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对正义合法性根据的科学奠基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355443
  • 作      者:
    作者:邹丽琼//叶文彦//郭温玉|责编:焦博
  • 出 版 社 :
    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正义合法性根据的科学奠基的研究,旨在拓展深化马克思思想史。首先,书稿通过劳动为正义奠基的确证,挖掘马克思劳动观中蕴含的唯物史观、经济学批判和伦理思想的理论界限,在整体性上展示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其次,书稿寻求在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上的创新与突破,即正义的本体论基础这一问题的实质,书稿循着马克思的正确思路和科学方法,在现代劳动思想的本体论奠基中找到科学描述、阐释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这与长久以来西方伦理思想史的正义问题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大彰显了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最后,书稿致力于化解和突破国内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争论及其瓶颈。按照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正义问题不能全部在正义本身中“求解”,应站在社会发展的整体视野中看待正义问题,并找到审视正义的本体论依据,而马克思的劳动性奠基则为当前的争论提供了重大方法启示和理论指导。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本书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本书的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五、关于本书“本体论”概念的使用说明
六、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争论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与正义”之争
一、马克思有无正义思想
二、马克思是否以“正义”来批判资本主义
三、马克思的正义观念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四、共产主义是否是正义社会
第二节 产生“马克思与正义”之争的原因
一、对正义概念及其类型的不同理解
二、对马克思文本的不同理解
三、没有呈现正义的合法性根据
第二章 正义的多重视角及其合法性根据
第一节 伦理学层面上的正义及其合法性根据
一、伦理学层面上的正义观
二、伦理学层面上的正义的合法性根据:德性
第二节 政治学层面上的正义及其合法性根据
一、政治学层面上的正义
二、政治学层面上的正义的合法性根据:天赋人权
第三节 经济学层面上的正义及其合法性根据
一、经济学层面上的正义
二、经济学层面上的正义的合法性根据:得其所应得
第四节 以往正义合法性根据的问题所在
一、不同理论视域中正义合法性根据的局限性
二、对正义合法性根据的探索性思考
第三章 马克思对正义合法性基础的科学追问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本体论思想的批判性指向
一、马克思对以往正义合法性根据的批判
二、马克思的批判性反思理路
第二节 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现实劳动:正义合法性根据的理论前提
一、异化劳动的产生及其扬弃
二、对象性活动及其对正义的理想预设的破解
第三节 作为对象性活动结果的对象性关系:正义合法性根据的直接呈现
一、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与正义之为正义的合法性根据
二、人与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与正义之为正义的合法性根据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合法性根据思想的科学性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科学性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现实个人
二、对象性活动及其对象性关系是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第二节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科学性
一、异化劳动理论出发点的科学性
二、自发分工与人类历史的演进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一、对象性活动与原始社会
二、对象性活动与共产主义
第五章 马克思基于正义合法性根据对正义问题的多维度展开
第一节 伦理学视域中的正义:自由的历史性与可能性
一、人与人对象性关系的伦理学呈现:自由
二、自由的丧失及其历史演进:马克思对自由的历史追问
三、真正的自由的可能性: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四、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节 政治学视域中的正义: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与真正的民主
一、人与人对象性关系的政治学呈现:民主
二、政治解放与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三、民主实现的前提: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第三节 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平等与分配正义
一、人与物对象性关系的经济学呈现:平等
二、平等与分配正义
三、分配正义思想的原则和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