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六朝人物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一代士人的痛苦 欢乐 追求和心灵轨迹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535853
  • 作      者:
    陈书良
  • 出 版 社 :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8-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国学大师陈书良讲述一个你不知道的六朝。

2 孙权、维摩诘、傅大士、左思、王导、石崇、苻坚、祖逖、桓温与刘裕;顾恺之、刘义庆、刘勰、陈霸先。文化人不可不详知的历史人物,在书中均有深入剖析。

3 非学术读物,适合大众阅读,文史专业者亦可参照学习引用。

4 内文采用高品质用纸,排版大方,字号适于阅读,回归阅读品质。


展开
作者简介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47年,湖湘书香世家。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承继朴学传统,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古代个人的命运不过是被编织在“君臣父子”儒教纲常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从生到死,走的都是别人为你设计安排的道路,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验证了某种礼教信条的时候才能体现。而六朝时人在山崩海啸的巨变中,却在悉心探求,大胆摸索:什么是人的生活?真正的人应该具有何种品格和资质?六朝时,在中国人性解放史上,翻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页。

    依作者言这是一部出入文史的人物札记;而在讲述风格上,这是一部既普及立体知识,又反映历史深刻的轻松作品。从史学家的眼光看人物,轻松打消人们最初的印象,生动叙事中讲解人物的情怀与有趣,他们同常人一样复杂却不同的深厚情感、他们的才华和胆识对历史的巨大贡献。《六朝人物》是一部用人物串联的六朝史,从几个瞬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伟大精神和人性的高张,对当世、读者,有一种洗礼和涤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展开
精彩书评

三十年前,余负笈武昌,与书良相识于珞珈山下,时书良与易中天同为吴林伯先生高足。书良精研《文心雕龙》,由此进入六朝深处,尤对六朝人物之精神风范体悟甚透。余读《六朝人物》,于其目光之老到,文笔之细腻,钦佩感叹者再三!其为人神朗骨清,简侻自处。此乃天赋之本性乎,抑六朝烟水之熏陶乎?

——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作者、著名学者)

 

陈书良教授是我的同门师兄。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同门兄弟在武汉大学追随先师吴林伯先生学习《文心雕龙》,先师就常以书良师兄关于《文心雕龙》的有关论文激励我们,号召我们学习书良师兄勤奋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学术修养,独特的学术见解,从那个时候起,书良师兄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看来,陈书良教授是先师吴林伯先生学术传统的 zui 忠实的继承人。

——方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良先生出身江南读书世家,其外祖父刘永湘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即为湖南大学知名教授,伯外祖父刘永济先生更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表兄陈贻焮先生也为古代文学研究界所推重。书良先生幼侍永湘公读书,长承家学,天性勤奋,卓然成家。每读其书,如亲聆锦心绣口之论,亲沐儒雅君子之风。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精彩书摘

1 初领江东

建安五年(200)四月,吴郡丹徒县,独霸江东的孙策遇刺受伤,生命垂危。东吴局势随之山雨欲来,波谲云诡,险象环生。此时,孙策的挚友、手握重兵屯驻巴丘的周瑜在没有得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亲率精骑,日夜兼程向丹徒疾驰。周郎铁骑,执锐披坚,当然其意不仅是探友,而是有关东吴继位大计。

的确,孙策的继承人问题还是一个谜团。在此之前,一代枭雄才二十六岁,春秋正富,谈何继位呢?然而,现在猝然遇刺,继位问题当然摆到了小霸王及东吴军政重臣的面前。况且继位的候选人又不止一人。孙策有子孙绍,不管父执周瑜是否有拥立之意,孙绍其时毕竟尚幼。孙策还有三个弟弟,其中四弟孙匡最得喜爱,孙策曾将父亲的爵位相让。而三弟孙翊在性情上与孙策最相投。孙策似乎直到生命之火即将熄灭时才做出抉择。从典籍看来,孙策的这个抉择连重臣张昭、周瑜都无从预知。

据《三国志·孙翊传》注引《典略》:“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即孙翊),而策呼权,佩以印绶。”也就是说,这一刻之前,谜底尚未揭开,以致重臣张昭等产生误判。《三国志·孙权传》载,弥留之际,孙策对张昭等人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叫过来,将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吴侯印绶交与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交代完后事,到晚上就辞世了。

十九岁的孙权手足无措,惶恐异常,只有号啕大哭。这时,身为托孤大臣的张昭挺身而出,断然地对孙权说道:“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张昭的话如一声棒喝,孙权立即认识到他面临的险恶的环境,于是他强忍悲痛,脱去丧服,与张昭等一起陈兵而出,骑马巡视军营,安定军心。

事实证明,孙策临终的抉择是英明之举。

孙权,字仲谋,生于汉光和五年(182),十五岁在吴郡举为孝廉,同年出任阳羡县长,行奉义校尉。所谓“行”或“领”都是未经朝廷正式下文而暂摄之意。十五岁当县长,纵然在乱世,也算是少年卓荦早据要津了。经略地方三年后,于建安四年(199)随孙策开始戎马生涯。攻打江夏黄祖时与周瑜、程普、黄盖、韩当诸将并肩英勇作战,受到孙策的夸奖。甚至在宴会上,孙策常对孙权指顾诸将说:“此诸君,汝之将也。”(《三国志·孙权传》注引《江表传》)不过,虽然作战冲杀在前,孙权驭将统兵的才能似乎欠缺,如建安五年孙权第一次独立统帅兵马攻打广陵太守陈登,就连战连败,铩羽而归。大概因为这个缘故,此后直至他当上吴主以后,很少亲自挂帅出征。仅有的几次亲征,都是被打得灰头土脸,狼狈而归。

既然如此,既然血缘关系比不上孙绍(古时帝王传位以父子相传为最常见),血缘关系相同而与长兄的情谊又比不上老三、老四,既然孙策素来看重横行天下的武力,那么,为什么孙权能在坐领东吴上胜出呢?

我以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孙权的长相与当时风行的品目。这样说,现代人难以理解,斥为迷信,讥为荒诞,但古人确实是迷信的,更何况品目是汉末的时尚,朝野都趋之若鹜。《后汉书·党锢传》云: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所谓“品目”,亦称“题目”或“目”,就是清谈中对人物德行、仪表等品评鉴定,给予概括的考语。自古以来,“知人”就是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后汉书·郭泰传论》引庄子的话说:

 

人情险于山川,以其动静可识,而沉阻难征。故深厚之性,诡于情貌;“则哲”之见,惟帝所难。

 

意思是说,了解人极难,虽然他在做什么可以看见,可他想什么则难以知道。尤其是那些城府深沉的人,所想的与所做的往往不一致。所以,若要说有知人之明,连英明善察的尧皇帝也难做到。有趣的是,这一门连帝尧都感到困惑的学问,到东汉末年及魏晋六朝,却大行其道,郭泰与许邵就是此中的顶尖高手。《后汉书》说郭泰死后,有数以万计的人来吊丧,“自弘农函谷关以西,河内汤阴以北,两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途!”许邵当时就有“月旦评”的盛名,评曹操的十一个字“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仅概括了曹操的一生,而且几乎成了历史的定论,是许邵流传千古的绝唱。

话题再回到孙权。当时的典籍记载,孙权出生后的长相是“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孙坚觉得奇异,以为有贵相。后来,汉献帝为表彰孙策对朝廷进贡方物,派遣特使刘琬到江东给孙策加锡命。所谓加锡,亦即授予九锡(九种特权。古时天子赐予臣下的最高规格的赏赐)当中的一种或几种。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美差。而特使刘琬恰恰以相面知名,从东吴回来后他曾对人说:“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


展开
目录

目  录 

楔 子 / 1

孙 权 / 9

1 初领江东 / 11

2 以保守为智 / 19

3 建业开“六代豪华”之都 / 23

吴井埋简有司 / 29

1 孙吴气息 / 31

2 文献主司者的道德闪光 / 32

维摩诘与竺佛图澄、傅大士 / 37

1 玉人顾影 / 39

2 辩才称病 / 44

3 汉化的洋菩萨 / 51

4 一个洋菩萨 / 54

5 一个中国菩萨——傅弘 / 57

左思与左棻 / 61

1 落魄洛阳道 / 63

2 京师岁月 / 65

3 红浥鲛绡 / 68

三类名士 / 73

1 三类名士 / 75

2 服药行散 / 76

3 何、王其人 / 77

4 追求生命的长度 / 80

5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 85

竹林七贤 / 87

1 七贤众生相 / 89

2 生命的长度和密度 / 93

3 远祸全身 / 97

4 酩酊中的超越 / 105

5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106

6 嵇康冤狱 / 107

中朝名士 / 123

1 “山寨版”名士 / 125

2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 129

3 垮掉的一代 / 130

王 导 / 133

1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 135

2 所谓“江南文化士族” / 140

3 镇之以静的“愦愦之政” / 152

石崇与王羲之 / 159

1 残害女性者因一位女性而得名 / 161

2 清流书圣 / 166

3 云泥之判 / 173

谢 安 / 189

1 东山携妓 / 191

2 淝水之战 / 197

3 用巧伪与忍耐赢得政治斗争 / 206

苻 坚 / 211

1 英武的氐族少年 / 213

2 北方伟大的统治者 / 216

3 悲情英雄 / 219

4 败因种种 / 223

祖逖、桓温与刘裕 / 229

1 “北伐”一词实出现在东晋 / 231

2 悲壮的中流击楫 / 233

3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 238

4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244

陶渊明 / 249

1 人品与文品 / 251

2 傲骨、劳力及耕读 / 253

3 桃源之恋 / 262

顾恺之与张僧繇 / 267

1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 269

2 痴癖 / 271

3 蓬门今始为君开 / 273

4 隔代的嘉惠 / 275

5 千古的冷落 / 277

 

刘义庆 / 283

1 传世奇书 / 285

2 王爷本色是文人 / 286

3 小说乎,史书乎 / 288

刘 勰 / 291

1 夜梦孔子 / 293

2 古佛青灯 / 296

3 扪虱雕龙 / 298

陈霸先 / 307

1 从陈寅恪的精义妙语谈起 / 309

2 一代枭雄 / 310

3 南方土著掌权 / 313

4 骨肉相残与性乱 / 317

附 录 / 325

六朝年表 / 32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