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时期的知识阶层/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
0.00     定价 ¥ 7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1052492
  • 作      者:
    聂大江
  • 出 版 社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先秦时期的知识阶层/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系统讨论了原始社会末至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起源、发展及相关问题。全卷以此一时期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发展为背景,讨论了巫的演变、他们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揭示了巫师与早期知识分子起源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夏商周时期巫、卜、贞人、作册与各类史职的状况,以及西周至春秋时期贵族知识分子和“士”阶层的崛起。
  《先秦时期的知识阶层/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对原始时期的“巫”向夏商周知识阶层的发展,特别是对夏商周时期有关知识职业及其人员的作用和地位,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和新的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先秦时期的知识阶层/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
  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的学者给神话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神话是生活在原始公社时期的人们,通过他们的原始思维不自觉地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人格化而形成的幻想神奇的语言艺术创作。”应该说,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完备的。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民族众多,神话一类作品的创作,不仅数量很大,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具特色,多彩多姿。但有一种现象很明显,那就是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中原华夏和汉民族地区,在神话保留的数量上以及保留的完整性上,都逊色很多。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前人也曾多有分析。鲁迅认为,这主要与后世尊孔崇儒的情况有关:由于孔子“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茅盾对此的解说则归罪于那些“原始的历史家”与“开明的历史家”,前者把神话里的神们都算作了古代帝皇,后者则是任意修改删削神话,“中国神话之大部,恐是这样的被‘秉笔’的‘太史公’消灭了去了”。
  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一般而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其生产方式、家族婚姻形式、社会信仰习俗等方面,尚保留较多的原始社会残余,且往往交通闭塞,与外界隔绝。恰恰是这一点,为神话的生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与适宜的“生态环境”。因而,这些地区的神话蕴藏丰富、类型多样、首尾完整,保持了粗陋、怪诞、“不合理”的面貌和鲜活的形态,而且与现实生活从未失去联系。像云南独龙族,人口仅有四千多人,氏族成员中广泛流传着解释天地万物、人类起源以及文化发明的神话。“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独龙族进入原始农业社会的时间不过一百余年,但已产生了解释农业起源的神话。”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人,新中国初期人口虽只有三千多人,但也有动物神话、自然神话、起源神话以及颇有特色的萨满神话(鄂温克、赫哲、满族也都有此类神话)等多种类型的神话。
  少数民族神话与宗教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神话中的主人公,很多就是宗教中的神。有学者认为:“从拉祜族的厄沙到纳西族的崇仁利恩,从傣族的因叭到基诺族的阿么尧白,从独龙族的戛姆戛莎到布朗族的顾米亚,从白族的盘古到彝族的格兹,从景颇族的汪拉和班木占到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这一切原始文学中的主人公,百分之百全部是神。”
  在巫师和一般民众眼里,也把神话作为神圣的宗教经典看待。“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社会组织等,有时直接引证神话,以为是神话故事所产生的结果。而且在不曾开化的民族中,他们对于传统行为的遵守,常被土人看得神圣不可侵犯,既有畏惧的情绪,又有禁忌与特律的约束。神话在他们的生活里,是强有力地支配着他们的道德与社会行为的。”佤族蛮野的害人害己的猎头风习,之所以年复一年地被人们重复着,就是因为它的“必要性”得到了神话的“批准”。“神话的作用,不在解说,而在证实;不在满足好奇心,而在使人相信巫术的力量;不在闲话故事,而在证明信仰的真实。”在巫师那里,神话史诗也被作为“圣经”看待,如阿昌族的巫师(活袍)在祭祀活动中演唱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时,要点燃长明灯,并在严肃的气氛中首先向遮帕麻和遮米麻这两个神祷告,尔后才能演唱。纳西族创世史诗都是在祭天和其他仪式上吟唱的。独龙族的创世史诗,则是在剽牛祭天鬼时唱的。宗教与神话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有的学者明确提出,神话和礼仪是原始
  ……
展开
目录
上编
1 原始宗教与巫术的产生
2 巫的出现与发展
2.1 民族志中的早期巫
2.1.1 值得注意的女巫现象
2.1.2 氏族首领同时也是巫
2.2 考古学上所见新石器时代的巫及巫术活动
2.2.1 舞阳贾湖遗址
2.2.2 濮阳西水坡遗址
2.2.3 含山凌家滩遗址
2.2.4 良渚文化反山、瑶山墓地遗址等
2.2.5 红山文化遗址
3 原始社会中巫的社会作用
3.1 巫是沟通人与鬼神的桥梁
3.2 巫是氏族的护卫者
3.3 巫是社会诸调节因素的掌控者
3.3.1 原始礼仪
3.3.2 原始道德、风俗
4 巫与原始文化
4.1 巫与文字
4.2 巫与神话
4.3 巫与历史
4.4 巫与天文气象
4.5 巫与医药
4.6 巫与歌舞
4.7 巫与绘画
4.8 巫与魔术

下编
5 夏商周三代与知识分子发生发展相关的一些社会条件
5.1 宗教
5.1.1 中国古代宗教整体构架的完成与建设
5.1.2 三代统治者大力扶持宗教的发展
5.1.3 宗教与政治
5.1.4 宗教与文化
5.2 教育
5.2.1 传说中有虞氏、夏后氏时期的教育
5.2.2 商代教育
5.2 3周代教育
5.3 文字
5.3.1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5.3.2 我国早期文字的出现及其应用
5.3.3 人们对图籍和文献的尊崇
5.3.4 文字应用的进一步拓宽
5.3.5 口头传承与笔头传承的互助与互补
6 夏商时期的巫、卜、祝、史等
6.1 夏代的巫、卜、传天数者、瞽
6.1.1 关于卜者
6.1.2 关于夏代传天数者羲和与昆吾
……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