,中国许多本来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也闹旱灾,像云南在2008年前后就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卡森在其名著《寂静的春天》中就运用大量丰富而鲜活的案例展示了现代农业使用的大量农药、化肥如何将生命之网撕裂,从而危及自身生存,导致灾难恶性循环。她在书中写道:“这个计划(消灭鼠尾草的计划)只顾达到眼前的目的,其结果显然是使整个密切联系着的生命结构被撕裂,羚羊和松鸡将随同鼠尾草一起绝迹,鹿儿也将受到迫害;由于依赖土地的野生生物的毁灭,土地将变得更加贫瘠,甚至人工饲养的牲畜也将遭难;夏天的青草不够多,在缺少鼠尾草、耐寒灌木和其他野生植物的平原上,绵羊在冬季风雪中只好挨饿……”(卡森,2008:67)在卡森看来,人与自然的生命之网原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人类道法自然(或顺其自然);另一方面,大自然滋养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当人类发展计划将生命之网撕裂时,就会造成“唇亡齿寒”的结果——“人祸”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更加剧了现代生活的脆弱性和贫困化。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的无力感和易受伤害性尤其突出,这就是灾难的恶性循环。
  时至今日,卡森的警世恒言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反思和警觉。在中国,半个世纪以来,资本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的发展方向。凭借都市化、工业化、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根据我们的研究(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这种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也造成灾难的恶性循环,导致现代生活的脆弱。
  五农村社区的虚空化
  中国农村的发展,除了面临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议题外,还面临农村社区虚空化问题。农村虚空最明显的表现是青壮人口外流,从而出现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面对的困境是: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缺乏儿女的照顾,反而成了隔代的照顾者,隔代教育使他们身体、心理负担更重;儿女远离家乡,缺少精神慰藉。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很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约占农村16岁以下儿童总数的40%。他们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缺乏父母的身心关爱,以及不安全的家居生活等诸多问题。
  ……
展开
目录
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农村改革开放与农业商品化
第二节 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走向另类的农村社会工作与农村发展
小结
第二章 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他山之石: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脉络
第二节 功能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
第三节 批判取向的社会工作
第四节 农村社会工作重要的实践理论视角
小结
第三章 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起源
第二节 走出主流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第三节 参与式研究方法与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转向
第四节 民族志田野方法与农村社会工作研究
小结
第四章 行动研究与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议题和知识论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操作方法
第四节 行动研究的步骤
第五节 行动研究中的三位一体
第六节 行动研究与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的例子
小结

实践议题与案例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与农村性别充权实践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工作
第二节 中国农村性别不平等的显著议题
第三节 中国农村性别赋权行动——云南绿寨的案例
小结
第六章 社会工作与乡村教育
第一节 反思乡村教育
第二节 教育与农村社区培力
第三节 农村社会工作与教育行动——贵州雷山的案例
小结
第七章 社会工作与乡村文化发展
第一节 现代化与农村文化危机
第二节 农村社会工作与文化介入
第三节 农村文化与发展行动——云南师宗的案例
小结
第八章 农村社会工作与减贫行动
第一节 扶贫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与减贫行动
第三节 乡村社会经济减贫实验——广东从化的案例
小结
第九章 迈向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