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西方非自然叙事学研究(精)/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研究
0.00     定价 ¥ 12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684750
  • 作      者:
    编者:尚必武|责编:苗杨|总主编:尚必武
  • 出 版 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作为一种新兴的后经典叙事学派,非自然叙事学在研究对象层面上将人们的学术视野转向了叙事的非自然维度,即转向那些“反模仿”模式,以及逻辑上、物理上和人类属性上不可能的故事,同时又在学科理论体系层面上拓展和丰富了叙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本卷通过理论探讨和批评实践两大篇章讨论非自然叙事学的源流与发展、核心论点、主要命题与运作机制,审视非自然叙事研究之于当代叙事理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非自然叙述者、非自然人物、非自然时间、非自然空间等核心概念,尤其是非自然叙事与自然叙事、后现代叙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本卷还分析探讨了《流吧!我的眼泪》《午夜之子》《时间之箭》《人体艺术家》《假人》《天使在美国》《伤心布鲁斯》等作品的非自然叙事策略。
展开
目录
绪论
理论探讨篇
第一章 叙事的“非自然性”辨微
第一节 非自然叙事·后现代叙事·非自然叙事学
第二节 叙事学概念的“非自然”修正与拓展
第三节 跨文类与跨媒介的非自然叙事
第四节 非自然叙事的阐释选择
第二章 什么是叙事的“反模仿性”?论布莱恩·理查森的非自然叙事学
第一节 非自然叙事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非自然叙事的特征辨析
第三节 非自然叙事学的批评争议
第三章 什么是叙事的“不可能性”?论扬·阿尔贝的非自然叙事学
第一节 “不可能性”的参照范式:非自然叙事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不可能性”的叙事再现:非自然叙事的特征
第三节 “不可能性”的自然化:非自然叙事的认知阐释
第四章 非自然的事件,非自然的序列:非自然叙事的另一维度
第一节 非自然叙事研究兴起
第二节 事件、事件再现与叙事的定义
第三节 非自然的事件,非自然的序列
第五章 文学叙事中的非自然情感:基本类型与阐释选择
第一节 叙事研究的“情感转向”
第二节 文学叙事中的非自然情感:基本类型与表现样式
第三节 非自然情感的阐释选择:自然化与非自然化
第六章 后殖民语境下的非自然叙事学
第一节 非自然叙事的意识形态特质
第二节 从非自然叙事到后殖民叙事:殖民主题的叙事再现
第三节 布霍尔茨、拉什迪与后殖民语境下《午夜之子》的非自然叙事
第七章 边界消弭的文本呈现:后人类时代的非自然叙事
第一节 后人类的时代语境
第二节 叙述者身份的含混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边界的跨越
第八章 自然叙事学与非自然叙事学的争鸣与对话
第一节 自然叙事学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非自然叙事学的研究历程
第三节 自然叙事学与非自然叙事学的对话
批评实践篇
第九章 平行世界的伦理探索:《流吧!我的眼泪》的非自然叙事及其自然化解读
第一节 《流吧!我的眼泪》中的非自然性
第二节 伦理的多种阅读范式:非自然性与自然化解读的可能性
第三节 平行世界中非自然情感的自然化解读
第十章 天使与魔鬼的对峙:《午夜之子》的非自然叙事及其伦理阐释
第一节 “午夜之子”及其非自然性
第二节 萨利姆的解叙述及其非自然性
第三节 神秘的次大陆及其非自然性
第十一章 逆流的时间,错置的世界:《时间之箭》的非自然叙事
第一节 逆流的时间:构建新世界
第二节 灵魂叙述者:解读新世界
第十二章 《人体艺术家》:创伤小说的非自然再现
第一节 非自然人物:不可言说创伤的形象化
第二节 非自然事件与场景:创伤记忆的展示
第三节 非自然时间:创伤后果的表现
第四节 非自然叙述声音:调节叙述距离,引领读者感受创伤
第十三章 “她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马戏团之夜》的非自然叙事
第一节 非自然人物:半人半鸟的合体
第二节 非自然时间:流动不居的幻变
第三节 非自然空间:想象与心灵的所在
第十四章 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的非自然叙述行为
第一节 多叙
第二节 元叙述
第三节 第一人称现在时语态叙述
第十五章 伦理、情感和历史的关系:《天使在美国》中的非自然叙事
第一节 情感与历史的非自然叙事
第二节 非自然叙事与文本的虚构性
第三节 非自然叙事的伦理维度
第十六章 不可能的“假人”世界:从《假人》的非自然叙事说起
第一节 非自然的人物与“反模仿”
第二节 非自然的情节与“循环复制”
第三节 非自然的情感与“新感受力”
第十七章 《伤心布鲁斯》非自然叙事的伦理阐释
第一节 非自然话语与约翰的“凶手”形象
第二节 非自然叙述视角的转换与约翰形象的变化
第三节 由非自然叙事生发的伦理思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