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乖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420152
  • 作      者:
    加藤谛三
  • 译      者:
    巫文嘉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8-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不是所有的乖都应该被鼓励,不合理的乖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不做自己,因为那不够好。
·不敢拒绝他人,因为会给人“添麻烦”。
·不敢表露真实情绪,怕别人会不喜欢你、嫌你烦。

·无法信任自己,因为从小长辈只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

在你学会“顺从”“低头”和“看人脸色”的那刻起,真正的自我便被扼杀了。在“乖”的条条框框里,你总是做着违背着本性的努力,

靠满足别人的需求和期待来换取爱与认可,独自在一段黑暗的旅途里,孤独奔跑了很多年。

 

★【通过顺从和付出换来的被爱,不是你找到自信和快乐的解药】

只因“乖”的内在,是被压抑的委屈、渴望和愤怒。越“乖”的人,自我认同度越低,越不快乐。

 

★【哈佛大学资深心理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加藤谛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心理学,擅长用心理学的理论解析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书正是他多年的心得。

 

★【写给面对在意的人时,自我的需求和感受低到尘埃里的你】

只需让内在的自己,安全地体验各种情绪,愤怒、恐惧、担忧、失望、悲伤、孤独……

不再因为害怕它们的出现,做出讨好、顺从的怯懦选择,去容纳它们,而不是惩罚自己,即是让光照进内心的出路;

若你还想拥有满世界的光,不愿再埋没你心底zui宝贵的能力和追求,就请大胆地去做“不乖”的自己吧!


展开
作者简介

加藤谛三

 

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綬章”大赏。

著有《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吗》《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佛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性格中的蜜与毒》等数十部经典的大众心理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

长大以后恍然发现,童年时期关于被表扬的经历,居然都只与满足了大人的期待有关——而不是你本来就很好。

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灵魂深处的不安感要如何摆脱?

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在本书中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长过程中抽丝剥茧,分析了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对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找回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处世智慧,鼓励读者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展开
精彩书评

句句扎心,如何面对冲突,为什么会有愧疚感、规则和欲望的矛盾,重新看待了自己的许多行为,重新理解了自己。

——读者 奇怪国与阿里斯

 

每次被称为“好孩子”的时候,我都好像听到了“没有个性的孩子”。

实际上我失去了自己,绝对不是“好孩子”。

在父母严苛的要求下长大,很多感情是被压抑的。

但实际上,愤怒、憎恨、悲伤、悔恨等感情都积压在了内心深处。

长大以后,如果注意到了,症状就越轻了。

重新审视过去的家庭和过去的自己,就会感受到眼前人的温柔。

我遇到了这本书,也遇到了那个心底里,值得珍惜的,本来的、真实的自己。

即使那个我不够乖也不够好,但起码,也要好过一直按别人要求扮演着各种角色的虚假的自己。

——日本ya马逊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杀者

对于人类的自我实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Abraham Harold Maslow)曾经有过深入研究,他在著作里提到以下内容:

如果要小孩在“让自己开心”以及“得到他人认可”中二择一,通常小孩会选择“得到他人认可”。所以,他们扼杀了自身的喜悦情感,或者移开视线,逃离这些情感。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世上最可怕的,莫过于失去周遭人们的心。这些孩子在他人没察觉之下,开始怀着精神性死亡,迈向人生道路。

换言之,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无法信任自己内心的孩子,试图通过取悦父母来获得认同。他们学会一个道理“只要能让父母开心,就可以获得赞赏”,而这样的态度也一直延续到他们长大成人。

取悦他人的确并非坏事,但如果动机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企图得到赞美,问题就会浮现。

套用马斯洛的说法,假使起因为“成长动机”,取悦他人便是一件好事;而出发点若是“匮乏动机”就不太妙了。这即为两者的差别。

这里提到的“成长动机”,是为了满足基本欲求、实现自我的欲望而驱动。相反地,“匮乏动机”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所属或亲密关系等基本欲求时,为了填补不足而起的动机。按照这个说法,害怕失去人心而违背自身本性的行动,就是源于匮乏动机。

马斯洛也说,以这些孩子的状况来看,“获得他人赞美”跟“信任自己”是彼此对立的。他们越是努力想要得到他人赞赏,就越无法信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2](Karen Horney)也说过同样的意见:“迎合他人的结果,就会感觉无法倚赖自己。”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3](Rollo May)也说了以下这段话:

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采取行动,这时行动本身会让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懦弱,以及自己缺乏价值的不堪。(小野泰博翻译自《重整消逝的自我》)[4]

罗洛·梅甚至毫不留情地批判,认为对人类来说,这种态度是最残酷的屈辱,会导致一个人胆小怕事。

然而,人们如果在情绪不成熟的父母身边成长,便会误信要得到他人喜爱方法,就是想尽办法得到认可。这种人固执地认为,毫无伪饰、真实面貌的自己无法得到任何人喜爱,因此他们开始伪装自己,最终完全忘记自己的真实模样。

心理疗法中的一套技法认为,“Don't be you”(不要做你自己)这句话是“父母摧毁孩子心灵的信息”。“不要做你自己”是一句很惊人的话,转过来思考,马斯洛或许说的也是同一件事吧!

孩子甚至会为了得到父母喜爱,而否定自己感到欢愉的体验。他们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爱听的、举止态度都是父母所中意的。因为,倘若他们不这样做,父母就会面露不悦,这正是“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当孩子开始放弃自己的感受方式、断了自己心中的念头,便会丧失自我。

幼年时期的我就曾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总是采取父亲喜欢的行动,而最具体的做法,就是贬低社会观点中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不这么做,父亲就会极度不悦,说出“你怎么变成这样无趣又没用的人啦”类似这样的话,然后对我深深叹气,表示他的失望。

很明显,这就是对我强迫施予了“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这种孩子将会使出任何手段,逼自己得到让父母喜爱的特质。唯有得到这样的特质,他们才能换取到父母的爱。而这样的爱,是必须通过父母自我陶醉才能入手。

经历过这些成长过程者,心理状态总是动荡不定。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成功时,才能得到对方的爱;唯有自己说出对方喜欢的话语,才能得到对方的青睐。但如果没有继续这样的行为,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被对方抛弃。而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他们对于周遭的期待会过分敏感,并压抑自身的意愿。

于是,他们越努力不懈,渴望成为对方所中意的角色,就更加对自己丧失信任感。

 

不安罩顶而无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马斯洛曾说:“人一旦犯下‘违逆本性’的罪,几乎无一例外会记忆在潜意识中,涌出一股蔑视自己的念头。”违反自己原有的性格,努力要掳获他人欢心,这种状况下,人总是会轻视自己。因此,人的心灵会变得容易受伤,并出现各种病态心理的倾向。

一个扮演着“乖孩子”的小孩,总是怀有不安,担忧自己会失去父母的爱。而为了避免失去双亲的爱,他们会刻意当个乖孩子。由于害怕被抛弃,他们变得比谁的能力都强、更加优秀。

不过,对他们而言,当个“乖孩子”只不过是获得父母赞美的手段。他们认为,真正的自己并无法获得父母的赞赏。扮演乖孩子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轻视实际的自己,甚至对于真实的自己带有罪恶感。

这些“乖孩子”必须随时随地得到赞美,否则他们就会感到焦躁。因为他们越是看扁实际的自己,越需要别人的赞赏,也变本加厉地察言观色,看着父母的脸色行事,在心理上寻求认同。

罗洛·梅表示,这些满怀虚荣心或是带有自恋倾向的孩子,若无法时常得到父母赞美,就会认为自己一文不值。但这种状况并非局限于特别的孩子身上,一般来说,“乖孩子”都有这样的通病──他们只要没受到称赞,就会失去自信。

企图把孩子当精神奴隶的父母

只有“具备对方期待的特质”才得到爱,这般扭曲的状况所引发的悲剧还不仅如此,背后也意味着,这些孩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遗弃。但面对那些心理没有成长的父母、情绪不成熟的双亲、因为“匮乏动机”所驱动的父母,无论对孩子如何尽心侍奉,只要孩子对自己没有益处,他们就会立刻抛弃孩子。当孩子无法符合父母的期待,那么随时都会被父母弃之不顾。

一旦父母身边出现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人,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会被取代。对当事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悲剧。而无辜的当事人正是处处都要仰赖父母的小孩子。

如前所述,不管孩子怎样自我牺牲以得到父母的宠爱,若丧失了父母所期望的特质,孩子便会遭到无情的抛弃,由另一个孩子取代,并夺走了“爱”。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绝境,这个小孩会开始扮演起父母喜欢的角色。

卯足全力迎合父母的孩子,当他们化身成“父母会爱的孩子”时,会有种错觉:以为“自己”被父母所爱,却丝毫没发觉,自己只不过是个随时会被其他孩子取代的存在。

那些因“匮乏动机”而行动的父母,他们需要的是“精神奴隶”,而非孩子本身。只不过,孩子无法理解。对他们而言,即使没了这个孩子,只要另外有个孩子赞誉自己,那么,原先的孩子就会被他们所遗忘。父母寻求的,只是一个会“尊重自己”“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罢了。

这种事事配合父母要求的孩子,其存在如同奴隶一般。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满足父母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绝对不能口出怨言。因为,只要他们不愿配合父母,就随时可能遭到抛弃。

所谓“精神奴隶”,不只是凡事拍父母马屁就万无一失。简言之,孩子必须是个对父母来说处处方便的存在。打个比方,假如父亲在外头有了小三,就会期待孩子不要向母亲揭穿这个秘密。

在亲子关系里,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共生关系,这是彼此牺牲自律性而成立的。其中有不少孩子忠实遵守着父母强制灌输的想法与情感,彼此活在封闭的世界。处于这种关系里的孩子,大概从未想过自己其实只是随手可弃、取代性高的存在吧。

但是,共生关系并不能称为真正触及内心的关系。彼此都放弃身为一个人,就算表面上看来是多么紧密,在心灵方面其实缺乏互动。

身处共生关系中的人们也会因为某些事情发生而分离。像是,亲子之间处在共生关系,随着孩子的心理成长,便会告别父母独立。而他们对父母的敌意原本压抑在潜意识,于此开始浮现于显意识里。

这样一来,后果就是: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居住时,他们这样的行为,会对父母造成心理上的打击。因为,在共生关系里,他们会有“对方相当爱自己”这样的错觉。假使某方离开,肯定会对另一方造成严重冲击。不过,这一切全是自恋使然。

深陷共生关系的人,立刻就能发现另一个新对象。换句话说,共生关系并非成立于“爱对方”,所以只要有某个对象让自己心理能有所依赖,他们就会迅即忘掉前面的人,转头去找新对象。

当人的心理一成长,就能够明白,自己在对方心中具有何种存在意义。从这个层面来说,处于共生关系者等于丝毫没有进展。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而对于对方来说,他们也好比是个随时都能更换的商品。

[1]以需求层次理论最为著名,为一种心理健康的理论,认为首先要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最终达成自我实现。

[2]新弗洛伊德学派研究者。对基本焦虑研究贡献良多,并提出理想化自我的心理学概念。

[3]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一九六九年期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爱与意志》。他经常被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

[4]出自Man's Search for Himself一书,日文版书名《重整消逝的自我》。台湾版书名《爱的序言》。


展开
目录

序言  幼年的心理创伤,支配人们的一生

遭父母忽视的恐惧  

无法信赖自己,并轻视自身的苦楚  

第1章  为什么“乖孩子”是问题  

某个“乖孩子”的悲剧  

“做好事、得褒奖”的陷阱   

“我都做到这种地步了……” 

隐藏的神经质爱情索求  

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杀者  

不安罩顶而无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企图把孩子当精神奴隶的父母 

持续背叛自己会对生命绝望   

乖孩子核心里的“厌恶”情感 

由于“应该表现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  

放弃自我渴求,实现父母愿望 

第2章  过剩的爱与支配欲   

孩子沦为父母精神纠葛的牺牲品    

过剩的爱,是爱情饥渴的强迫行为  

占有、支配才是爱?

迁怒到孩子身上    

忧郁症患者年幼时也是“乖孩子”  

双重束缚的沟通    

第3章  不安所引发的心理疾病    

不安的三种基本性格

与母亲的关系缺乏信赖  

比起被遗弃的恐惧,宁愿选择服从  

借由迎合对方来自我保护

将憎恨与敌意压入潜意识

酸葡萄与甜柠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