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素养
1.公文写作适合我吗?
2.写好公文与所学专业、学历背景有关系吗?
3.新闻写作、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等经历对公文写作有用吗?
4.提升写作能力有哪些阶段?
5.写作者与上级领导之间是什么关系?
6.如何兼顾写作者和受众两种角色?
7.公文写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是什么?
8.公文写作的经历对我有什么帮助?
第二部分 公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
9.公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0.公文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征?
11.公文、政策、文件有什么不同?
12.信息化时代,为什么还需要重视公文格式?
13.如何快速锁定适用的公文文种?
14.如何写好请示和报告?
15.如何写好会议纪要?
16.讲话稿有哪些适用场景和主要类别?
17.如何把握讲话稿的基本要求?
18.如何领会和把握好领导的思路和想法?
19.如何处理好领导的履职要求和个人思想的关系?
20.有的领导喜欢“拽词”,或者“掉书袋”,该怎么办?
21.同时准备多个领导在同一会议的讲话稿,如何作区分?
22.什么样的讲话稿能让听众“走心”?
23.如何在讲话稿中布置任务?
24.尚未明确的事情,要在讲话稿中说吗?
25.讲话和演讲、发言有什么异同?
26.为什么要重视工作总结?
27.写好工作总结要注意哪些方面?
28.如何恰到好处地呈现工作亮点?
29.如何避免把工作总结写成流水账?
30.工作总结中对问题与不足写到什么程度?
31.如何写好下一步改进措施?
32.经验交流材料的“经验”到底是什么,如何提炼和总结?
33.被选中作经验交流发言,如何做到与众不同?
34.刚刚用过的经验交流材料,能马上用来给上级汇报吗?
35.什么是好的汇报材料?
36.汇报材料有哪些误区需要规避?
37.写好调研报告有哪些必备程序和注意事项?
38.怎样找到“小切口”选好调研题目?
39.如何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
40.调研报告与学术论文、行业报告有什么不同?
41.调研报告如何提出切实管用的对策?
42.工作报告写作难在哪里?
43.党建类材料如何讲好“党言党语”?
44.动态类信息如何做到快速、准确?
45.如何破解问题类、建议类信息写作难的问题?
46.新闻稿件能直接当作信息使用吗?
47.宣传类稿件如何避免“高大全”?
48.计划、方案、要点、意见、规划、纲要之间有什么不同?
49.党性分析材料(对照检查材料)如何实事求是地查摆问题?
50.如何巧妙进行各种文体之间的转化和改造?
第三部分 构思与写作过程
51.动笔前一般需要做什么准备?
52.“想”和“写”两个创作阶段,如何分配时间?
53.脑子里空空如也,理不出头绪,怎么办?
54.这也想说,那也想说,思路无法聚焦,怎么办?
55.找到的材料堆积如山,怎么办?
56.写到一半,进行不下去了,怎么办?
57.写着写着与一开始的想法越走越远,怎么办?
58.和别人分工合作完成一篇稿件,要注意什么?
59.统筹大稿件时要注意什么?
60.领导喜欢“推稿子”,怎么办?
61.为大领导准备稿子,中间多层领导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62.写完稿子是马上交还是放一放再交?
63.突然接到紧急临时任务,完全没有准备,怎么办?
64.写完后是否需要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
65.写长文稿和短文稿有什么不一样?
66.要写的稿子涉及完全陌生的领域,怎么办?
67.不想好好写,直接改旧稿子行不行?
68.到网上找例文并稍加修改后交差,可以吗?
69.初稿完成后,要从哪些方面来提升?
第四部分 公文中的核心要素
70.“意在笔先”的“意”是指什么?如何抓住这个“意”?
71.是先写标题再写作,还是先写作再提炼标题?
72.把标题都写成对仗的,会显得有水平吗?
73.领导为什么都喜欢“说三点”?
74.想的顺序和逻辑,就是写的顺序和逻辑,这样对吗?
75.有很多素材和论据,但没有观点来统领,怎么办?
76.有很好的观点,但缺乏适合的素材,怎么办?
77.如何避免文章“假大空”?
78.“公文语感”是什么?如何培养?
79.如何避免文字、内容、数字、引文等方面的低级错误?
80.公文有哪些常用的语言方式?如何灵活运用?
81.如何避免文章冗长拖沓?
82.公文都是“八股腔”,缺乏可读性,这种说法对吗?
第五部分 公文文本质量改进与提升
83.如何衡量公文的好坏?标准是什么?
84.如何让文章有“金句”,且能扩散甚至流传?
85.如何处理理论性命题,把握好“虚”与“实”的关系?
86.通常说的“提高站位”指什么?如何做到?
87.如何让公文具有思想性甚至哲理性,给人启发和思考?
88.如何坚持问题导向?
89.如何认识和把握公文所涉及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
90.公文怎么讲好故事?
91.如何给公文“贯气”,使其文气充沛?
92.如何提高公文在领导那里的通过率,做到“一稿过”?
第六部分 开发与利用写作
展开