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景天魁文集(第1卷 劳动起点论)
0.00     定价 ¥ 11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20054
  • 作      者:
    景天魁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副主任,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4月8日生于山东蓬莱,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和1987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5―2006年先后担任社会学所副所长、所长,1996年被评为重量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2005年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2001―2005年任靠前社会学会(IIS)副会长。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发展理论、福利社会学、时空社会学。独著:《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底线公平福利模式》;合著:《福利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概论》《时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景天魁文集(第1卷 劳动起点论)》收录了景天魁关于劳动起点论及相关问题的论著。作者在《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起点论”,认为劳动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由此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原理”。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研究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结构。《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一书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研究的切入点,借鉴黑格尔《逻辑学》和马克思《资本论》的“概念演进”方式,以劳动在不同时期主要历史形态的演变,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以“劳动对象化一劳动分化一劳动异化—劳动社会化—劳动自主化”等劳动的展开过程来阐述其与社会和人的发展过程前统一;并把劳动视为形成社会有机体的机制一以对劳动的逻辑展开为线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以劳动概念运动形式呈现出来。从而阐释了劳动原理,并由此具体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景天魁文集(第1卷 劳动起点论)》收录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一书中,作者运用“劳动—社会——人这一方法论原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观点。
  本卷还探讨了劳动与社会、哲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景天魁文集(第1卷 劳动起点论)》:
  三、劳动、实践和现实的人
  劳动是主体的活动,实践也是人的有目的的行动,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用社会实践范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呢?
  的确,劳动范畴和实践范畴,就其同是对人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人本身的社会活动的概括而言,二者是一致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践和劳动也往往在相通的意义上使用,如“物质实践”“感性劳动”等。但实践范畴和劳动范畴毕竟是有区别的。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在与理论(认识)活动对立的意义上讲实践活动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实践的唯物主义也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所以,对同一社会活动,实践范畴是从感性的、物质活动的角度来概括的;劳动范畴是从主体的生产活动这个角度来概括的,它指的是在生产中的创造和被创造、主动和受动的关系,或者说是指人把自己的劳动能力抽象出去,从而改造客体、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
  从何者可以做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这个意义上来看,这种区别尤为必要。
  首先,这关系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讲实践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就其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而言,是有其合理之处的。但是~般地说,每一门科学都应该有特有的最基本的范畴,特别是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应该是独有的。即使相近的学科有共同的基本范畴,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规定。
  哲学的最高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解决。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把哲学最高问题加以具体化,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比后者更高、更普遍、更纯粹的抽象。用这样的抽象来直接解释社会生活是不行的。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一个行动、一个事件能够与人们的目的、意识毫无瓜葛,如果没有后者的参与,可以说就没有社会生活本身。物质存在,只有作为人们活动的客观条件才具有社会的意义,否则它就只能是纯粹自然的存在。而在社会存在之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正是人们先前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劳动表现为在自然物上实现自己的目的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①。在这里,参与直接劳动过程的要素,不但有作为一种自然之力的人,而且包括人的观念(指劳动结果预先在人的头脑中的存在)、目的(直接动机)和“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意志。劳动过程本身的观念、目的和意志与政治思想的观念、目的和基于人的政治思想觉悟的意志不同,前者是作为智力的社会生产力,后者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内容,它不能直接加入劳动过程,只能通过生产关系对劳动过程发生影响。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是把社会生活区分为经济生活和政治、精神生活,把生产关系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并把它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物”应该理解为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本身。前面讲过,这种生产正是劳动的展开。所以,尽管社会生活当然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但马克思、恩格斯一般总是讲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其次,在逻辑上,实践作为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就是混沌的总体;如果说社会实践就是社会生活本身,那它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要逻辑地再现的具体——作为逻辑终点的社会,从社会生活本身到社会生活本身,逻辑的进程难以展开。而劳动却是社会生活最本质的抽象,是社会的因子和细胞,从劳动到社会,在劳动的展开过程中,社会本身可以得到逻辑的再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都是劳动这个本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不同阶段上才出现的范畴。
  ……
展开
目录
编者前言:劳动作为理解社会和人的钥匙――景天魁的社会本体论研究
第一编  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
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1980年8月)
一  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唯物论逻辑结构的必要性
二  怎样确定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
三  劳动、实践和现实的人
四  从劳动的展开过程看历史唯物论的逻辑结构
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1981年11月)
序言
第一章  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的必要性
一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有的存在形态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提出的问题
三  把握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体系的根基
第二章  劳动范畴――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一  怎样确定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略,见本卷《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篇第二部分)
二  劳动、实践和现实的人(略,见本卷《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篇第三部分)
第三章  劳动的逻辑展开――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骨架”
一  马克思的劳动观的形成
二  劳动对象化
三  劳动分化
四  劳动异化
五  劳动社会化
六  劳动自主化
七  劳动的展开过程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系统
第四章  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一  劳动展开过程与社会和人的发展过程的三者统一
二  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相互联系的总机制
第五章  从劳动到社会总体――方法论探讨
一  建立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  建立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体系的系统方法
三  关于从劳动到社会总体的逻辑进程
后记
重印后记
再论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体系的几个问题(1982年2月)
附录:唯物史观的理论与实践(1982年9月)
一  实践是推动唯物史观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  唯物史观的体系化是基本趋向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化从何着手
第二编  劳动与社会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节选,1984年)
第二章  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人的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一  劳动―社会―人
二  评“历史唯物主义应该从人出发”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节选)
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活动是人的本质的基础
五  从《神圣家族》(1844年9―11月)到《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唯物史观对人的奥秘的揭示
第五章  关于异化
一  异化理论的发展(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
二  劳动异化理论及其意义
三  马克思用劳动异化揭露了“人性异化”的实质
四  劳动异化论和历史唯物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一  社会主义新人的形成
二  丰富和完善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三  自主劳动和人的未来
附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全书目录
论作为哲学概念的劳动――兼与熊复同志商榷(1985年3月)
一  劳动作为哲学概念的形成
二  作为哲学概念的劳动和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
三  评“以生产关系为出发点的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劳动的概念(1987年10月)
一  劳动(labour)
二  劳动对象化(objectificational labour)
三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mental and mannal labour)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987年10月)
第三编  哲学与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认识的方法论(1986年6月)
价值论研究六问(1987年5月)
一  关于价值的客观性
二  关于评价和反映
三  价值评价和具体评价活动
四  关于“价值真理”
五  关于价值认识的检验问题
六  关于价值论和认识论的关系
社会历史观(1987年10月)
一  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  基本问题
试论马克思哲学思维的特点(1988年1月)
一  哲学思维的历史发展
二  以实践为基点的具体性思维
三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空间
哲学的本质――理性信念(1989年4月)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品格(2009年7月)
一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品格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正确回答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服力主要取决于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
四  结语
社会奥秘之探求:我的学术自述(1994年7月)
一  般情况
二  探讨社会存在的深层结构(1978一1983年)
三  探讨社会认识的逻辑(1983一1988年)
四  探讨社会科学的逻辑(1988―1992年)
五  关于“哲学与社会”
索引
编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