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导论
0.00     定价 ¥ 2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581716
  • 作      者:
    [英]李约瑟(Joseph,Needham)
  • 译      者:
    袁翰青等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7-01
收藏
目录
目录
中译本序 ix
作者序 xiv
凡例 xvii
第一章 序言 1
志谢 8
第二章 全书编写计划 17
惯例与缩写 20
汉字的拉丁拼音 23
中国文字简述 26
第三章 参考文献简述 41
(a) 总的说明 41
(b) 资料来源 43
(c) 类书、辞典和其他参考书 46
(d) 中国传说中的发明家 49
第四章 地理概述 53
(a) 中国地形概观 53
(b) 中国的大地构造 61
(c) 各自然区的人文地理 65
第五章 历史概述——先秦时期 73
(a) 中国历史编纂法简述 74
(b) 中国的史前时期和商朝 79
(c) 周朝、战国和第一次统一 90
(d) 比较性的回顾 97
第六章 历史概述——统一的帝国 101
(a) 秦朝 101
(b) 汉朝 103
(c) 三国时代和各基本经济区 116
(d) 晋朝和它的后继者(北魏、刘宋和梁) 121
(e) 隋朝 124
(f) 唐朝 126
(g) 五代十国 134
(h) 宋朝及辽、金(鞑靼)诸朝 136
(i) 元朝(蒙古族) 144
(j) 明朝和清朝(满族) 147
第七章 中国和欧洲之间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传播情况 153
(a) 引言 163
(b) 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154
(c) 古代西方关于中国文化的传闻 160
(d) 中西文化的联系 162
(1) 文学,民间传说和艺术中类似的事物 166
(2) 中国的几种名称 173
(e) 陆上商路的发展 I75
(f) 海上商路的发展 181
(g) 古代丝绸之路 186
(1) 通路,游牧民族和长城 189
(2) 在中国的波斯人 193
(3) 蒙古的霸权 194
(h) 中国史学家所记载的中西文化和科学的接触 196
(1) 魔术师和杂技演员 203
(2) “夜光壁”和假宝石 205
(3) 海西布和苏合香 207
(4) 自鸣水钟 209
(5) 穿颅术和底也伽 211
(i)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和科学的接触 214
(1) 佛教求法者 215
(2) 使者,炼丹术士和数学家 219
(j) 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文化和科学的接触 222
(1) 伊斯兰科学的主要性质,中国技术(而不是科学思想)向中古代欧洲的传播 230
(k) 旅行者的类型和动机;战略性迂迴的政治需要 234
(l) 总的观察 237
(1) 传播和趋同 237
(2) 简单性和复杂性 240
(3) 发明权和传播 241
(4) 同时出现的各种发展 243
(5) 潮汐的观察者和“秦人” 244
(6) 扩散着的技术和地域化的科学,对陌生事物的接受或排斥 249
(7) 几种技术的西传 251
(8) 激发性传播 254
参考文献 261
缩略语表 262
A. 1800年以前的中文书籍 265
B. 1800年以后的中文和日文书籍和论文 277
C. 西文书籍和论文 283
索引 314
插图目录
图1 采自郑樵《通志略》的语音表(约1150年) 34
图2 南亚地块简图,表明了人类按地形结构迁徙的动向 58
经许可,采自Griffith Taylor,“Ecological Basis of Anthropology”,Ecology (U.S.A),15(July 1934),238
图3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山区(图版一) 60
图4 岩溶石灰岩山峰(图版一) 60
凯斯特(Hans Koester)摄影
图5 东亚地质构造简图 63
经许可,采自J.S.Lee,The Geology of China (Allen and Unwin,1939)
图6 华北黄土分布图 67
经许可,采自G.B.Cressey,China’f Geographic Foundation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1934)
图7 黄土地区的窑洞(山西)(图版二) 69
图8 云南的稻田梯田(图版二) 69
图9 古代中国陶器 82
经许可,部分采自J.G.Andersson, “Prehistoric Sites in Honan”,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Antiquities (Stockholm,1947),19
图10 卜骨(图版三) 84
经许可,采自L.C.Hopkins,“Sunlight and Moonshine”,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April 1942)
图11 极圈投影图,表明古代中国文化区与其他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关系 85
经许可,采自C.W. Bishop,“Beginnings of Civilisation in Eastern Asia”, Antiquity (Sept.1940)
图12 公元前3世纪初各诸侯国边界略图 92
经许可,据A.Herrmann,Atlas of China (Harvard Univ.Press,1935)
图13 南口附近的长城(图版四) 104
图14 长城西端的嘉峪关(图版五) 105
图15 夯土筑成的三危山汉代壁垒(图版五) l05
图16 三国时代的中国 115
经许可,据A.Herrmann,Atlas of China (Harvard UniV. Press, 1935)
图17 公元440年前后的中国 123
经许可,据A.Herrmann,Atlas of China (Harvard Univ. Press,1935)
图18 千佛洞远景(图版六) 129
图19 北魏时期佛窟的中央佛龛(图版六) l29
图20 北魏时期佛窟中的壁画(图版七) l30
图21 唐代一佛窟全景(图版七) 130
图22 唐代赤陶俑,形为一波斯或阿拉伯的商人或管家(图版八) l33
图23 唐代佛窟中的护法神像(图版八) 133
图24 宋代佛窟中的佛或菩萨像(图版九) 137
图26 武梁祠画像石(2世纪)上的手执环形柄头剑的士兵 l63
图26 具有兽角柄头和环形柄头的青铜双刃剑 164
经许可,采自O.Janse,“Notes sur quelques Epees Anciennes Trouvees en Chine”,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1930)
图27 青铜器时代的礼仪斧钺 165
经许可,采自O.Janse,“Quelques Antiquit6s Chinoises d’un caractere Hallstattien”,Bulletin of tk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1930)
图28 武梁祠画像石(公元2世纪),表现被神化了的太初英雄伏羲和女娲 168
图29 白艾图(图版一〇) 169
图30 马在运动中的各种姿态(电影摄影中所见的和古代艺术家所描绘的) 171
图31 武梁祠画像石表现的“奔马”姿态 172
图32 公元1,2世纪以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路线 l76
经许可,据G.F.Hudson,Europe cmd China (Arnold,1931)
图33 自鸣水钟的图例,采自加扎里的关于机械装置的论文手稿(1206年)(图版一一) 212
经许可,采自K.A.C.Cresswell,“Dr F R Martin's Treatise on Automata”,Yearbook of Oriental Art and CWture,ed.AWaley (Benn,1925)
图34 《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一书中有关医学的三幅插图(图版一二和一三) 228
图35 中国地形图 337
图36 几个基本经济区(根据冀朝鼎的图绘制) 338
列表目录
表1 汉语的拉丁拼音 24
表2 中国文字的演变 28
经许可,采自G.Haloun,“Chinese Script”,World Review (Sept.1942);稍有修正。
表3 中国文字的语音组合 35
表4 中国的省份和地名 54
表5 中国的朝代 77
表6 周代的封建诸侯国 93
表7 中国史书中所记载的中国与西方的交流 l97
表8 中国传到西方的机械和其他技术 263
表9 西方传到中国的机械技术 26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