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第三版)(精装)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0108297
  • 作      者:
    克里斯·布斯克斯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了解“历史上*大的一次山崩地裂般的思想巨变”的大书。阅读此书,让你瞬间领悟人间道理。

展开
作者简介

克里斯·布斯克(Chris Buskes)是荷兰科学哲学家。本书获得荷兰2007年度苏格拉底奖杯。徐纪贵,中国科协会员,德语翻译家,有不少译作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本书共16章。前四章系统介绍了进化的轨迹 、性别的选择、物种的形成,以及人类的产生;之后,作者将全面介绍进化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如社会生物学与演化心理、进化论与人类学 、进化论与语言 、进化论与心理 、进化论与文化、进化论与认识论、进化论与宗教、进化论与道德、进化论与美学、达尔文医学、社会达尔文主义与优生学,以及进化论的*新进展。 本书首次*威性地阐明了达尔文革命的巨大冲击不限于生物学和医学,它其实还触及语言、医学、道德和宗教等领域。

展开
精彩书评

行走者 2012-03-19

优秀的科普著作,涉及进化论、遗传学、行为科学以及心理学。对了解目前热门的“进化心理学”大有裨益頋頋 2017-09-25

用进化思维看过去到现在,许多形态似乎都make sense了。 虽然变异淘汰复制的线性思维显然无力应付现代对未来网状关系体的确切规划,但适应性的”人为”与”自然”选择的轨道会永远贯通下去。

好奇心豆了个瓣瓣 评论 进化思维   2012-12-09 15:37:40
最近去翻看了一下《自私的基因》,回头想想还是觉得这本书更好,更加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广,或许有一部分原因是创作时间更晚,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吧。
好奇心,好胜心,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前者对自己的影响慢慢变淡,突然提出来反而显得有点傻。不过,权当爱好,这种不知属于什么专业,形而上的书也值得一看。
当时看了挺长时间,但不少地方可能也没理解吧。现在回忆下里面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关于“基因”与“文化”在“人”身上的制衡,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鸿沟,倘若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只是基因为繁殖,为其追求的利益的手段,那我们的生活还能否成为“我们”的生活?还有期中提到关于死亡的生物,和活的生物的鸿沟在几十年被人认为是无法跨越的,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而未来,物质,和精神的鸿沟是否也会被跨越?谁又知道。另外,进化论对语言,道德,美学,医学方方面面的影响,也该认真的再看一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4章   达尔文主义医学

 

死的警告

如弗拉基米尔&middot;纳博科夫所言,我们的生命只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的一丝光亮。人们不必是哲学家,也能认识到这个令人感到压抑的真理;或迟或早,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死神。谁也躲不开无情死神的寿命勾销日。人们自然会问:为何我们要得病,为何我们要死?为何生命如此短暂,生命的末日为何往往与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纠缠在一起?因为我们得实话实说:当我们踏上历史彼岸之时,快乐也随之而一去不复返了。前景暗淡,毫无玫瑰色的迹象。视力与听力衰退,全身骨头松脆易碎,关节僵涩而不灵活。末了连记忆力也弃我们而去,智力衰退。心脏怦怦乱跳,其他器官也不再正常运行。动脉硬化,增生细胞猖狂活动。而且似乎这一切还不够糟糕似的,我们还会因为越来越严重地遭受性欲衰减以致不能勃起、机能降低或者性冷淡问题的折磨。所以,任何人都不能把《圣经》中《传道书》的话(第11章第9-10段)当作耳边风:“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生命的花季里,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

老年是一种慢性病吗?如果是,那为何自然选择不把它剔出呢?既然进化能造出眼睛、心脏、大脑之类的复杂器官,那为何它找不到防止近视眼、心肌梗死以及老年痴呆之类疾病发生的办法呢?人们可以回答,老年、疾病以及死亡是为了使物种延续,因为报废的个体必须由年轻而健康的个体所取代。不过,自然选择不是在物种的层面上而是在个体及其基因的层面上进行的。假如个体尽可能晚些变老,或者完全不会变老,那这对个体是极其有利的。一个很少或者根本不会损耗的生物,与持续衰老的同类相比,在繁殖方面的优势很大。

同样不怎么令人满意的答案是,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想要较长时间地维护生物使之避免磨损是很难的。因为进化还完成了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品。让我们想想个体发育的过程: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人们也许会认为,保养一个生物一定比从一个细胞把它造成功要容易得多。其实说不定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的。即使人们如此富有智慧,也有创造力,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虽然平均寿命,即可期望的寿命,有很大的提高,但人类的最长生存年限却几乎没有变化。尽管在医学方面取得了种种引起轰动的进步,但在这方面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个人要想活得比110岁长得多是不可能的。倘若老年人得了病,似乎暂时是无法治愈的。

此外,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不同的物种似乎各有其特定的最长寿命。有的昆虫仅能存活一天,一只老鼠最多活两三年,一个人最多活一个世纪。为什么进化不使仅活一天的苍蝇活够10年,使老鼠活100年,使人活到1000年才与世长辞呢?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寿命之有限与生物化学因素以及物质代谢都没有多少关系。很可能进化在基因的层面上就为可期望的最长寿命预设了程序,犹如刚出厂的电灯泡,其寿命也是有限的。各种灯泡,按其所设计的用途,有各不相同的“期望寿命”。在这一点上,仅活一天的苍蝇、老鼠以及人类,都是相似的情形。使躯体存活的时间比绝对必要的时间更长久,是没有任何生物学理由的。换言之,一个个体的生命持续时间,已一并考虑在相应物种的最佳繁殖成果中了。假如消耗与利用不成比例,那这样的所谓辛劳付出就是不值得的。这样的投入简直就是不合算的。

如果从基因,即遗传材料的角度来考察生命,那我们必然要断言,生物只是求生存的机器,是具有不死之潜力的基因的临时运输车,或曰躯壳。这就是说,包装不需要存活得很长久,因为极有价值的是内涵;遗传信息必须正常无损地保留,并传给下一代。健康、富有生命力以及繁殖力强,只在繁殖期间是重要的,其后,躯壳就再也没有进化的功用了——这里暂不考虑某些物种还得为了抚养后代而耗费生命。不过,这样一来,它们就完成自己的任务了。旧包装再也没有用处了,只能在垃圾堆里找到自己的最后归宿。

进化方面与衰老现象近似的一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几个难解的谜。作为达尔文主义的示范,现代进化生物学进入了许多专业领域。这也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体现在医学科学领域。现在,我们是从进化的角度,以不同的目光,对人类的衰老病死加以想象。我们学会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生命之短暂性以及我们脆弱而易受伤害的弱点。现在人类的身体不仅显示出其隐秘而难以看透的性质,并且还显示出它是有缺陷的,而进化也设法使其创伤能够治愈,使之能够抵御感染,使病菌不能得手。疼痛、发烧、咳嗽、腹泻以及呕吐之类现象,我们往往会将其视为令人不舒服的病症,必须尽快抑制并予以治疗。这种时候,我们没有弄清楚,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出现此类症状,其实是为了恢复正常。生病常常是有益的。身体所发出的无数独特的警告信号和独特的防御机制,连同其令人觉得不舒服的伴生现象,都是特别有作用的,是身体正在与病灶作斗争的征兆。

 

进化的调和

关于衰老过程与疾病,自几年前才开始在进化论的框架内进行研究,开拓性的论著是1994年出版的心理学家伦道夫&middot;M. 尼斯和进化生物学家乔治&middot;C. 威廉斯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达尔文医学之新科学》。此书获得了众多的好评,其中也有爱德华&middot;O. 威尔逊与理查德&middot;道金斯的评论。道金斯的评语是:“买两册吧——一册送给您的家庭医生。”尼斯和威廉斯在书中论证道,达尔文主义的范式,不仅得出了关于人体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新认识,而且还给医学科学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让我们回头再议论一下老年疾病的问题:对于尼斯和威廉斯来说,衰老过程本身并不是一种病理现象,而是进化的调和之结果——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在晚年总是容易得“真正的”病,如传染病、糖尿病、癌症、痴呆病、供血障碍类疾病,以及诸如此类的疾病。体质与精神的衰退,是我们必须为年轻时充满活力的状况付出的代价。早在上世纪的40年代,约翰&middot;B. 霍尔丹和彼得&middot;梅达沃便证明,引起衰老和疾病的基因,能通过自然选择的网络潜入。确切地说,就是自然选择让有害的基因——只要它们不阻挡躯体以一定的规模自我复制——不受阻碍地潜入。如能够引起致命的遗传疾病亨廷顿病——这种病能摧毁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就依旧存在。自然选择没有将致病的基因剔除,是由于人到40岁之后,这种基因才会产生效果。进化对付不了此类疾病,是因为有关的人在显示出初期的病症时,已经有了孩子。

在上世纪50年代,威廉斯继续修改这种与多效性有关联的认识。所谓多效性,就是唯一一个基因可能有不止一种效果的现象。例如一个基因,它能提高体内的钙含量,甚至能使受损的骨骼迅速地痊愈,但同时也能使血管变得越来越狭窄。这样一种基因,会通过自然选择而得到奖赏,因为它对于许多年轻的个体都是有利的,而只有很少的个体活得很长,长到不得不因其害处而大伤脑筋。这种基因的有利之处大可以说是对其害处的补偿。只有当期望的平均寿命急剧增加之时,这种令人不愉快的效果——此处所指的就是动脉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