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普洱茶记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908245
  • 作      者:
    雷平阳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6-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歌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诗歌奖、诗刊年度大奖、十月文学奖得主

★普洱茶文化首席代言人,著名诗人雷平阳倾情打造的全景教科书式的普洱茶文化普及读本

★本书自初版以来畅销近二十年,多次加印再版,亦被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翻译出版,为读懂普洱茶文化的书

★作者通过对大量古籍的研究,走遍普洱茶产区,寻访普洱“茶王”,详解23种普洱茶珍品,向读者完整的描绘出了普洱茶人生活中特有的芬芳与酸涩

★函套设计,气质奢华,适合爱书、爱茶人士赠礼典藏


展开
作者简介

雷平阳,1966 年生于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土城乡欧家营,当代诗人、散文家。出版诗集《雷平阳诗选》《云南记》《出云南记》《基诺山》《山水课》和《悬崖上的沉默》,散文集《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和《雷平阳散文选集》等多部。曾获人民文学诗歌奖、诗刊年度大奖、十月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歌奖和鲁迅文学奖等奖项。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文联。


展开
内容介绍

《普洱茶记》是作者在西双版纳进行长时间的采访调查基础上完成的图书。作者从历史、文化、经济、人文等角度去寻找普洱茶的源头,探讨普洱茶的发展道路,并为读者讲述普洱茶发展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诗人用诗性的写作手法,娓娓道来普洱茶文化中重要的灵魂所在之处一一始于人心,归于人心,茶热上去,人凉下来。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之于茶,由普洱茶始。

老家在滇东北,我所出生的寨子,位于云贵川三省的交界处,自古都是物资集散的好地方,也就自古都有无数的马帮。父亲的回忆很生动:在那些黑黑白白的时光深处,屋后的官道上,那些身驭重物的马匹,一匹接着一匹,从天亮走到天黑,从天黑又走到天亮。有时候,总见喝醉了酒的赶马人,拉着马尾巴,踉踉跄跄地走过。偶尔停下来,那血红的眼睛,老是盯着村里的小媳妇,因此一茬一茬的风流韵事总如野外的草,割了生,生了割,谁都打整不净。也因此才有一次次的操刀相搏,多少赶马人没有死在最险的路上,却死在了一次忽然来临的欲望之中。

不过,对这些,父亲只是一个旁观者,他没有更多的发言权。作为亲历者,我的爷爷更能说清楚那些马帮的来处和去向。能买马结帮,往来于滇川的人,大都是富豪。我的爷爷是个挑夫,他属于云南高原上缺少买马钱又必须介入商事以便养家糊口的那一类人。在我刚刚懂事的那些年月,他已经因生活的艰辛而苍老得脾气怪诞。如果仅以时光为凭证,他的年纪还不足以让他身体变形,像一部用旧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有了毛病,生满了锈。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因寒冷而战抖,无论什么季节,从不扣上长衫上的扣子,总是披着,露出他那皱巴巴的胸膛,而且时时刻刻都坐在火塘边,把火烧得很旺,让火光直接映照着他的胸膛。爷爷的模样像只飞过雨季的大鸟,他在烘烤他那被雨淋湿了的翅膀。

偶尔,爷爷也会从枕头边拿出后来我才知道名叫“七子饼茶”的圆茶,像护着宝贝似的,手抖着,拉开棉纸,掰下一小坨,吃烤茶。那时候,茶是奢物,母亲教导我们,说喝茶是恶习,会把肚子里面泡黑,因此,我们都觉得爷爷不是什么好人。爷爷烤茶用的罐子产自贵州威宁,据说只有威宁产的茶罐烤出来的茶味最香、最醇。爷爷先是把茶罐放在火中预热,然后才左手握着茶叶,右手执着茶罐在火上晃来晃去,双眼死死地盯着罐口,直到糊满了茶垢的罐子中飘出一丝一缕、若有若无的雾气或香味,且罐底隐隐地有了暗红,才将茶叶投入,随后,执罐的右手剧烈摇晃,偶尔一个急停,再摇,再急停,缠缠绵绵,用鼻嗅,用眼看,在自认为恰到火候的时候,才将烧沸的开水注入。一声“扑哧”,便提起茶罐倒茶水,而倒出的往往只有膏一般黑糊糊的一口左右。膏一般的液滴,在爷爷的口中,我无法想象它的滋味,但爷爷那不停咂着的嘴唇,让我看见了幸福。

 

前言/序言

 

为了写这本书,2000 年我曾到西双版纳作了长时间的采访调查,当时普洱茶没有今天这么红火。世道变了,普洱茶火了,到处都是满嘴普洱茶的人。11月初,曾俊先生的普洱茶庄开业,邀我去小酌,偶遇《都市时报》记者张炜,她是昆明媒体人中为普洱茶吆喝嗓门最大

的那位,听说《普洱茶记》将修订重印,她伸出舌头,舞动着兰花指,告诉我:“这是今年有关普洱茶的第六本书。”我跟许多认为普洱茶被炒得有一些过火了的人想法不同,广东的一棵老树荔枝都可以拍卖 5 万元人民币,云南伟大的普洱茶一斤为什么不能卖 16 万?为什么就不能让四海之内妇孺皆知,每人都喝?普洱茶目前的这点“火”算什么呀?有清朝时候火吗?那时候满朝廷的人都喝普洱茶,都以拥有来自云南的普洱茶为荣,现在这么一点小打小闹,竟然就有人站出来说,普洱茶热该降温了,真让人匪夷所思。以普洱茶独步天下,敢于与时间对抗并消化了时间,把时间变成口味的不朽品质,你的这么一点点抬举它的小伎俩,就能将它捧杀了?笑话!真想回到清朝去。

 

后记

本意是想写一本关于普洱茶的田野考察之书,并力求避开典籍和旁说,但我置身于普洱茶世界,又被其间浮沉着的诸多需要澄明的个案所激动,遂翻了原意,立了新愿,成了现在这本陈说之书。写作此书,我的原则是:让事实说话,拒绝充耳盈市的虚妄之辞。或许也正是因此个人原则,可能会导致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与一些学者、专家的观点相背离,这不是我有意的,敬望谅解。因为还消费者以知情权,是普洱茶之大幸,亦是消费者的大幸,也是众多研究普洱茶的人们所渴求的。本书参考了多部书籍,在此对典籍著作人深表谢意。

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勐海普洱茶,愿它地久天长 !”


展开
目录

序      篇     岁月的茶香

第 一 篇   关于普洱茶

第 二 篇   勐海——云南茶都

第 三 篇   朝拜茶王

第 四 篇   茶人访谈录

第 五 篇   勐海茶厂记

第 六 篇   普洱茶珍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