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5辑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1258314
  • 作      者:
    李丹慧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抓住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两个40周年的时机,对这40年历史的回顾和重新梳理,可以给当前中国的对日外交以启迪:其一,宜“搞政治家外交,而不是官僚外交”;其二,宜体现新时代大国外交的胸怀;其三,对日交往宜有一套易于为人理解并接受的原则和理论;其四,宜重视细节和沟通,对症下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丹慧,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之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并担任《国际冷战史研究》主编。“近年来讲有《中苏关系史》等课程,发表中苏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史和冷战史学术论文30余篇,并主编了《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2000年)、《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到对抗——中苏关系论文集》(2002年)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5辑》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学家所做的外交史研究进行学术史梳理与评论。论者以世界史、比较史、全球史和跨国史研究为观察的视角,研究和评介了25年来美国的外交史研究的发展轨迹,认为多种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使该领域焕发了新的活力,跃上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高度。文章内涵丰富的学术史信息,以及启迪思路的引证评述,其为中国的冷战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卷首语

 

2018年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纪念年。197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40年来,中日关系在磕磕绊绊中前行,其中有不少经验教训有待学者进行新的研究和总结,以为新时期中国对日方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为此,本辑一方面特邀著名日本日中关系问题专家朱建荣教授撰写文章《两个40周年对重新审视和重视中日关系“特殊性”的启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走过“不惑之年”》,以1978年至2018年的历史进程为考察视野,重新审视此期中日关系变化的全貌,分析评说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希冀从历史轨迹中寻找和思考搞好中日关系的智慧,并为谋划东亚新的大格局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本刊还特配合发表一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约谈判文件“开示文书”。这组档案文件由日本驻华大使佐藤正二致日本外务大臣的23封电报构成,其内容涉及1978年7月21日至8月11日佐藤大使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在北京进行的16次会谈的详细情况,从中可以解读出日中双方就和平友好条约问题进行谈判时所发生的分歧,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双方在会谈后各自所做的考量。

“专题研究”栏的文章为: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国际学部教授三宅康之的《论缅甸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过程》、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邵笑的《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对越援助与援越政策研究(1964—1975)》。前者在厚实的多国档案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中缅两国关系演变的脉络,阐释起点所在,揭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状态,以及战后东南亚与南亚新兴国家外交领导层的互动关系。后者则重点利用以往国内外学者较少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中的中国援越条约资料,对中国的援越额度及援越政策调整等进行新的梳理和考析,以期对中国援越的背景及影响做出更为明晰的勾勒和阐释。

“青年学者论坛”的内容丰富多彩,触角伸向两大洲:拉美和亚洲。关注拉美国家的文章为《比森特·罗维塔与原生书店——试论冷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拉丁美洲的传播》;回望南亚和东北亚国家的文章有《1962—1963年印度空防问题与英美关系》,以及《中朝两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1953—1976)》和《水到渠成:建交前体育交流与中韩关系发展》。后一组关于中国分别同朝鲜及韩国这对兄弟关系发生、发展变化的图像,或可为中国在当今朝鲜半岛风云中的战略定位和策略调整提供某种细节上的支撑和路径上的探讨。

本辑“档案研究信息”栏含两篇文章:《PHV与国际关系史研究》和《英国对西欧联盟政策研究述评(1944—1971)》。其中首都师范大学姚百慧教授评介的美国普若凯斯特有限责任公司(ProQuest LLC)开发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库(PHV)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世纪70年代初参与军事外训非洲国家国防军工作的马法贤老人重返本辑“口述历史”讲坛。这一期马老关于为赞比亚国防军设计、组织、实施步兵团营进攻实战演习的回顾,披露了赞军存在的拖沓、无知、蛮干、力量不足等弊病,以及赞军高级军官与中国军专组协调、联系不畅的矛盾状况,显示了赞中双方各自的政治考量及其结果,读来不仅十分有趣,更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线索。


展开
目录

目录

11卷首语

特邀专论
两个40周年对重新审视和重视中日关系“特殊性”的启示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走过“不惑之年”
/ 朱建荣

专题研究
论缅甸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过程 / \[日\]三宅康之
越南战争期间的中国对越援助与援越政策研究(1964—1975)/ 邵笑

青年学者论坛
1962—1963年印度空防问题与英美关系 / 刘恒
中朝两国科学院的科学合作(1953—1976) / 王勇忠
水到渠成:建交前体育交流与中韩关系发展 / 赵青峰
比森特•罗维塔与原生书店
——试论冷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拉丁美洲的传播 / 张琨

档案研究信息
PHV与国际关系史研究 / 姚百慧
英国对西欧联盟政策研究述评(1944—1971)/ 贾浩

口述历史
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
——马法贤老人访谈录(十四) / 李丹慧、周娜访谈并整理

档案文献
《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约谈判文件
——日本外交档案“开示文书”/ 徐显芬编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