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儒学问题省思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8061171
  • 作      者: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7-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儒学素有学术儒学、政治儒学、精神儒学等类型学上的不同形态。从地域文化史的角度看,儒学至少自“前近代”的近世时代就不断开始向外传播扩展,形塑出特色各异、共享儒学价值的韩国、日本或越南等地域性儒学形态,表明在历史上儒学不仅是中华文明而且是东亚文明的主要形态之一。

  

 只是文化传播必伴随异文化间的冲突、融合乃至转化等复杂过程,而此过程也就是儒学在东亚的“在地化”转化而非“同质化”吞并的过程,这就凸显出儒家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的开放性而非吞噬“他者”的排他性思想特质。

  

 本特辑“东亚儒学问题省思”所收论文对于儒学在东亚的历史形态、思想转化以及传承发展等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对于推动东亚儒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特稿“中国的儒学复兴是全球资本主义话语吗?”从本土中国的立场出发,将当代儒学复兴置于全球化视域中进行了考察,必将有助于中西方学者的深度对话。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有大陆、台湾、日本知名学者,如黄俊杰为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陈来为当代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杨祖汉为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吴震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儒学》丛书之缘起为复旦大学即将成立儒学院,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承办,因此想要出版《现代儒学》系列丛书,以儒学的现代转化为精神,搜集大陆与港台、日韩的儒学新研究成果,涉及儒学热点问题的讨论,意图不仅作为现代中国儒学界的镜像,更要成为儒学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丛书作者不仅有海内外知名学者,更着力于发掘中青年学者中的后起之秀。

本书所论专题为“东亚儒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论辩与省思”,其中第一部分所收“标靶论文”三篇,是就东亚儒学研究的某些方法论问题进行批评性回顾与思考的论文,第二部分是针对上述三篇文章进行反思和批评的一组文章。这组“专题”收录的是去年在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召开的会议论文,同时会议之际的发言录音则作为该专题的第三部分“综合讨论”。与此相关的“朱子学与东亚儒学”专题则收录了四篇首次发表的原创性论文,分别对韩国朱子学和日本朱子学进行了探讨和回顾。

展开
精彩书摘

东亚儒学的视野及其方法论问题         黄俊杰

四、儒学能否超越东亚的疆界?

“东亚儒学”由“东亚”与“儒学”这两个名词组成,但是,当“东亚”与“儒学”结合以后,就衍生两个问题:第一,20世纪的东亚人民在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凌之中以血和泪写作东亚现代史,“东亚儒学”中的“东亚”一詞确实承载太多20世纪“帝国的记忆”,尤其是日本帝国在1943年发表《大东亚共同宣言》,[ 《大东亚共同宣言》(东京:新纪元社,1946年)。]宣告构筑“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日本帝国侵略战争,为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刻骨铭心的伤痛,至今难以抹去,因此,直至今日在东亚各国人文学术界中,“东亚”一词仍有深沉的历史负担,所以战后许多日本学者另创“东アジア”,而避免使用日文汉字“東亜”二字。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历史上中华帝国的“帝国的记忆”再度获得国际知识界的瞩目,[ Charles Horner, Rising China and Its Postmodern Fate: Memories of Empire in a New Global Context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9)。]“东亚儒学”源起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山东半岛这项历史事实,又引起部分日本学者疑忌中国可能成为21世纪的霸权国家,怀疑“东亚儒学”的提法有为21世纪新兴的中国背书之嫌,因此,主张“东亚儒学”中的“东亚”应作为方法而不应作为实体,才能避免成为21世纪新帝国的霸权论述。[ 子安宣邦著,陈玮芬译:《东亚儒学:批判与方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3年),页17-18。吴震指出:所谓“作为方法的东亚”,就是反对将“东亚”实体化与同质化,而将“东亚”加以“他者”化、“方法”化。其说甚是。见吴震:《试说“东亚儒学”何以必要?》,《台湾东亚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8卷第1期(2011年6月),页301-320,尤其是页306。]第二,我们所提出的“东亚儒学”一词似已预设儒学以东亚这个地理范围为框架,那么,儒学能否超越东亚的框架而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呢?

以上这两个问题既涉及东亚各国儒者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又涉及儒学作为东亚各国文化主体性之表现与作为普遍性价值之载体之问题,都值得深入讨论。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

第一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儒学研究者能否超越国家的藩篱?”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一分为二:从“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互动与张力这个角度来看:就儒者的“政治认同”言之,从17世纪以降东亚各国的国家主体性茁壮以后,东亚各国的儒家学者确实难以跳脱国家的框架,从17世纪山崎闇斋(1618-1682)对弟子提出的如果孔子与孟子“牵数万骑来攻我邦”的假设性问题开始,[ 原念斋:《先哲丛谈》,第3卷(江户:庆元堂、拥万堂,1816年),页4-5。]一直到山鹿素行(1622-1685)、浅见絅斋(1652-1711)、上月专庵(1704-1752)、佐久间太华(?-1783)、佐藤一斋(1772-1859)等儒者之努力于解构“中国”一词的政治涵义,[ 参看:黄俊杰:《东亚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经典与理念:互动、转化与融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第4章,页85-98。]都可以显示作为东亚近世各国儒者之“政治认同”的国家框架,确实难以超越。

我想以近世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中的“中国”一词的解释,进一步详细阐释儒者难以超越国家框架这项论点。在近代以前,东亚世界有关“中国”的各种论述之中,主要以两种“中国”论述的对抗为其主流。第一种“中国”论述是中国自远古以来源远流长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观,最为完整的论述可以以11世纪上半叶北宋的石介(字守道、公操,学者称徂徕先生,1005-1045)所撰的《中国论》为其代表。石介的《中国论》是自古以来“第一篇以‘中国’为题的著名政治论文”。[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页41。]第二种论述,则从16世纪开始已见于日本与朝鲜知识分子的言论之中,而以17世纪下半叶号称“崎门三杰”之一的日本儒者浅见絅斋(名安正,别号望楠轩,通称重次郎,1652-1711)的《中国辨》为其代表。

我最近曾撰文比较石介与浅见絅斋的“中国”论述,现在仅综述其要义。在石介的中国论述中作为“中心”的“中国”,是天造地设、固定不变的,“中国”与“边陲”的疆界有其不可逾越性,“中国”不仅是东亚国际秩序中唯一的“中心”,而且是宇宙的“中心”。在石介看来,“中国”与“四夷”是“内”与“外”的关系,宇宙的“本然”(to be)就是世界的“应然”(ought to be)。在石介的世界观中,“所以然”与“所当然”绾合为一。

石介的中国论述建立在二元对立(binary)的理论基础之上,“中国”与“四夷”、“内”与“外”互为光谱之两端,界限分明,绝不混淆。再从二元对立之中,引申出“伦理的二元性”(ethical duality)或“道德的二元性”(moral duality)的预设,“中国”居于道德的发源地与最高点,“四夷”则道德低下。

相对于石介的中国论述,浅见絅斋的中国论述中未经明言的理论预设就是:世界以及宇宙的“中心”并不是固定不动或一成不变的。“中心”与时俱进,所谓“华夷之辨”不在固定的空间或地理界限,而在流动的时间中文化的发展,凡是文化发展或“道”流行之地就是“中心”,就可以以“中国”自居。

其实,这种世界观是近世日本与朝鲜知识分子的共识。17世纪的山鹿素行认为日本风土优越、人才辈出,日本才是“中国”。[ 〔日〕山鹿素行:《中朝事实》上册,第234页。]与浅见絅斋同时代的佐久间太华(?-1783)更明言日本“得其中”,政治安定,所以应称为“中国”。[ 〔日〕佐久间太华:《和汉明辨》,收入《日本儒林丛书》第4册,论辨部,《序》,第1页。]事实上,不仅日本知识分子提出这种世界观,18世纪朝鲜的洪大容(湛轩,1731-1783)在《医山问答》一文中,也借实翁之口而说:“使孔子浮于海,居九夷,用夏变夷,兴周道于域外,则内外之分、尊攘之义,自当有域外《春秋》,此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也”,[ 〔韩〕洪大容:《医山问答》,见《湛轩先生文集》第1册,收入韩国文集编纂委员会编:《韩国历代文集丛书》(景仁文化社,1999年),第2602册,第351页。]又说:“中国之人,以中国为正界,以西洋为倒界;西洋之人,以西洋为正界,以中国为倒界。其实戴天履地,随界皆然,无横无倒,均是正界。”[ 〔韩〕洪大容:《医山问答》,见《湛轩先生文集》第1册,第382页。]晚于浅见絅斋约一百年的18世纪朝鲜儒者丁若镛(茶山,1762-1836),也强有力地宣称:在世界上“无往而非中国”![ 〔韩〕丁若镛:《序‧送韩校理使燕序》,见《文集》第2册,卷13,收入茶山学术文化财团编:《(校勘‧标点)定本与犹堂全书》(茶山学术文化财团,2012年)第3册,第45页。]

从石介与浅见絅斋的“中国”论述之形同水火,我们可以推论:从儒者的“政治认同”来看,儒学研究确实不易超越国家框架。[ 以上仅略论这两种“中国”观的對比,详细讨论另详拙作:《石介与浅见絅斋的中国论述及其理论基础》,收入黄俊杰:《思想史视野中的东亚》(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第6章,第101-124页。]

以上对本节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儒学研究者能否超越国家的藩篱?”的分析,是从儒者做为国家的公民这个角度切入。本节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则是从儒学作为一套价值系统来看。从儒家作为人类普遍性价值的一套论述观之,我们可以说:儒学首先是一种自我修身理论,展现一套所谓“儒家整体规划”[ 同上注28。]再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到“天下”,层层推扩,是一套内外交辉、人己一贯的价值理念。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可以超越东亚各国的国家之藩篱。中国儒家所提出的“仁心”与“仁政”的理念,都是周边国家儒者魂牵梦萦的精神原乡。儒学精神原乡曾使朝鲜朱子学大师李退溪(1501-1570)穷数十年之力编纂《朱子书节要》;也使山田方谷(1805-1877)在29岁时(1833年,日本天宝4年癸巳)读王阳明(1492-1528)《传习录》而为之感动不己,他以“犹空水明月相映于无间”一语,形容他所受到阳明精神的感召。[ 山田方谷:《传习录拔萃序》,收入《山田方谷全集》(冈山市:山田方谷全集刊行会,1951年),第1册,第178-179页,引文见第178页;参看Chun-Chieh Huang, 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 (Göttingen and Taipei: V & 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 chapter 11, pp. 199-214。]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东亚各国,随着战争苦难记忆的远离、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自信心,以及近年来东海与南海岛屿主权之争,各国的民族主义氛围甚嚣尘上,东亚的天空战云密布,令人忧心。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作为“文化认同”的“东亚儒学”,就取得了新的高度与新的重要性。

关于“东亚儒学”这个名词中的“东亚”一词的疑虑,主要是由于帝国日本的侵略历史所带来的负担。在这个问题上,我完全同意吴震的意见,他说:“帝国日本的‘东亚论’的历史清算,应当是日本学者自觉努力的一项任务,而不宜与中国学者从事东亚儒学研究的学术趣向混为一谈。当然也须承认,作为日本学者的这种时代忧患意识以及历史批判意识是值得重视的,他们对‘东亚’问题的批判性建议也应当引起我们深思。”[ 吴震:《关于“东亚儒学”的若干问题》,《儒家文化研究》第6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局,2013年),引文见第442页。]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儒学可以超越所谓“东亚”的框架,而提供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所谓“普世价值”如“民主”、“自由”、“人权”等,都是源起于近二百多年来的西欧与北美,随着近代西方霸权的支配亚非拉等地区与人民,而发展成为全球“普世价值”。源起于中国而普及于东亚文化圈的儒学,以其高度、广度与深度,当然也可以经由“解释的”(interpretive)、“桥接的”(bridging)、“规范的”(normative)[ 南乐山曾说当前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哲学与儒学的学者,可以归纳为以上三个途径,参考:Robert Cummings Neville, Boston Confucianism: Portable Tradition in the Late-Modern Worl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p. 43ff.。]途径或其他途径,而成为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普遍性价值,尤其是“仁”“修身”“王道”等核心价值,在文明对话的新时代里,更具有新启示与新意义。

总而言之,东亚各国儒者的“政治认同”,固然难以完全却除国家框架的局限,但是儒家思想世界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精神原乡。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源自东亚的儒学及其核心价值,具有极大潜力可以成为新世纪文明对话的共同平台。

 

展开
目录

特稿 5

陈 来/中国的儒学复兴是全球资本主义话语吗?

        ——回应后殖民的儒学批评  5

 

专题:东亚儒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论辩与省思 45

1、标靶论文 45

黄俊杰/“东亚儒学”的视野及其方法论问题  45

  吴 震/试说“东亚儒学”何以必要

      ——从子安宣邦、黄俊杰的相关论述说起 63

张崑将/儒学复兴中知识分子对“东亚儒学”的思考之探讨 78

2、回应论文 95

  韩东育/前近代中日学界关于“制心”问题的讨论 95

  傅永军/论东亚儒学“超中心”的合法性

      ——东亚儒学的经典意识及其诠释学效应 110

  杨祖汉/朱子思想与东亚儒学之成立

      ——对东亚儒学研究的一些想法 129

  蔡振丰/东亚儒学研究的再思考 139

  藤井伦明/“多元”抑或“一元”

       ——“东亚”概念的本质与“东亚儒学”的意义 153

  林维杰/整体与中心——跨越国族的东亚儒学 166

3、综合讨论 175

  “东亚儒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论辩与省思” 研讨会发言记录 175

 

专题论文:朱子学与东亚儒学 208

  林月惠/韩国儒学研究的视野与反思 208

  蔡家和/韩儒宋时烈《朱子言论同异考》论四七论辩 219

  井上厚史/朝鲜儒学的“心学”之位相 232

  山本正身/仁斋学的“天人合一”理论

       ——江户儒学中“儒学主体”的一个位相 254

 

书评论文 267

  丁为祥/境界与生态:儒家哲学的终极关怀

      ——读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 267

  曾海龙/在学脉传承与学术批评之间

      ——杨泽波先生之牟宗三思想研究述评 28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