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2584888
  • 作      者:
    陈徽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以自己多年的研究积淀为基础,结合较新的研究成果,对《老子》一书做的“新校释译”。该书特点如下:
  首先其将传世的王弼注本《老子》和简、帛本《老子》相互对照,不仅指出了不同本子的异文所在,而且对这些不同做了辨析和讨论,希望能够通过此项工作使我们更加接近《老子》的本来面目。第二,其在爬梳传统注疏的同时吸收较新的《老子》研究成果,使得读者能够借助其书,对历史上经典的老子理解和学界较新的老子研究成果都有所了解,这无疑对大家更好的认识、解读老子思想有所助益。第三,该书将文字学研究方法与思想史研究相结合,将传统的经学方法和考古学材料相结合,做到了辨析文字和探讨义理双举,这就使得这本《新校释译》对老子的解释更加深刻和有说服力。在这样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作者对老子文义屡有新见且往往言之有据,推动了《老子》思想的研究。除此之外,对老子章句的解释详尽,对文字的解读和思想脉络的梳理都下了一番功夫,读者能够通过他的译文、注解和义理说明较为清晰准确地了解老子思想的内涵,获得启发。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徽,同济大学教授,专攻中国哲学史,先秦哲学尤其是老子思想。

展开
内容介绍
  《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以通行本即王弼本《老子》为底本,结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老子<乙>》、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等新近出土的简帛本文献,在考订其文的基础上,辨察其字、疏通其义、演绎其理,力求准确、深入地呈现《老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运思特点。
  《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既博采古注精义,又充分汲取今人研究成果,同时不乏创见,实现学术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原文进行了精审而流畅的白话翻译,使得《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对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深人老子思想都将有所助益。
展开
精彩书摘
  《老子新校释译:以新近出土诸简、帛本为基础》:
  又,欲正确把握经义,关键在于能否理解“无身”二字。王《注》解“及吾无身”日:“归之自然也。”以“自然”训“无”,甚为的当。在《老子》那里,“自然”与“虚(无)”互为蕴含,二者乃是一体之两面的关系(参见五章《解义》)。“无身”之“无”作动词,“身”指身体。“无身”义为“虚无”身体,亦即不执着于身体。所谓身、心一体,这不仅是说表现为意识活动或精神状态的灵明之“心”与身体彼此贯通、互相影响,而且作为肉体的“心”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是精神或意识活动产生、存在的“物质基础”,故《管子·心术上》日:“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日宫。”就此而言,所谓“无身”便不仅仅是说“虚无”身体,同时也指“虚无”内心。然心、身并非是空无所依,而是“承载”并“指向”着一个“我”。所以,“无身”实质上是说“无我”。循此思路,便有了《庄子》的“无己”(《逍遥游》:“至人无己”)或“丧我”(《齐物论》:“今者吾丧我”)之说。此“己”若“无”、此“我”若“丧”,便臻于“真人”之境。《大宗师》日:“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所谓“过而弗悔”“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云云,岂不正是对《老子》“吾有何患”的生动解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也;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也:“若可以托天下也”“若可以寄天下也”,今王本分别作“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此据诸简、帛本及王《注》正。“托”与“寄”义同,《说文》:“寄,托也。”“托,寄也。”“若”,则、乃。
  按:郭店简此文作“口口口口口为天下,若可以厇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迲天下矣”,帛甲作“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帛乙作“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汉简作“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上述诸本在此多显文异,学者亦释读不一,此当稍加辨证。
  首先,郭店简之“厇”当读为“托”。“厇”即“宅”之古文,其与“托”皆从“乇”。二字不仅音近,其义亦通:“宅,人所托也。”(《说文》)“厇(宅)”通作“托”,可谓义达音顺。西汉简、帛在此俱作“托”,亦其证也。学者或隶简文此字作“乇”,疑其为“‘庀’字之讹……同‘庇’,谓可以荫庇其身于天下”(赵建伟语)。说误。或隶此字作“庀”,谓其同“宅”字(如丁原植)。亦有不确。
  其次,郭店简之“迲”当读为“寄”。刘钊日:“‘造’即‘去’字繁文,读为‘寄’。古音‘去’在溪纽鱼部,‘寄’在见纽歌部,声为一系,韵部主要元音相同,可以通转。”说甚达。学者或读“迲”为“处”,训日“安”或“定”(如彭浩);或读“迭”作“弆”,训日“藏”,则“造(弆)天下”义即“藏其身于天下”(赵建伟语)或“守天下”(如廖名春、邓谷泉);或者亦读“迲”作“奔”,训日“掌物”或“执掌”,则“迭(奔)天下”“犹言主天下”(魏启鹏语)。说皆臆断。
  复次,关于郭店简首句所佚之文,学者或据王本补作“安(焉)古(故)贵以身”(如刘钊、魏启鹏等)或“古(故)贵以身”(如廖名春),或据帛书补作“古(故)贵为身于”(如李零、彭浩、丁四新等)。观古籍引《老子》此文,《庄子·在宥》作“故贵以身于为天下”,《淮南子·道应训》作“贵以身为天下”,即皆以“贵以身”为言。待汉简出,其文作“故贵以身为天下”,与王本同。又,察诸简、帛及世传本与此句相对应之后句,其皆作“爱以身……”。由是,郭店简首句所佚之文必当为:“安(焉)古(故)贵以身”或“古(故)贵以身”。
  ……
展开
目录
说明………………………………………………………………………………………………
上篇………………………………………………………………………………………………
一章(道可道章)………………………………………………………………………………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章)…………………………………………………………………
三章(不尚贤章)………………………………………………………………………………
四章(道冲而用之章)…………………………………………………………………
五章(天地不仁章)……………………………………………………………………………
六章(谷神不死章)……………………………………………………………………………
七章(天长地久章)……………………………………………………………………………
八章(上善若水章)……………………………………………………………………………
九章(持而盈之章)……………………………………………………………………………
十章(载营魄抱一章)…………………………………………………………………………
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章)……………………………………………………………………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章)……………………………………………………………………
十三章(宠辱若惊章)…………………………………………………………………………
十四章(视之不见章)…………………………………………………………………………
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章)……………………………………………………………………
十六章(致虚极章)……………………………………………………………………………
十七章(太上章)……………………………………………………………………………………
十八章(故大道废章)…………………………………………………………………………
十九章(绝圣弃智章)…………………………………………………………………………
二十章(绝学无忧章)…………………………………………………………………………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章)………………………………………………………………………
二十二章(曲则全章)…………………………………………………………………………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章)………………………………………………………………………
二十四章(企者不立章)………………………………………………………………………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章)………………………………………………………………………
二十六章(重为轻根章)………………………………………………………………………
二十七章(善行者无辙迹章)…………………………………………………………………
二十八章(知其雄章)…………………………………………………………………………
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章)……………………………………………………………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章)……………………………………………………………………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章)………………………………………………………………
三十二章(道常无名章)………………………………………………………………………
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章)………………………………………………………………………
三十四章(道泛兮章)…………………………………………………………………………
三十五章(执大象章)…………………………………………………………………………
三十六章(将欲歙之章)………………………………………………………………………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章)………………………………………………………………………
下篇………………………………………………………………………………………………
三十八章(上德不德章)…………………………………………………………………………
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章)………………………………………………………………………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章)…………………………………………………………………………
四十一章(上士闻道章)…………………………………………………………………………
四十二章(道生一章)……………………………………………………………………………
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章)………………………………………………………………………
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章)………………………………………………………………………
四十五章(大成若缺章)…………………………………………………………………………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章)…………………………………………………………………………
四十七章(不出于户章)……………………………………………………………………………
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章)………………………………………………………………………
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章)………………………………………………………………………
五十章(出生入死章)……………………………………………………………………………
五十一章(道生之章)……………………………………………………………………………
五十二章(天下有始章)…………………………………………………………………………
五十三章(使我介有知章)………………………………………………………………………
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章)………………………………………………………………………
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章)………………………………………………………………………
五十六章(知者不言章)…………………………………………………………………………
五十七章(以正治国章)…………………………………………………………………………
五十八章(其政闷闷章)…………………………………………………………………………
五十九章(治人事天章)…………………………………………………………………………
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章)……………………………………………………………………
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章)………………………………………………………………………
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章)……………………………………………………………………
六十三章(为无为章)……………………………………………………………………………
六十四章(其安易持章)…………………………………………………………………………
六十五章(古之为道者章)………………………………………………………………………
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章)…………………………………………………………
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大章)……………………………………………………………………
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章)……………………………………………………………………
六十九章(用兵有言曰章)………………………………………………………………………
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章)…………………………………………………………………………
七十一章(知不知章)……………………………………………………………………………
七十二章(民不畏威章)…………………………………………………………………………
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章)………………………………………………………………………
七十四章(若民常不畏死章)……………………………………………………………………
七十五章(人之饥以其取食税之多章)…………………………………………………………
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章)……………………………………………………………………
七十七章(天之道犹张弓与章)…………………………………………………………………
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章)…………………………………………………………………
七十九章(和大怨章)……………………………………………………………………………
八十章(小国寡民章)……………………………………………………………………………
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章)…………………………………………………………………………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