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高宗乾隆传
0.00     定价 ¥ 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2130223
  • 作      者:
    董思谋
  • 出 版 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8-01
收藏
产品特色
作者简介

董思谋,原名梁明德,山东泰安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编著有《中华经典解读》《汉译经典》《读懂易经》《中国历朝通史演义》《中国古代见人秘诀》等。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先后荣获临夏州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山东省黄河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60年,把大清帝国带上了高峰,也是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黄金时代;在世界的历史上,乾隆统治的帝国已经穷途末路,死后仅仅五十余年,曾经傲视世界的中华帝国就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古老的华夏民族饱受苦难。用英国人的说话,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不过是“一艘破烂不勘的头等战舰的老船长”。本书简要再现了乾隆一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字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康熙爱孙

1644年,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清朝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统治,国势强盛,经济发展。

清朝皇室自康熙继位以来,子嗣之间争权不断。为了夺得皇位,皇子之间纠集同党、钩心斗角,甚至互相倾轧,兄弟相残。一时间,皇位的争夺代替了正常人伦,权力的交替伴随着血雨腥风。就在康熙满腹踌躇的时候,他的眼前蓦然跳出一颗明珠,那就是年少的弘历,后来的乾隆帝。

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自幼聪颖过人,而且颇有勇谋。当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时,祖孙二人就颇为投缘。

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是在弘历12岁的时候,当时四皇子胤禛请康熙到圆明园吃饭,康熙见孙子弘历品貌端正,天资聪颖,立刻就有了好感。弘历的聪明伶俐使康熙感到后继有人,于是康熙当时就下令让弘历搬到皇宫中,住进皇子们住的毓庆宫。

康熙非常宠爱这个聪明的小皇孙,他亲自指导弘历读诗书,有时候到围场打猎和批阅奏章,都要弘历在一旁侍奉着。

康熙亲自给弘历授课。一次康熙谈到宋代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弘历倒背如流,康熙非常高兴,“奖悦弥至”。康熙又让弘历向贝勒胤禧学射箭,向庄亲王胤禄学放火箭,弘历一学就会,康熙对弘历更加欣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秋天,康熙携弘历去热河避暑,特意将避暑山庄内自己居住宫殿的侧堂万壑松风殿赐给弘历居住、读书。一天,康熙乘坐的御舟停泊在白殿下的晴碧亭畔,康熙思孙心切,远远地呼唤弘历。弘历听到祖父呼唤,急忙从殿北山坡上连蹦带跳地直冲下来。康熙看他跑得太快,非常紧张,劝阻说:“勿疾行,恐致蹉跌。”祖孙情深,由此可见。

弘历射熊的事以后,康熙更加珍爱弘历了。

有一次,弘历跟随康熙到木兰围场打猎。康熙用火枪击中了一只熊,熊趴在地上,康熙叫弘历去察看那只熊死了没有。谁知弘历还未走到熊跟前,倒地的黑熊突然跃起,向弘历扑来。在这种危险的场面下,12岁的弘历灵活地躲开了黑熊的一击,搭箭猛射,在虎枪手的协助下将熊击毙。在这件事中,康熙见弘历临危不惧,更加喜欢了。回帐之后,康熙激动地对温蕙贵妃说:“此儿是命贵重,福将过予。”康熙还特地传见弘历生母,连连称她是有福之人。康熙对弘历毫不掩饰地偏爱和赞美,其意义,不仅仅是祖孙之情的表露,还隐含着康熙期待将来由弘历来接承帝统的愿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病危。临终前,他对大学士马齐说:“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康熙的关爱和宠幸为弘历继位打下了基础。弘历的少年,是在康熙、雍正两朝帝王的教诲和宠爱中度过的。对于弘历来说,皇子时代的13年,是他活得最潇洒、最悦意的一段宝贵时光。弘历不像他的曾祖父顺治和祖父康熙那样幼龄即位,没有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少年;也不同于他的父亲雍正,青年时代便机关算尽以谋取皇位,直到45岁,韶华已逝,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弘历13岁即被祖父密定为皇储,无须为此耗费精神;他的父亲鉴于康熙晚年诸子卷入政治的

前车之鉴,也绝不允许他过早地与外界社会接触。乾隆幼年时期最为有利的条件是雍正对他的态度,因为雍正在处心积虑地维护他王储地位的同时,贯注精神于他的教育,期望他在登基之前,具备作为一个帝王的足够资格。

启蒙时期,翰林福敏成为弘历的第一任老师,但不久,弘历便学走了这个翰林所有的本事。在弘历的反复要求下,雍正选择了徐元梦、朱轼、张廷玉等四位品行端正、学问渊博的名臣作为弘历的老师。但这四位师傅中,徐元梦不久即因为有罪离开,张廷玉又忙于应

付公务,很少在上书房露面,只有朱轼经常到书斋为弘历兄弟等人讲授学问。对弘历来说,松劲殿拜师虽有四位,但让他终生念念不忘的只有朱先生一人而已。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故而乾隆名之曰“可亭先生”。朱轼是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中进士。朱轼为官清廉,学问很好,经学造诣尤其深厚。朱轼对乾隆一生影响深远。如果说福敏使弘历饱读经史诸子的话,那么,朱轼则帮助他慢慢地咀嚼、消化,把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特别是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变成这位年轻的皇子、未来的皇帝血肉之躯不可分离的部分。

朱轼历任知县、刑部主事、刑部郎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出任陕西学政。朱轼推行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学说,他教导学生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后来,朱轼因为颇有政绩,屡次受到提拔升迁至左都御史,承《圣祖实录》总裁之职。雍正时,朱轼入直上书房,被擢升为吏部尚书、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朱轼很有才干,为此,他两度遇到家人病丧,被两朝皇帝特准在职服丧。

朱轼是著名的理学家,研究《礼记》,又精明能干,躬亲治事,政务虽繁,不废学问,生活上则很俭朴。朱轼除了比较推崇张载的学说外,对汉代贾谊、董仲舒,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也较为看重。朱轼接任弘历和其兄弟的老师时,弘历12岁,课业已经有良好的基础。由于年龄正处在少年阶段,弘历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还未定型,所以,朱轼对弘历的性格、爱好、志向、能力等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

给弘历提供帮助的另一位师傅是蔡世远,尽管弘历对蔡世远未行拜师之礼,但弘历却从蔡世远的言传身教中逐渐领悟到了谋划权力的乐趣。

蔡世远,字闻之,福建漳浦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蔡世远特别擅长写古文,所以专门教弘历兄弟习古文。

蔡世远曾协助李光地编纂《性理精义》,此本是乾隆曾经学习的课本。雍正年间,蔡世远入直上书房,后又升至侍讲、侍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但主要是教乾隆等皇子读书。蔡世远教书非常认真,在内廷担任老师10年,早出晚归,没有一天缺席的。蔡世远也是一位十分崇拜宋儒的理学家,他曾说:“宋朝正是理学繁荣昌盛的时候,周程张朱,比肩而起,德行学问的能力,世上无人可以与之匹敌。”他在施教皇子时,也极力把这些宋理精义讲给他们,以自己对于理学的理解并结合时政深入浅出地将程朱理学的精神灌输到乾隆的头脑中去,这对于日后乾隆治理国家有着较大的影响。

乾隆与蔡世远共同度过了八个寒暑,期间,蔡世远不但教会弘历写作古文,而且还教会弘历从古人的文章中体会皇子如何在夺取皇位中稳操胜券的技巧,这些都为成年后的弘历取得皇位奠定了基础。

弘历知道父皇雍正非常赏识读书勤奋的皇子,为了博得自己父亲的喜欢,他读书特别勤奋,上书房的功课完毕,回到家中,仍在自己的小书房口不停诵,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由于弘历天分很高,用功又勤,所以得到师生交口赞誉。朱轼说他“精研《易》、《春秋》、戴氏《礼》、宋儒性理诸书,旁及通鉴纲目,史汉、八家之文,莫不穷其旨趣,探其精蕴。”与弘历一起读书的同窗也对弘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弘昼说:“吾兄于问寝视膳之暇,每有所得,发为文词。日课文一首,虽退居私室,亦不敢自懈,手披心绎,欲力迫古作者。”福彭说:“皇四子问安视膳之余,耳目心思一用之于学,考合古今,微论同异,虽单词支义必条分缕析,每为文,笔不停辍,千言立就,而文思泉涌,采钩云生。”

通过师傅的教导、同窗的切磋,以及自己的理解,弘历初步构建起以儒家价值取向为标准的伦理道德系统。他尊奉孔子,推崇宋儒,在诗文中经常阐发“内圣外王”的观点。他坚信儒家“仁政”“德治”的正确,认为“治天下者,以德不以力”,日后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他则主张虚己纳谏。对于孔子“宽则得众”的格言尤为欣赏,在《宽则得众论》一文中说:

“自古帝王受命保邦,遐迩向风薰德沐义,非仁无以得其心,而非宽无以安其身,二者名虽二而理则一也。故至察无徒,以义责人则难为人;唯宽,然后能并育兼容,众皆有所托命……诚能宽以待物,包荒纳垢,宥人细故,成已大德,则人亦感其恩而心悦诚服矣。苟为不然,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则虽勤于为治如始皇之程石观书,隋文之躬亲吏职,亦何益哉!”

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弘历崇拜的偶像。弘历在论唐太宗的史论中赞美这位“三代以下特出之贤君”,说:“虚心待物,损上益下,用致天下之盛。”“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损己益人,爱民从谏,躬行仁义,用房玄龄、魏徵之俦,君臣相得,不敢怠遑,用至贞观之盛。”

经过十多年的皇子学习生涯,弘历成了一个文武全才的帝位继承人,为治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展开
目录

目录

天朝史鉴/1

前 言/1

第一章 钦定皇储/1

第一节 康熙爱孙/3

第二节 乐善堂文钞/8

第三节 奉诏登基/12

第二章 弘历亲政/15

第一节 大权独揽/17

第二节 抑制宗室/25

第三节 前朝遗老/42

第四节 张鄂党争/52

第五节 一朝天子一朝臣/79

第六节 改革祖制/99

第七节 宽严得当/101

第三章 十全武功/117

第一节 两平准噶尔/119

第二节 定回部/127

第三节 两定大、小金川/138

第四节 靖台湾/150

第五节 降服缅甸、安南/154

第六节 两服廓尔喀/163

第四章 乾隆盛世/171

第一节 仁政爱民/173

第二节 南巡/178

第三节 褒奖明臣/186

第四节 四库全书/190

第五章 盛世危机/197

第一节 官场积弊多/199

第二节 文字狱/210

第三节 由盛转衰/216

第四节 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223

第六章 风流天子/233

第一节 书生皇帝/235

第二节 香妃传奇/244

第三节 太上皇/25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